(接上集)
国庆节过去了,忙忙碌碌的挺充实的,各方来客聚集墨野之地,野趣十足······发些深秋的照片与花友们分享。
庆幸没下雨的节日,花儿们幸福怒放
草地又绿了
海棠是这个季节最夺目的
守护这个楼梯的花神们
桔梗花还在开·····
这是个令人有无限遐想的季节
蓝雪儿和鼠尾草越发成熟了
娇嫩的花朵儿娇嫩的色彩
花友梅朵为我花园增添了色彩——美丽的月季
这里,将是我种植藤月的地方
海棠,你真的要累坏了
到处都有你的身影。可惜的是海棠那白嫩的颜色只有一盆,店家还是看我多年顾客的身份,恋恋不舍的拿出来给我。
彩叶和五色梅还没有退场
桔梗花还在继续
格桑花依然飘逸
青青草地好像第二春就要来了
桔子熟了,桔子不会骗人——秋天到了,朋友采桔而非菊,赞:好甜哦。
花友:
哪些花儿绿植,能在江浙露地自然栽植的,比较若人眼的推荐一下唻,看你的园子里,中意的好像好多是盆栽的。
墨野居:
浙江地区冬天经常会有寒流,有些植物就会受冻。不怕零下温度的有几种不错,推荐一下:
首推茶花,生长缓慢,每年都开花,不怕寒冷不怕酷暑;
二推南天竹,飘逸的树形,很有仙风道骨的感觉,好养又好看。
三推桂花树,耐寒耐热,花香满园。
四推含笑,两季开花,花开香蕉香飘云天。
再有就是红叶石楠;红花檵木、大小栀子;桔树······
至于鲜花,时令花儿只能花市买些,有些宿根的可以种种。比如:大花萱草;德国鸢尾;百合;芍药;玉簪;射干······
十几年前,我是大清谷的常客,长假就会带着家人小住,晚上散步的时候,村里人就指指点点:上海人,上海人······我知道这里是上海人常常来度假的地方。
墨野居原始小楼
一次,从上海赶来度假,到得很晚很晚,走进这条入谷的小路,突然,我就有一个奇特的感受:好像是走在时间的隧道中,前方不知何处,黑茫茫的夜空,给到人一种极其神秘的感觉。
路,越走越深,人越来越空灵······。于是,不可救药的,我迷上了这种感受。
院落
后来向山上(左侧)扩建了一倍
有一年,我带着朋友过来探寻,有没有租房的农家,朋友的父母亲说是要来暂住。
房子没有寻到合适的,我很不甘心,就向村子的深处走去,来到山脚下,打听一个看起来像是城里人模样的人,他说,山下有一家可以租房,还可以永久居住的人家。
这是厨房及上面的露台
(仅一间房的地方)
我动了心,一路曲折走上去,房主热情地接待了我,把我带到了现在的墨野居。
二楼的客厅
从他家的角门进来,站在门口,我惊呆了:这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地儿啊!她在我心目中似乎已经存活了几千年······
通向外面世界的侧门
大门没有道路,只能走侧门
院墙外面的茶山
后来扩建的就是茶山的一部分
好挤的院子
虽然到处塞满了鲜花
于是,这座古色古香的“城堡”就归到了我的名下。
看着天井一样的城墙,确实是私密感很好,可是,怎么才能要到鲜花簇拥,田园野趣的风格呢?着实是让我费了番脑筋。
院子小且不说,种着许多的树木,对于小楼来说,院子是卧在井底的感觉,真的是“庭院深深”了。
小桥下面却没有流水
首先,小楼的门前,我搭建了一个凉台,有一个顶棚的凉台,刮风下雨都可以坐看风云起,喝茶赏花不耽误。
为了找到那种鲜花丛中的感觉,凉台的四周摆满了四季鲜花。
一面花墙
很有点热带雨林的味道
接下来,在通往厨房间的小路上建了个葡萄架,室外二楼的楼梯旁,用花架建立了一道高高的花篱,把生硬的院墙变成了温馨美丽的花墙。
桂花树下用防腐木地板建了一个平台,古色古香的户外仿古桌椅、秋千点缀平台上。
极天然的田园气氛
这样就有了两个休闲区,和一边倒的鲜花美景,秋千在院子一隅,安装了庭院壁灯,可以安然幽静的读书了。这就是早期的墨野居。
似曾相见的农家葡萄架
葡萄架下草地青青
庭院不再深深
楼前的凉台与室外二楼楼梯
院落的一隅,窗外是后山的茶地
读书的好地方
一楼的茶室
二楼的会客室
待续······
[公告]年“把家放进花园里”征文大赛开始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