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就是血液中脂质的统称,高血脂是表示血液中脂质的数值超过正常水平。血脂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外源性系指来自含胆固醇食物,内源性是由体内自身合成的。部分人与家族遗传性有关。
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高达8%;平均每20分钟就有一人因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15~69岁作过血脂检查的人群中,高血脂症者占40%。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源于动脉粥样硬化,而80%以上的动脉粥样硬化由高血脂症造成。高血脂症的存有率是已确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3~4倍。
高脂血症诊断标准
血清总胆固醇(CH)mg%(6.2mmol/l):甘油三酯mg%(TG1.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16mmol/l(M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mmol/l(35mg%),凡是验血符合以上任何一项者可诊断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分为三型,即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及混合型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危害
1、高血脂症是中老年人衰老的病理基础。脂类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场所,体内胆固醇70%~80%由肝脏合成。老年人肝脏分解代谢减慢,分解脂肪的脂酶活性减弱,易造成脂肪堆积,使血脂在动脉壁上沉着,从而造成动脉硬化,这是老年人衰老的病理基础。
2、高血脂症与高血压。在人体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以后,会导致心肌功能紊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会大量激活,促使血管动脉痉挛,诱导肾上腺分泌升压素,导致血压升高。正常人血管内膜是光滑流畅的,血脂增高会在血管内膜下逐渐沉积呈黄色粥样斑块,久之破溃、出血、管腔变狭、血流阻力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
3、高血脂症与冠心病。高血脂会危害冠状动脉,形成粥样硬化,大量脂类物质蛋白在血浆中沉积、移动,降低血液流速,并通过氧化作用酸败后沉积在动脉血管内皮上,并长期黏附在血管壁上,导致血管硬化。当人体由于长期高血脂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后,冠状动脉内血流量变小,心肌注血量减少,造成心肌缺血,形成冠心病。
4、高血脂会导致肝部功能损伤长期高血脂会导致脂肪肝,而肝动脉粥样硬化后受到损害、肝小叶损伤后,结构发生变化,而后导致肝硬化,损害肝功能。
天然“降脂剂”终于找到了,医生:每天吃1点,或助你远离高血脂
1、饮食调节。高脂血症应以食疗为主,平时应不吃动物脂肪和肥肉,应避免食用动物的脑、脊髓、内脏、蛋黄、鱼子以及贝壳类食物。食物中油脂不宜过多,应按照病人的标准体重和劳动强度计算。全日总热量由脂肪提供的热量占总热量的25%~30%为宜,应选植物油为烹调油(约30g),常吃海鱼、虾、禽类的瘦肉,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取,忌食砂糖、水果糖、蜜糖等。
2、补充营养素。高血脂多是因为体内积聚的饱和脂肪酸过多,因此需要不饱和脂肪酸来中和。比如月见草油酸类的油脂化合物,据科学研究表明:月见草油酸类化合物中含有90%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促进脂质代谢,帮助排除体内的胆固醇,使血管顺通,更能降低胆固醇的含量。
3、限盐。盐摄入过多是高脂血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食盐中的钠会使血管收缩,小血管壁水肿。由于钠是亲水的,可造成水潴留、肢体浮肿及细胞外渗透压增高,由于细胞外钾钠比例失调,使红细胞功能受损,血液黏滞,流动缓慢,脂质沉积于血管内膜,促使动脉硬化,食盐量以每日不超过5g为宜。
4、增钾。因钾摄入量与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负相关,因此限盐增钾是防治高脂血症的重要举措。
5、饮茶。饮绿茶,茶叶中含有多量维生素C及X插素对人体具有新陈代谢作用,且维生素C和E茶多酚亦可降低胆固醇,减少脂肪积累,使血脂浓度下降。
6、戒烟酒。吸烟使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吸烟者血管并发症严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