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挂号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doctor/347381/彭洋挂号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doctor/347381/
小伙伴们都知道过端午要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除了这些,你还知道端午有哪些奇葩的习俗?下面,华仔来为你普及端午的各类奇葩风俗,让你看完只想感叹一句:我祖宗真会玩。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具有浓郁的汉族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认为“飞龙”即龙舟。
佩香囊
“端午至,五毒出。”说的是仲夏时节,各种各样的毒都出来了,蛇、虫、蚊、蚁……,还有细菌和病毒都很活跃。
香囊内各种芳香中药: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借助药物香味的挥发,刺激人体的鼻粘膜产生抗体。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佩戴香囊,可以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对于预防感冒、鼻炎及各种呼吸道传染病都有效果。
喝雄黄酒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期间,人们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画额
画额,汉族习俗,在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悬艾草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衍生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挂钟馗
人们不仅会在门口悬上艾草,还会在门口挂上驱魔达人钟馗,驱瘟之神张天师的画像。
系五丝
明人余有丁《帝京五日歌》所云“系出五丝命可续”,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颈项上,叫长命缕、续命缕。指的就是这种习俗,这种彩色丝缕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来,丢进河里让水冲走。陕西地区的传说认为这和药王孙思邈的事迹有关,将花线丢进河里,等于百病也被带走了,具有送灾的性质发展到现在。
抢鸭子
鸭宝宝心里也苦,真的是什么时候都会躺枪啊!你们过个端午为啥受罪的是我呢?不过你肯定想不到抢鸭子的来源跟苏东坡有关,只想说文人就是会玩,玩得了斗酒、会诗,也玩得了鸭子。
结伴出游,祛病调心
端午放假,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到山间田野游玩一天后,晚上用煎蒲、艾等香草或者祛邪的香叶经水煮后洗澡,被称为“游百病”、“洗百病”,这样做可以去除邪气晦气,一年平安健康。在现代,平时的学业、工作上的压力,使大脑经常绷紧,端午节,可以选择出游,适当的放松,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到郊外游玩,和品尝一些特色美食,不仅能助你疾病消除,也令你心中感到惬意,身体的负能量减少,好运自然来。
端午假期吃粽子好意头,增旺气场
吃粽子有很多好的寓意,粽,同中,“中子”,即一矢中的,一索得男,求得贵子之意,也有“高中”之意,提升你的学业考运,所以,端午期间这天好好的吃上一口粽子,也让好运道与你相伴。
“粽”是欢乐,“粽”是幸福,这个端午尽情放“粽”,华仔陪你过端午~端午活动期间,华辉拉肠放“粽”福利,多款健康美食低至五折优惠,赶紧过来品尝吧~!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联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