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区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把解决问题作为关键,切实推动专项整治工作落地见效。通过排查整治风险隐、完善体制机制、加大宣传力度、严格管控火源、强化火案查处、树牢底线意识等举措,综合提升全区森林防灭火工作能力及水平。
查漏补缺消除隐患建立长效机制
为消除森林火灾存在的隐患,仁和区自6月中旬以来,认真对照整治重点,组织开展全覆盖、拉网式大调研、大排查,深入分析存在的弱项短板、问题隐患,就已发现的火灾隐患立时立改。
近段时间,仁和镇和前进镇针对辖区内主次干道存在的火灾风险隐患开展了长短结合的整治工作,组织打火队、村组干部及群众对村道两旁、岩神山主干道和健身步道周边、渡仁西线公路边的干杂草以及五色梅等可燃物进行清除,并协调协助供电公司完成21处变压器下方杂草清除以及地面硬化工作,将已经发现的小隐患快速整改清除。
同时,抓住雨季黄金时期,启动渡仁西线亩五色梅山体火灾隐患治理项目。渡仁西线五色梅山体位于城区视野区,紧邻普达阳光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南山工业园区等,山体地理位置十分突显,经过多年生长,山体几乎被五色梅和杂草覆盖,受干热河谷气候影响,每年12月至次年6月期间,五色梅进入干枯期,成为了典型的可燃物,加之,该植物荆刺遍身,所处位置山高坡陡,一旦发生火灾,人员无法进入扑救。
在此次整治行动中,仁和区将渡仁西线五色梅山体火灾隐患治理作为重要内容,投入资金余万元,修建消防水池4座,畜水量共计立方米,建设抽水站1座,铺设管网余米;修建3.5米宽的防火通道余米;沿山脊开设宽10米的防火隔离带4条,共计长度米;沿西线路山脚开设宽20米、长余米的防火隔离带,并设置柔性安全防护网;沿防火通道、山体等高10米的水平线栽植凤凰树、黄葛树、清香木、台湾相思等苗木共计余株。项目将于年12月全面完工。
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消除渡仁西线山体森林火灾隐患,保留的部分五色梅继续起到防止水土流失作用,网格化栽植的树木既对山体起到绿化美化作用,同时也起到阻隔森林火灾的作用。
加强森林防灭火队伍建设提高森林火灾处置能力
做好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不仅要未雨绸缪做好隐患排查,同时,还要加强基层森林防灭火的队伍建设。
中坝乡在森林防灭火整治工作中因势利导,除原有的派驻13人专业扑火队伍外,还结合本乡乡情建立了自己的应急救援队伍。从4个村的村组干部、党员、退役军人等人员中各选出常年在家、身体健康、年富力强的精干力量20人,共计80人,组建乡村应急救援队伍,乡村两级还共同出资采购了防护服及鞋帽、爆闪警灯、锄头、急救包、对讲机等设备物资。各村应急救援队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国家专业救援队伍,在森林防火、防汛救灾、疫情防控等应急救援工作中承担后勤保障、秩序维护、人员疏散等危险系数较低的任务。队员具有熟悉当地情况、可以就近组织村民进行疏散、集合、配合工作等。中坝乡团山村应急救援队队长湛自荣:“一旦发现火情我们第一时间通知队员,马上集合,穿戴好物资做好防护措施赶赴现场”。
自年以来,仁和区组建了人的地方专业扑火队伍分小队靠前驻防在7个重点乡镇,未派驻专业队伍的5个乡镇和1个街办成立了共计60人的半专业队伍。专业扑火队伍靠前驻防在乡镇,便于快速反应,力求“打早、打小、打了”。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火意识
仁和区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全民防火意识。防源头、严查处、广宣传,多方面努力,营造全区良好的森林防灭火氛围,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的火灾发生。
坚持预防为主、防火就是防人的原则,压实村组干部、巡山护林员、站点卡点人员在火源管控方面的作用。加强对上坟人员、林区游客、放牧人员、痴聋呆傻哑人员、老人、小孩等重点人群和特殊人群的监管,全面开展农事用火、电焊施工专项整治行动。村居两委干部、村居小组组长、国有林护林员和集体林护林员分片实施网格化巡查巡逻。在3至6月高火险期,增加巡山护林员人。森林消防队伍积极参与防火宣传、巡逻巡查和卡点值守。多位一体,大大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广泛采取会议宣传、干部进村入户、安装宣传牌、挂设宣传标语、车载喇叭流动宣传、摩托车小红旗巡逻宣传、印发宣传资料、典型案例警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