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视界震撼处子秀深圳史上唯一最

今年对于全球中国艺术品市场,堪称是翻天覆地变革的一年,艺术品市场整体并没有受到疫情的冲击,相反,创造了众多令人欣喜的纪录。市场行情热潮不断,但市场结构却发生着深度的变革,交易方式、市场信息传播方式都发生巨大变化,众多新入场的实力藏家开始主导市场,今天我们将会朋友们探访的,或许正是这深度变革的一部分——深圳将首次出现一家高水平的综合拍卖公司!并将在12月18-22日完成首拍。

相信业内朋友都非常了解,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拥有者众多优秀的企业家和艺术品的大买家,这些年来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亿元级重器,最终都落户了深圳,但长期以来,深圳却一直都是艺术品拍卖的荒漠,偶尔有一两场水平不错的大拍,也都不是综合性的,但深圳却是国内一线大拍行巡展所经常要去的重要一站,这样的反差,长期存在。而在深度变革的年,这一空白终于被弥补了,这便是即将举行的深圳华夏首拍!大象在看到了一小部分拍卖信息后,就深知这场拍卖的水平和分量,马上打了一个飞的到深圳“探库房”。由于时间和篇幅有限,今天只能为朋友们介绍深圳华夏首拍其中的一小部分精彩:

LOT

清乾隆白玉御题诗扳指(共七件)带剔红盖盒

H:2.4cmD:2.9cm

RMB:4,,-6,,

本场大象个人十分喜爱的一件藏品,市场上很难见到的一件藏品,十年前大象在台湾清玩雅集藏家处看到过一件相类似的,出自于年香港苏富比,当时的成交价为万港币!此外民间藏品中便再无所见了!

乾隆大阅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扳指古称“軽”,为骑射之具,清朝弓马骑射为其传统,入关后佩戴扳指的传统被保留下来,渐渐成为了身份地位的象征,以玉石、翡翠、玛瑙、珊瑚等名贵材料制作的扳指非皇室贵冑不能戴也。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大阅图》中,即可见到乾隆帝右手拇指上佩一白玉扳指。

本拍品原配剔红花形漆盒,每件扳指置于其中皆自得其位,严丝合缝。剔红盒通体于锦地回装之上满雕缠枝梅花,花瓣舒展,有迎风摇曳之感,匠心独具,贵气逼人,为典型乾隆宫廷的气息。

七枚扳指上均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以下请朋友们欣赏其中的部分:

内里包金,金玉交辉,颇具皇家风范。两端口径有大小之分,内璧打磨细致,稍带弧度,工艺精湛。上下两端均浅刻细密金刚杵纹饰锁边,中间阴刻一圈藏文转写梵文咒,上书“”,意为“望得赐如仙长寿并加持”,纹饰极其罕见,尤为殊胜。

减地以隶书阳刻作于乾隆四十二年(公元年,丙申年)之御题诗《咏玉韘》:“和阗产美玉,制韘琢磨为。佽手仍今日,从心愧昔时。中窥望月满,外晕矞云披。寓意摛新藻,御之无射思”及“乾隆御题”。见《乾隆帝御制诗·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九。诗后钤乾卦肖形“乾”、“隆”。

减地以楷书阳刻乾隆帝的《紫光阁阅武举射》诗:“抡材临别苑,射策对明廷。养士百年久,干城九塞宁。雕弓悬满月,羽箭迅流星。为问赳桓辈,能通黄石经”及“乾隆御题”,落篆书“乾”“隆”印。

阴刻隶书御制诗《边文进双喜图》:“梅舒寒蕊竹笼科,喜鹊双栖乐意多。寓兴若云徵吉语,所希岁美与人和。”见《乾隆帝御制诗·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御制诗三集》卷六十一。

年香港苏富比春拍

清乾隆御制翡翠和阗玉搬指七件连御制诗剔红紫檀三鱼朵梅海水纹盖盒

成交价:万港元

前文中提到,在大象印象中,类似的藏品,除了两岸故宫外,民间所藏只有在台湾清玩雅集藏家处看到过一件,出自于年香港苏富比,当时的成交价高达万港元,而深圳华夏的这件是从未在拍场上公开出现过的一件生货,为欧洲一家老户所旧藏,如此特殊的顶尖藏品,足可见华夏首拍的水准了。

LOT

清雍正粉彩双龙捧寿云鹤纹大盘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

来源:1.伦敦佳士得,年12月7日,Lot.59

2.香港苏富比,年10月9日,Lot.

D:54.5cm

RMB:3,,-5,,

本场瓷器重器众多,如这件形制巨大,造型规整,当为景德镇御窑厂为皇帝特制的祝寿大器,以龙捧寿,象征皇图永固,万寿无疆。盘内壁饰八只形态各异的仙鹤,寄寓“云鹤千年”之意。为雍正御窑大器之珍品,殊世罕见,堪称孤品。

本件大盘有两点极为特殊之处。首先,雍正粉彩向来以小件器皿著称,尤其是描绘粉彩花卉纹饰的小件杯盘,这样的大盘,极为罕见独特,其二,明清官窑瓷器纹饰中多见“单龙格寿”或“双龙赶珠”,然而,“双龙捧寿”图案十分鲜见,只限雍正一朝,极为稀有,更能彰显帝王的崇高地位。遍寻各方典藏资料,仅见于瑞士藏家AlfredBaur所藏“雍正官窑黄地青花双龙捧寿纹鸠耳尊”有类似的纹饰。

首都博物馆编《香江雅集一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特展》上有一件相类似的藏品,而这件盘底也贴有“香江雅集”,两者是否为同一件,大象还有待求证。

LOT

明永乐青花缠枝花卉纹菱式盘

来源:北京瀚海,年5月11日,Lot.6

D37.5cm

RMB:3,,-4,,

明永乐朝为中国青花瓷历史中的黄金时代,而这件无疑代表着永乐青花的巅峰水平。十分经典的永乐永乐青花盘,内外壁对称共绘六组,梔子花、牵牛花、莲花、山荼、牡丹、菊花,两两相对。纹样写实传神,画功娴熟,勾、勒、点、染诸法,运用皆宜,笔触浓淡不一,晕散自然,从而使画面富具苍翠欲滴的意趣,透出隽永雅丽之美。永乐窑厂不仅为朝廷烧制,更通过官方的贸易制度出口至中东,风靡全世界。相类似的一件永乐青花盘出现在今年9月的纽约佳士得拍卖上,带有北印度莫卧儿王朝第五位皇帝沙贾汗的印记(就是建造泰姬陵的那位帝王),拍出万美元,可作比对。

LOT

明永乐青花并蒂莲折沿大盘

来源:扬州文物商店。

D:37.5cm

RMB:8,,-12,,

又一件永乐大盘,内壁分绘枇杷、蟠桃、石榴、灵芝等八组折枝瑞果纹。盘心绘一枝同生的俯仰相对的两朵莲花,风姿绰约,莲蓬初成,花香正浓,另有含苞待放者,伴以茨菇。此式“一枝二花"或“一枝二果"的主题纹饰在永乐御瓷盘碗的内心广为应用,为永乐花果纹饰之典型时代特色,

此类大盘正圆形制居多,而如本品板沿者为贵。同类品景德镇珠山明代永乐官窑遗址年曾出土一青花并蒂莲纹折沿盘,盘心绘近似对称的两朵莲花,内壁则绘六组折枝花卉纹,外壁绘缠枝花卉纹,与本品堪称姐妹组合。故并蒂莲纹唯见此二类盘曾有使用,极为珍贵。

LOT

清雍正斗彩灵仙祝寿纹盘(一对)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

来源:香港佳士得,年5月28日,Lot.

D:22cmx2

RMB:7,,-8,,

本对堪称是雍正斗彩的名品,冠绝千秋。内心绘以斗彩芝仙祝寿图,画中高低洞石玲珑对立,上有天竺二枝横欹而出,硕果累累,下见水仙吐暮含苞,掩映其中,更现灵芝倚石而生。外壁则是由洞石分别和灵芝、水仙、翠竹构成三组图案装饰,寓意喜庆吉祥。其画笔清秀细膩,设色淡雅逸丽,当中洞石之绘画水平堪称雍正御瓷之最!

胤禛行乐图之书斋写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如此精美雅致的构图与设色必当出自内府画师之手,必是代表雍正皇帝的审美要求。北京故宫博物院典藏的《胤禛行乐图》册页之“书斋写经”,画中胤祺着汉装闲坐书斋里,正展纸执笔写经,门外的场景正是天竺、水仙与迭石,其布局、色彩与本品主题纹饰非常相似,可以想象当年雍正皇帝对门前此番赏心悦目的景致是何等喜欢,以致让宫廷画师照此设计图样,交由御窑厂的画工临摹于瓷盘之中。

佚名雍正观花行乐图轴(局部)

本品另一独特之处则是灵芝的频繁出现,灵芝是雍正皇帝最为喜爱的瑞物,具有非凡的涵义。据《清世衆宪皇帝实录》记载,雍正六年十月二十二日,诸王大臣等奏报,景陵(康熙帝陵)宝城生瑞芝五本,光彩辉燃,五色鲜润。雍正皇帝甚喜,朱批“此我圣祖仁皇帝昭示嘉祥景象,朕心不胜感庆”之语。后雍正七年和十二年均在景陵二度发现灵芝,以致胤祺在雍正十年十月底就清军大胜准葛尔部下发的特谕中专门提及“我师奋击,大获全胜……而瑞芝恰产于景陵,天人协应,信而有征。"雍正皇帝认为瑞芝是上天预示军事胜利的神物。雍正十年,时为皇子的弘历还专门绘画景陵瑞芝,名为《御笔瑞芝图》,可见皇家上下对景陵瑞芝极为珍视。

LOT

清白玉嵌宝如意

L:42.5cm

RMB:1,,-1,,

来源:香港苏富比春,Lot.

十分特殊的一件白玉如意,玉质細腻温润,净白无瑕,其特殊之处在于,通身镶嵌数个碧玺折枝寿桃,以以翡翠作五只灵蝠嵌于其间,柄身背部描金浅刻灵芝瑞草及修兰翠付,文雅动人。蝙蝠寓意“福”,仙桃寓意“寿”,福寿连绵,吉祥如意。当为清代宫廷御赏之物。

本场的明清铜炉水准极高,不妨请朋友们欣赏其中的一部分:

LOT

清乾隆铜带盖原座钵式炉

款识:“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

来源:杨炳祯旧藏

出版:1.《金玉青烟?杨炳祯先生珍藏明清铜炉》,台湾历史博物馆,,页,图

2.《馆藏牙雕暨明清铜炉特展图录》,台湾历史博物馆,年,页

67,图

3.《宝器通馨?读书楼藏明清铜炉》,台湾历史博物馆,9年,页

73,图27

展览:1.金玉青烟?杨炳祯先生珍藏明清铜炉,台湾历史博物馆,年

2.馆藏牙雕暨明清铜炉特展,日本熊本市立博物馆,年

3.宝器飕馨?读书楼藏明清铜炉,台湾历史博物馆,9年

31.5cmx19.5cm

RMB:6,,-8,,

本场铜炉中最重量级的一件,器型见载于明代吕震等撰成的《宣德彝器图谱》中之“大钵盂炉”。《宣炉谱》二十卷记载,钵盂炉分大、中之别,大者仿“填漆大钵盂”式,中者减半,铜为八炼,广赐寺院。

原配束腰壶门承座,盖面隆起,钮为束腰仰覆莲花座,座上托着龙纹,盖面饰江海蛟龙,动感十足

底款“乾隆年制”篆书款,篆体字形修长,锋利而匀称,罕见之乾隆年款,当为宫廷造办处铸造。罕见少有,独一无二。为著名铜炉收藏名家杨炳祯先生旧藏,更是堪称出身名门!

LOT

明末清初玉堂清玩款铜戟耳炉

8.7cmx9.7cm

RMB:,-,

极为挺拔规整的筒式戟耳炉,做工精良考究,微弧流畅,线条方折,犹如兵器之刃口,气质极佳,底刻篆书“玉堂清玩”款,地平框方,规矩精致,笔划如柳叶,“玉堂清玩”相传为明相严嵩之子严东楼的字号,严东楼自己不铸炉,却爱收集上好铜炉,并将“玉堂清玩”堂款制于其上。带有原配底座的,更是罕见难得。

年北京保利春拍

明末清初鬲式炉王世襄旧藏

成交价:万元

“玉堂清玩”款存有诸多经典,其中最有名的一件或许当属王世襄先生旧藏的大鬲式炉。

LOT

清早期铜洒金象足连珠法盏炉

出版:1.《明清宣德炉》,张明、何朝阳主编,紫禁城出版社,年,页

2.《吉金:明清铜炉特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年,页89

展览:“吉金:明清铜炉特展”,天津博物馆,年。

D:20.5cmH:14cm.1g

RMB1,,-1,,

该炉体态壮硕,气势非凡。足部浮雕三象头,向下顺势出象鼻,鼻端内卷着地成三足,是为巧思。大象扇叶形大耳后翻,眉眼细长、微隆,长鼻翻卷,饰出锋牙,传神之至。炉底镌刻“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铸后精修。此炉隹形、皮色、意蕴、巧思、精工可谓绝妙也,近几年来,拍场上所见的相当部分精品铜炉,都曾经出现在年天津博物馆的“吉金”特展之上,这件也不例外。

LOT

十八世纪铜双龙抱款桥耳三足炉

款识: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臣吴邦佐造来源:欧洲藏家旧藏

D:23.5cmH:13cm

RMB:,-,

带木座

此桥耳炉形体敦厚,底款以双龙环抱楷书铭“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臣吴邦佐造”。吴邦佐为明代宣德一朝工部侍郎,宣德帝责成吕震及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汝、官、哥、钧、定窑名瓷款式,后世多有仿烧。本品即为其佳例。

LOT

明中期铜桥耳炉

来源:年美国Freemans拍卖行

D:18cm

RMB:,-,

器形相对较为秀雅,尺寸虽不大,然属小器大样之佳作。虽通体光素无纹,仍难掩古韵之美。铜质精纯,细腻致密,抚之滋润似玉,足见熔铸工艺之精绝。底署“宣德年制”篆书款,附原配铜座,与炉身和谐一体,更显佳妙。

LOT

清康熙铜鎏金法盏耳炉

来源:香港苏富比,年11月19日,Lot.

高13.9cm;直径18.9cm;g

RMB:,-1,,

法盏炉的器型仿自元朝枢府窑款式,是道家专用炉款式。宣德皇帝以此御赐天下道观,其中雁翎、戟耳、兽耳装饰之炉居多,唯如意耳鲜见。

此器器形规整,装饰精巧,典雅繁复,通体鎏金,工艺精湛,整器虽官气十足,却丝毫不失典雅,十分难得。

LOT

明十二章纹圭

H:18.8cm

RMB:,-,

玉圭是上古重要的礼器,圭以上尖下方之形指天,属天子专用。

以浮雕的十二章组合图案为主録饰,背面光素无纹,十二章纹为古代祭祀札服上的图案,历代帝王只有在最隆重的场合才会穿着十二章纹礼服。十二章各有专纹,各有象征,依次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偏、截。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象征皇帝是大地的主宰,其权力“如天地之大,万物涵复载之中,如日月之明,八方照临之内",寓意江山永固,寿与天齐。台北故宫藏有多件刻有乾隆诗句的带有花纹的古玉圭,与本器类似。

LOT

明或以前白玉留皮云龙纹壁

D:13.6cm

RMB:,-1,,

璧为玉石礼器之首,用以祭天,本璧为白玉质,玉作工匠巧妙利用皮色,浅浮雕三龙穿行于云海之中。螭龙为圆鼠形头,臣字眼,眉、眼、鼻集中于头前三分之一处,耳后鬃发如在风中飘拂,三龙面对相望,龙身矫健,雕琢出神,龙穿梭游走于云层之间,若隐若现,极为巧妙,非巧匠良工难以为之。另一面周边起立线勾边,浅浮雕满刻谷纹,井然有序,饱满规整,工艺精湛。

LOT

清乾隆仿官釉双耳太白罐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来源:1.日本关西藏家旧藏

2.北京保利年春,lot.

H:21cm

RMB:1,,-2,,

乾隆皇帝仰慕古风,重宋人之审美品味,其中对摹制官窑瓷器尤为重视,本品便是个中的佳作,造型饱满可爱,端庄古雅,取法宋器之精髓,所敷仿官釉色幽隽淡恬,厚若堆脂,温润似玉,散见疏朗的透明开片,益增冰清玉洁之感,最为称道之处是为肩部安贴拱形双耳,下衔圆环,凸于釉面,丰富造型之美,让釉质随之起伏,并于凸起处露出淡淡的胎骨之色,颇见苍雅古朴之美。

LOT

清乾隆唐英制粉青釉三足鼎式炉

款识:陶成

来源:日本知名的私人藏家——益清阁主人田路周一(-)旧藏

20cmx17.5cm

RMB:1,,-1,,

传奇督窑官唐英朋友们都非常熟悉了,几乎包办了雍正到乾隆早期绝大多数的重要御瓷创新。而本品为唐窑私物之中十分难得的陈设雅器,其底书”陶成”二字书法款识,同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乾隆二年烧制”青花釉里红临孙过庭书谱笔筒”所钤”陶成堂”三字写法基本一致,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红釉陶成宝玩款胆瓶”底款之书法韵味皆与本品相同,应是一人临写而成。

本品的旧藏者田路周一先生是日本著名实业家、收藏家,其一生致力于各种中国古代瓷器及古玩的研究与收藏,由其对明清瓷器研究至深。

LOT

清乾隆白玉英雄双联瓶

6cmx8cm

RMB:,-1,,

白玉圆雕双联瓶,双联瓶之间圆雕一雄鹰踩踏于异兽之上,雄鹰口中衔一玉环,双翅舒张贴附瓶壁,刚猛威武。这种飞禽踏兽形象,乃是取自明代已流行的鹰熊杯。

本器还有强烈的仿古风格。展翅衔环的雄鹰和卧地的怪兽虽是清代作法,相连的两枚玉瓶却是模仿了战国玉杯的造型和装饰元素,并糅合了部分青铜器装饰元素。根据这些特点应为清宫宫廷养心殿造办处制作完成,或用于皇室婚宴的陈设品。

年北京保利秋拍

清乾隆?御制铜胎掐丝珐琅鎏金英雄双联瓶

成交价:.5万元

刚刚结束的北京保利秋拍上,一件清乾隆御制铜胎掐丝珐琅鎏金英雄双联瓶拍出.5万元高价,可作比对。

LOT

清乾隆白玉婴戏纹插屏

D:14cmH:25.3cm

RMB:,-,

插屏为圆形片状,玉质净白温润,下承镂雕紫檀木座。插屏形制与独扇式座屏相同,但形体较小,常置几案上,是用作陈列、摆设的观赏性小型屏风,屏心常见的有玉、石、瓷片等。同类品,多饰山水人物,无不刻求精雅,不论宫廷造办处抑或是苏、扬玉作,制作玉器皆首重画样与选料工夫。画意玉器之稿样,往往取材自内府收藏之画作,或是由宫廷画家参与绘制,故一些画意玉器可追源画本。置于案头,闲时赏玩,彷若置身其中,颇有意境。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本场的书画,由于篇幅关系,我们就不展开一一介绍了。

LOT

左宗棠(-)行书五言联纸本立轴

释文:大文师史部古画爱军将

款识:岂石三兄属,左宗棠时年七十有四。

钤印:大学士章、青宫太保格靖矦

出版:

1、《历代名人楹联墨迹》P56,年6月第一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名家楷书楹联集粹》P84,蓝天出版社,年第一版。

3、《中国楹联书法经典》·三·楷书百联,P13,2年2月,兴累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4、《中国书法通鉴》P,河南美术出版社,年第一版。

×31cm×2约3.7平尺(每幅)

RMB:,-,

LOT

张大千(1-)秋山图

设色纸本立轴年作

款识:丁未之秋寄呈绍杰道兄教正,大千张爰八德园。

钤印:大千唯印大年、八德园长年吴平题诗塘:五百年来树一帜。蜀郡张大千先生画誉遍天下,故有五百年来一大千之称。署七字以补赠绍杰先生之作。壬午(2年)夏,堪白吴平八十三岁。

钤印:吴平堪白之印、姚江、不以古非今亦不以今非古

吴平题签:张大千先生赠湘乡曾绍杰翁山水赠品。余姚吴平堪白敬署。

钤印:吴平、堪白

来源:中国嘉德3春季拍卖会Lot

说明:曾绍杰上款“绍杰道兄”即曾绍杰(-)。

“绍杰道兄”即曾绍杰(-)。曾氏湖南湘乡人,曾国藩的曾孙,著名印人,10岁即习篆书,初学吴大澂,继学赵之谦、黄牧甫,进而上窥周秦古玺。张大千“直造古人不到处”“西川张爰”等印即为其所治。

96×50cm约4.3平尺

RMB:4,,-5,,

LOT

傅抱石(-)苍山如海

设色纸本镜片

款识: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一九六四年十月初敬写,傅抱石并记。

钤印:傅抱石、抱石父

题签:傅抱石苍山如海图。截玉轩健碧题,钤印:陈氏、健碧

题跋:傅二石释读并敬题。钤印:傅二石、二石斋

诗堂:傅抱石写主席词意图。壬申夏月,娄江文治题。迁印:文治私印

出版:

1、《中国著名画家》P38,天青杨柳青画社,年1月第一次印刷

2、《傅抱石精品集》P22-25,天青杨柳青画社,年6月第一次印刷

3、刻碟一张

32cm×45cm约1.2平尺

RMB:1,,-1,,

LOT

祝枝山(-)

草书水墨纸本立轴

释文:并轻舟、与君商话,且收掌中钩钓。天空水阔风光美,摸得鱼儿多少。却堪笑,痴默老、得鱼又向波中倒。钩还有道。在不浅非深,莫迟休急,更要收纶早。还闻说,此处越兵来到,亡吴踪迹堪吊。只今淡水清如玉,还是越池吴沼。君且道,人间世、功名争似安闲好。且开怀抱,便鲜煮肥鲈,满倾香酒,万事醉都了。摸鱼儿。

款识:枝山。

钤印:枝指道人、祝允明印藏印:湖帆审定

题签:祝枝山书摸鱼儿词,稚柳题。

72×27cm约1.7平尺

RMB:4,,-6,,

著录:1、《中国书法全集49》,前彩图

2,P56,荣宝斋出版社,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2、《论吴门书派》前插图4,荣宝斋出版社,5年。

3、《明清名家书法大成》第一卷明代书法(一),P22,上海书画出版社,年版。4、《江南四大才子全书·祝允明·诗文书法全集·书法卷》P23,中国言实出版社,年1月第一版。

LOT

赵孟頫(-)山堂诗

水墨纸本立轴

题识:山堂。手种青松一万栽,山堂留得翠屏隈,推窗绿树挑檐入,临水红桃对镜开。山雉雊迎朝日去,野禽啼傍夕阳来。老妻亦有幽栖意,数日迟留不肯回。松雪道人书。

钤印:赵孟印、赵氏子昂

鉴藏印:吴廷、用卿、余清斋图书印、尹氏简堂家藏之章、玩流珍赏、田溪书屋

62×32cm约1.8平尺

RMB:18,,-25,,

出版:《艺苑留真》第二期,民国六年十月出版,P3页。

著录:1.《松雪斋集》卷四。

2.存吾编次的《元风雅前集》卷二

3.(清)陈绰编《宋元诗会》卷七十

4.(清)顾嗣立编选《元诗选初集》卷十八

5.豫章等《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元诗》卷四十五。

6.朱省确著《艺苑谈往》香港上海书局,年10月印行P页

LOT

王鉴(-)仿古山水

水墨绢本册页十二开

钤印:鉴

鉴藏印:元水所得、杨沅、问渠印信、芙裳之印、篑山、基印、万事好庐珍藏、留生审定、黄氏锡圭、阿侃第四

出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四)》保利艺术博物馆年出版P.-。

展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保利艺术博物馆。年10月。

22×29cm×12约1平尺(每幅)

RMB:1,,-2,,

LOT

王翚(-)嵩山草堂图

设色绢本立轴

款识:往见卢浩然嵩山草堂图,峰恋树石全用焦黑皴散,叹赏已极神妙。近在吴阊复观山樵摹本,别具元人风格,更有出蓝之美,因仿其意。庚寅中秋前三日耕烟散人王翚识。

钤印:石谷子、王翚之印、海虞、来青阁、臞樵雅趣

鉴藏印:具眼人梁泗子铭心记、癖古阁书画印、少穆宝鉴之章、闲村平生心赏

出版:《艺术家》杂志年第6期,第87页,艺术家杂志社。新加坡华人收藏家陈文华收藏,77年台湾展览并艺术家杂志出版

.5×cm约16.7平尺

RMB:2,,-3,,

LOT

袁江(-)夏山烟霭

设色绢本立轴

款识:夏山烟霭。时壬寅()年皋月,摹郭河阳笔意于梅花书屋。邗上袁江。

钤印:袁江之印、文涛

×cm约22.3平尺

RMB:1,,-2,,

华夏拍卖(深圳)首届艺术品拍卖会

预展时间:年12月18日-19日上午10:00-下午19:00

拍卖时间:年12月20日-22日

地点:IBC环球商务中心(深圳市罗湖区IBCMALL4楼格式时尚发布中心)(古董部分)

珀丽酒店(深圳市罗湖区水贝壹号B座5楼)(书画部分)

项立平

写作不易,请多鼓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semeia.com/wmjz/57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