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权威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广西红水河出土的陨石阳线雕刻“龙”,
为我们考古发现的“中国第一龙”,
距今已有一万年。
1.我们浪漫,阳刚的民族精神!
从最能够体现我们文化本源的远古神话中,举几个简单的例子,看看我们民族本源的浪漫与阳刚!
盘古开天:
太古时候,天地不分,整个宇宙像个大鸡蛋,混沌一团,漆黑一片,分不清上下左右,东南西北。鸡蛋中孕育着一个伟大的英雄,这就是盘古。
盘古在鸡蛋中足足孕育了一万八千年,终于从沉睡中醒来了,他睁开眼睛,只觉得黑糊糊的一片,浑身酷热难当,透不过气来。
他想站起来,但鸡蛋壳紧紧地包着他的身体,连舒展一下手脚也办不到。
盘古发起怒来,抓起一把与生俱来的大斧,用力一挥,一声巨响,震耳欲聋,大鸡蛋骤然破裂,其中轻而清的东西向上飘升,变成了天,另一些重而浊的东西,逐渐下沉,变成了大地。
盘古开辟了天地,非常高兴。但他害怕天地重新合拢在一块,就用头顶着天,脚踏住地,威显神通,一日九变。
他每天增高一丈,天也随之升高一丈,地也随之增厚一丈。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这时已经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身子足足有九万里长。
就这样不知道又经历了多少万年,终于天稳地固,不会重新复合了,这时盘古才放下心来。但这位开天辟地的英雄已经筋疲力尽,再也没有力气支撑自己,他巨大的身躯轰然倒地。
盘古临死时,他的左眼变成了鲜红的太阳,右眼变成了银色的月亮,呼出的最后一口气变成了风和云,最后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鸣,头发和胡须变成了闪烁的星辰,头和手足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高山,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泊,筋脉化成了道路,肌肉化成了肥沃的土地,皮肤和汗毛化作花草树木,牙齿骨头化作金银铜铁、玉石宝藏,他的汗变成了雨水和甘露。
世界从此开始。
我们是盘古的后人,纵观世界上所有的神话故事,有哪一个故事如此浪漫,如此阳刚?
真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最阳刚!
广西红水河出土的陨石阳线雕刻
“女娲和伏羲交尾造人”,
值得注意的是,面孔有别于我们今人,
为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和不解之谜?
距今已有上万年。
女娲补天:
女娲氏,一位美丽的女神,身材象蛇一样苗条。女娲时代,随着人类的繁衍增多,社会开始动荡了。两个英雄人物,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战,结果共工氏因为大败而怒撞不周山,不周山支撑天的四根柱子毁坏了,大地因此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天不能完全覆盖大地,地也不能遍载万物,大火延烧而不能熄灭,洪水汹涌而不能停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抓取老人孩童。
在这时,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中大鳌的脚来做撑起四边天空的栋梁,杀死水怪来救济冀州,积起芦灰来堵塞洪水。
天空得到了修补,天的四边支撑的柱子摆正了,洪水得到了控制,冀州得到了平定。恶禽猛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活下来了。
《红楼梦》的第一回即引用这个传说,女娲为了补天,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但剩下了一块未用。这就是红楼梦原本石头记的来源。
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是神州先祖的极度浪漫和阳刚,女人尚且如此这般,现今中国社会呈现的阴盛阳衰,当与中国远古女人的阳刚不无关联。
广西红水河出土的陨石阳线雕刻“女娲补天”,
为我们的女娲补天提供了实证。
距今已有一万年。
《后羿射日》
这个神话更是充满了浪漫和阳刚,当时,天上有十个太阳,像十个火团,他们一起放出的热量烤焦了大地。森林着火啦,烧成了灰烬,河流干枯了,大海也干涸了。许多人和动物渴死了。农作物和果园枯萎了,食物也断绝了……
后羿是个神箭手,箭法超群,百发百中。他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射掉那多余的九个太阳。于是,后羿爬过了九十九座高山,迈过了九十九条大河,穿过了九十九个峡谷,来到了东海边。
他登上了一座大山,面对茫茫的大海,拉开了万斤力弓弩,千斤重利箭,瞄准天上火辣辣的太阳,硬是射掉了九个太阳。
从这些远古神话,可以看出,我们的汉民族,我们的祖先,敢于开天地,敢于补天,敢于射日,是多么浪漫,多么豪迈,多么壮伟,多么阳刚。
中国这么大的版图,是靠始皇帝的四面出击的阳刚,曾经为患大汉的匈奴,为什么突然一夜之间不知去向,靠的是汉武帝的讨伐和阳刚。
曾几何时,我们不再浪漫,不再阳刚,不是“崖山之后无华夏”,而是始于汉代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始于“谦谦君子,克己复礼”。
历史进入了,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习近平主席确立的时代坐标上,中华民族要承上启下,努力奋斗,面向未来,再干3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在未来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更大贡献,依然要展现我们中华民族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浪漫与阳刚。
2.我们辛勤劳作,战天斗地的民族精神!
燧人钻木取火:
传说中有一个国家叫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一带),那里的人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春夏秋冬,什么叫白日昼夜。国里有棵名叫遂木的火树,屈盘起来,占地面积有一万顷地那么大。后来,有一个圣人,漫游到了日月所照以外的远方,来到此国,在这棵大树下休息。忽然看见许多象鸮样的鸟,在大树的枝叶间用嘴啄木,每啄一下,就有灿然的火光发出。于是,圣人感悟到了“钻木生火”的道理,所以就试用小树枝来钻火,果然钻出火来。于是后人就称他为燧人。
西方神话里,火是上帝赐予的,而希腊神话里,火是普罗米修斯偷来的。
而在中国的神话里,火是人们钻木取火,辛勤劳作摩擦出来的!这就是区别,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与西方民族的区别,火在西方是上帝赐予的,是普罗米修斯偷来的,而中国神话告诉我们,火是我们的祖先与自然作斗争,钻木摩擦出来的!
广西红水河出土的陨石阳线雕刻“钻木取火”,
为我们的燧人氏“钻木取火”提供了实证。
距今已有万年以上。
大禹治水:
大禹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面对上古的大洪水,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面对末日洪水,西方神话里,人在诺亚方舟里躲避。
但中国祖先的神话里,祖先战胜了洪水,与灾难作斗争!
这就是远古东西方民族面对天灾的区别。西方人采取躲避,我们的祖先主动出击,辛勤劳作治理,最终战胜洪水。
孰高孰低,一目了然。广西红水河出土的陨石阳线雕刻
伏羲造“八卦太极”
距今已有上万年。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达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它们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
山北面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年近九十岁了,面向大山居住,苦于大山的阻塞,出入要绕远路,于是他召集全家人商量说:
“我和你们竭尽全力铲平这两座大山,(使道路)直通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南岸,好吗?”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
“凭您的力气,像魁父这样的小山丘也不能铲平,能把太行、王屋怎样呢?再说把石头和泥土往哪儿放呢?”
大伙纷纷说:
“把土石投到渤海边上、隐土的北面。”
于是,愚公率领子孙当中能挑担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掘土,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前来帮忙.夏去冬来,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说:
“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木,又能把这大山的土石怎么样?"
北山愚公长叹了一口气说:
“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得不开窍,连个寡妇、孤儿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我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
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山神知道了这件事,害怕愚公挖山不止,就把这件事禀报天帝。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就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起两座大山,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
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交通了。
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华民族先人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表述了中华民族勤奋劳作,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民族精神。
回到当今,说到勤奋劳作,美国人曾经有一个统计,全世界各国劳动参与率中国世界第一,占总人口百分之76,美国百分之65,日本百分之58。
3,华夏民族勇敢,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出自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
相传太阳神炎帝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的名字叫瑶姬,小女儿的名字叫女娃。因久居天宫无聊,有一天,女娃驾船游东海而溺,其不平的精灵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鸟,栖息在发鸠山,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人们便将此鸟叫作精卫鸟。
精卫衔草石由发鸠山飞往东海投入,誓言要填平东海。
晋代陶渊明代诗曰:“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后人常用“精卫填海”这句成语句,比喻既定永恒目标,更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为后盾。
人可以输,但不能屈服。一个女孩被大海淹死了,她化作一只鸟,想要把海填平——这就是华夏祖先的抗争,我们祖先的民族精神!
广西红水河出土上古陨石阳线雕刻:
虞人的战争,画面中半人半兽(人首兽身的人物)
和西方传说故事中所出现“人头马”吻合。
这些也都记录在上古奇书《山海经》中。
刑天断首:
刑天断首出自《山海经·海外西经》。
刑天是山海经里提到的一位无头巨人,原是炎帝的手下。自炎帝被黄帝在坂泉之战打败之后,刑天便跟随在炎帝身边,定居在南方。
当时,蚩尤起兵复仇,却被黄帝铲平,因而身首异处,刑天一怒之下便手拿着利斧,杀到天庭中央的南天门外,指名要与黄帝单挑独斗。
最后刑天不敌,被黄帝斩去头颅。
而没了头的刑天并没有因此死去,而是重新站了起来,并把胸前的两个乳头当作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拿斧。
因为没了头颅,所以他只能永远的与看不见的敌人厮杀,永远的战斗。
陶渊明的《读山海经》中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来赞颂刑天的精神。
一个人因为挑战天帝的神威被砍下了头,可他没死,而是挥舞着斧子继续斗争!
中华民族听着这样的神话故事长大,勇于抗争的精神已经成为文化遗传基因。
夸父追日:
远古时候,幽冥之神“后土”的孙儿,“信”的儿子,名字叫做夸父。
他身强力壮,高大魁梧,意志力坚强,气概非凡,心地善良,勤劳勇敢。
那时候大地荒凉,毒物猛兽横行,人们生活凄苦。夸父为让本部落的人们能够活下去,每天都率领众人跟洪水猛兽搏斗。
有一年的天气非常热,火辣辣的太阳直射在大地上,烤死庄稼,晒焦树木,河流干枯。人们热得难以忍受,夸父族的人纷纷死去。
夸父看到这种情景很难过,他仰头望着太阳,告诉族人:“太阳实在是可恶,我要追上太阳,捉住它,让它听人的指挥。”族人听后纷纷劝阻。
夸父心意已决,发誓要捉住太阳,让它听从人们的吩咐,为大家服务。
夸父告别族人,怀着雄心壮志,从东海边上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迈开大步追去,开始他逐日的征程。
太阳在空中飞快地移动,夸父在地上如疾风似的,拼命地追呀追。他穿过一座座大山,跨过一条条河流,大地被他的脚步,震得“轰轰”作响,来回摇摆。
经过九天九夜,在太阳落山的地方,夸父终于追上了它。
红彤彤、热辣辣的火球,就在夸父眼前,他的头上,万道金光,沐浴在他身上。
夸父无比欢欣地张开双臂,想把太阳抱住。可是太阳炽热异常,夸父又渴又累。他就跑到黄河边,一口气把黄河水之水喝干,还是不解渴;他又跑到渭河边,把渭河水也喝光,仍不解渴;夸父又向北跑去,那里有纵横千里的大泽,大泽里的水足够夸父解渴。
但是,大泽太远,夸父还没有跑到大泽,就在半路上被渴死了。
夸父临死的时候,心里充满遗憾,他还牵挂着自己的族人,于是将自己手中的木杖扔出去。木杖落地的地方,顿时生出大片郁郁葱葱的桃林。
《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和为后人造福的精神,反映了华夏民族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不屈不挠、坚韧不拔,不畏生死的民族精神!
4.爱国爱家,亦是我们亘古不变的民族精神!
中国历史上从“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
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权位。启的即位,打破了禅让制,成了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的开端。
也就是“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也因此,从始皇帝开始,中国历朝历代帝王,皆以家天下大一统为己任,历朝历代社会精英,也都以维护天下大一统为己任。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几乎全部都是维护国家大一统的战争。
语出《四书五经》中的《大学》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简称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简单说:
家是爸爸妈妈,哥哥姐姐。
国家是主席,省长,乡长。
天下是乡亲,亲友,同学,战友。
更深一层的说,就是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
家国天下就是每一个公民需要关心,需要为之工作、奉献的一个神圣的概念,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为这个家国天下有一份担当。
在家国天下有难的时候,自己必须站出来的维护,奋斗,直至牺牲个人的,就是家国天下。
由于自古以来家国天下的深入人心,造成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精神的伟大民族。
而由凝聚力和我们民族精神本身所具备的靱性,又产生了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同化力,亦是我们民族反反复复,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在华夏历史上,我们曾经被外族征服过,从五胡十六国乱中国,到蒙古人,之后是满族人;但最后这个外族征服者,却反被我们同化了。而且同化的还非常彻底。
中华民族的文明渊源流长,亘古不变;经过几代人之后,入侵者反变得比中国人更像中国人了。
以韩国和日本为例,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某种意义上比我们还中国。
华夏民族的文明远比中国的政治更具有大一统的特性。
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几大古国文明中唯一得以幸存和延续下来的文明。并且深深的影响了周边的国家。
自从孔子时代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帝国的文明都相继消亡,但中国文明却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良,得以延续。中国文明也一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从早先的佛教影响和近现代西方基督教的影响,直到现代的西方科学的影响。
但是,佛教并没有把中国人变成印度人。
西方的基督教和西方科学也并没有把今天的中国人变成他们所中意的中国人。
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看来,倒是某些方面,我们改变了西方人。
仅仅在中国现行体制下,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度发展,就已经让西方的政客们开始正视中国,包括从原本反对中国现行体制到研究中国现行体制带给他们的困惑,到开始承认他们一些方面已经落后于中国。
现在的中国,对于西方,就像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曾经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的中国热,现在一切都在重演,一切还都是开始。
感恩我们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爱国爱家的民族精神,同时感恩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同化力,使我们的文明得以传承。
广西红水河出土上古陨石阳线雕刻,
伏羲和文字。
5.华夏民族聪明才智,极具创造力亦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我们民族的聪明才智,因为我们聪明,因为我们的才智,我们有在现今人类发展史最最伟大的四大发明。
中国四大发明的概念来源于西方学者,并在之后被中国人接受。
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早在年就第一个指出,中国对世界所具有影响的“三大发明”:是司南(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并认为它们是“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发明。”
年,英国哲学家培根也曾在《新工具》一书中提到:“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在~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更是将这些发明的意义推到了一个高峰,马克思在《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中写道:“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恩格斯则在《德国农民战争》中明确指出:“一系列的发明都各有或多或少的重要意义,其中具有光辉的历史意义的就是火药。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英国汉学家麦都思指出:“中国人的发明天才,很早就表现在多方面。中国人的三大发明(航海罗盘(司南),印刷术,火药),对欧洲文明的发展,提供异乎寻常的推动力。”
来华传教士、汉学家艾约瑟最先在上述三大发明中加入造纸术,他在比较日本和中国时指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印刷术、造纸、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发明。这个发明清单被后来的著名英国生化学家、历史学家和汉学家李约瑟发扬光大。
加上瓷器的发明,我们比西方最早的瓷器制作,德国的麦森瓷器,整整早了一千七百年,这应该是我们祖先对人类走向文明的第五大发明,这五大发明,极大的促进了人类发展的文明进程。
促进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经济发展进程。这是我们华夏祖先对世纪文明史的巨大贡献。
因之,我们民族历史上有我们引以为荣的五大盛世。
再看看西方史,除了古希腊雅典娜,他们还有什么何以为荣?
也因此,直到滿清中叶,我们的GTP总量占全世界经济总量的百分之六十。
我们的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了近一百年,从航海规模到航海技术,造船技术到装备,到所到之处,哥伦布更是远远落在后面。
明朝未年,西方人还设有洋枪洋砲,我们的红衣大炮的射程已达百五十丈远,如果不是满清政府出于狭隘的民族利益(关键技术掌握在汉人手里)废止了中国军工的研究与发展,我们所具有的坚船利炮在世界上都是第一的。
自然就不会有后来的八国联军进入中国如入无人之境。
因为聪明才智,我们的文字史从陨石文化(黑皮玉),红山文化开始,距今有三1万多年的历史。
西日尔曼语德语是英语的母语,而德文的文字史只有8百多年的历史,英语的历史从最早的文字记录,约有l年的历史,比我们的文字整整晚了1万多年。
而汉文字的发明,更是我们祖先对我们这个民族的发展最伟大的发明。也必将成为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因为,汉文字所孕含的聪明才智及复杂程度是有目共睹的。还因为,我们的像型文字从文字所能表达的一切智慧聪明与文化和所孕含的发展聪明才智的潜能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聪敏发达(见拙文《中文汉语是全世界最伟大的语言文字》)汉文字所孕含的聪明才智及复杂程度是有目共睹的。还因为,我们的像型文字从文字所能表达的一切智慧聪明和所孕含的发展聪明才智的潜能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聪敏发达(见拙文《中文汉字是全世界最伟大的语言文字》)。
广西红水河出土上古陨石阳线雕刻文字,
比甲骨文早了几千年。
6.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曾几何时,我们把工匠精神安在了西方人,德意志民族的身上。
纵观我们民族祖先所创造的古代物质文明,那些精美绝伦,至今难以复制的很多古代艺术品,从青铜器到任何一个艺术品门类,包括迄今为止很多失传的古代艺术品工艺,使我们不得不惊叹我们祖先的工匠精神,使我们得以发现,我们颂扬西方的工匠精神,其实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工匠精神属于我们。
中国青铜器的繁复精美,错金错银的壮美华丽。
仅以秦皇陵的两件事为例,足见我们的工匠精神:秦始皇陵墓里兵马俑二号坑出土的一批青铜剑。共19把,长86公分,剑身上有8个棱面,这8个棱面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更神奇的是,当初在挖掘青铜剑时,考古人员发现一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公斤的陶俑压弯了。弯曲的程度超过45度,当工作人员把陶俑移开后,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
这批青铜剑内部组织致密,剑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多年,出土时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科研人员测试后发现,剑的表面有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这一发现立刻轰动了世界,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德国在年,美国在年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
在中国古代关于铬盐氧化处理的方法,绝不是秦始皇时代的发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掌握了这一先进的工艺。
年在秦始皇陵发现了铠甲坑,出土了大量制作精良的石质铠甲。我们见过用布料用金银来制作衣服,可谁见过用石头制作衣服呢?
因为工艺难度太大,近于不可能。
考古专家做过实验,手工加工一件平均有片的石质铠甲,以每人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计算,需要工时天以上,也就是说,制作一件石质铠甲,需要一年的时间。而秦始皇时期的古人,是依靠何种工艺制作这么大批量的石质盔甲呢?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迷!
中国古代饰品是古代艺术品的一个大项,都为纯手工打造,样式多种多样。也最能体现我们的工匠精神。最著名的如花丝工艺、烧蓝工艺、錾花工艺、点翠工艺、蒙镶工艺等。
这里我们仅举一例,明代定陵万历皇帝的金丝蟠龙翼善冠,用极细的金丝编织而成。下缘内外镶有金口,冠的后上方有两条左右对称的蟠龙于顶部汇合,龙首在上方,张口吐舌,双目圆睁,龙身弯曲盘绕。两龙之间有一圆形火珠,周围喷射出火焰。
此冠制作工艺技巧登峰造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此翼善冠分为“前屋”、“后山”和“金折角”三个部分,全系金制。其前屋部分,以根0.2毫米细的金丝编成“灯笼空儿”花纹。由于当时的工匠技艺纯熟,所编花纹不仅空档均匀、疏密一致,而且无接头、无断丝,看不到来龙去脉,有如翼翼罗纱轻盈透明。后山与折角也全用用金丝编成,编织形式同前屋。后山部分组装有二龙戏珠图案的金饰件,其中二龙的头、爪、背鳍和二龙之间的火珠全部采用阳錾工艺进行雕刻呈半浮雕效果;龙身、龙腿等部位则采用传统的掐丝、垒丝、码丝工艺进行制作每个鳞片均以金丝搓拧成的花丝制成。然后码焊成形。由于工匠焊接时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如此复杂的图案装饰却不露丝毫焊口痕迹。这样绝妙的技艺的确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年,我们出土了大批包括良渚文化,红山文化在内的精美绝伦,异彩分呈的大小玉器,我们不得不惊叹我们祖先的制作能力和他们的工匠精神,从小件的玉猪龙,到汉代玉凳,汉代梳妆台这种大型玉雕,笔者甚至从录像里看到一个足以巅复人类三观的五十六米长的孔龙玉雕件,是由一件件玉雕件组合而成,出土在内蒙的一个祭祀坑里。
面对如此精美,如此巨大,如此复杂纷繁的雕刻工艺,我们真的难以想象,古人在生产力低下和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如何制造了这么多的古代艺术品造福后人?
肯定一点,是古人的工匠精神成就了我们太值得骄傲的古代物质文明!这么多的古代工艺,有的已经失传,从战汉时期的很多玉器雕件,仅“游丝毛雕”的雕刻工艺由于失传,已经成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
有的还有少数的传人,失传的工艺着实是我们传承的断链,现在是我们恢复和继承传统工匠精神的最好时期,我们只有尽最大能量传承和发扬光大祖先的工匠精神,才对得起为我们创造了那么多精湛工艺的祖先,无愧于当今大发展的中国。
广西红水河出土上古陨石阳线天平,
万年前我们就发明了天平。
7.仁义礼智信,我们的民族精神!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春秋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汉代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他与五行说“金木水火土”,古人创作的“梅花篆字”梅报五福(平安、健康、幸福、快乐、长寿)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三字经之中的“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何谓仁?
仁者,仁义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做到关照,即为仁。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仁是仁爱之心。何谓义?
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能舍,帮人一把,即为义。
大禹治水的三过家门而不入,以大义舍小义。以大孝舍小孝。
五百壮士田横,舍身取义。
更有宋亡时,崖山十万子民尽忠尽义的慷慨赴死的壮举。
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义是处事得宜和合理。
何谓礼?
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
因此敬人即为礼。尊重别人亦是尊重自己。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礼是人际关系的正常规范如礼仪、礼制、礼法。
何谓智?
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也包括所学的知识琢磨透了),就叫智。
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智(古书或作「知」)是明辨是非。
何谓信?
信者,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弯弯绕,故而真实可靠,信为诚。
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是要吃亏的。以此估计,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当然不会骗人。
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端:「隐恻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对他人遭遇的不幸生起恻隐之心即是仁心。羞恶之心是对自己做出不合宜不合理的事感到羞愧,对别人犯此则厌恶。辞让是指不接受违反礼制的好处。是非之心则需要智慧来支撑。
朱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