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07905.html明末文学家、书法家冒襄,其妾富有才华。除去鼎鼎大名的董小宛,还有蔡含、金玥两位闺秀,俱工书画。二人常常携手绘画,《画征录》中记述,时人誉为“冒氏两画史”。两画史生卒年小考
春色先来十二红
关于两位画史的生卒年,网上均有记录,可惜未加翔实考证,肯定有误。“百度百科”辟有蔡含词条,生卒年录为—年。蔡含生于年的说法,与《毫无疑问,这是迄今为止拍卖场上最好的水绘园女史作品》中的说法,不谋而合。中贸圣佳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拍一幅蔡含、金玥的画作《春色先来十二红》。因此,有人撰写上文,为拍卖造势,提及:根据画上款识和钤印,本幅作品乃康熙十六年蔡含、金玥合作,时蔡含三十有七,金玥二十有八。康熙十六年即年,倒推虚龄37,恰为年。这不仅是“孤证”,还有所依据的“画上款识和钤印”,不知所云。所谓题款,只是冒襄所书:
丁巳小年,客吴门之松岩小隐。及与四十年。老友澹心长兄比邻命姬人仿元人笔意,用介春酒兼博嫂夫人一笑。同学弟冒襄题。
再看画上图章,钤印“巢民命姬人仿古”“书中有女画中有诗”“雉皋冒氏水绘庵兰闺双画史”“雉皋古巢民冒襄辟疆之印”等。无论文印,都与两位女史的年龄,毫无联系。不过,翻阅《冒辟疆全集》《冒氏潜徽录》诸作,有关蔡含生年的记述,比比皆是,选录如下。
顾道含作《蔡孝女挽词乞言》,有言:乙巳春,少君(蔡含)时年十九。丙寅秋,竟死;周斯盛作《蔡夫人三十寿序》,有言:今年腊月八日,为夫人三十初度;宗元豫作《丙辰仲冬,巢翁老世翁先生招饮,出蔡夫人所画〈凤凰图〉索题,兼祝三十初度,请政》。最直接的证据,莫过于汪懋麟所作《蔡女罗墓志铭》:
蔡氏,名含,字女罗,吴县人。康熙二十五年七月一日卒,得年四十。其生是十有二月八日也。
综上所述,蔡含生于年,死于年,生卒日(农历)分别为腊八节、七月一日。蔡含玉楼赴召,得年才四十。相比之下,金玥要长寿些。年北京嘉信春季拍卖会上拍金玥花鸟画册,图录上居然将金玥的生卒年,张冠李戴,标注实为冒襄的生卒年:—。可惜未能发现相关文献,以便直接推断出金玥的生卒年。仅有吴铿作有一首《己巳六月八日,祝巢翁少君金夫人初度》,可知金玥的农历生日为六月八日。
金玥绘《清供图》
至于金玥的年龄,应当与蔡含相仿,甚至小些。因为冒广生先生所编《冒巢民先生年谱》中记载,冒襄分别在55岁、57岁时先后将蔡含、金玥纳为小妾。而且金玥死于冒襄之后,有画佐证。年9月,北京瀚海拍卖公司上拍一幅古雅的《清供图》,绘者仅有金玥一人。画上落款为:甲午秋七月七夕前一日,晓珠金玥写。依据“甲午”,拍卖行断定此作绘于年,此时冒襄43岁,离纳金玥为妾尚有10余年,蔡含仅7岁,因此金玥还是一位孩童,如何能画出那幅《清供图》?要么此画作伪,要么“甲午”当是年。倘若《清供图》的确是金玥真迹,金玥卒年应在年后,此年冒襄已经离世多年了。
汪氏兄弟“索”画作蔡含(—年),字女罗(萝),别号罗敷云,工画,冒襄如人之一。其字号缘起,录于杜濬(—年)所作《女罗字说》。杜濬即冒襄契友茶村先生。据《女罗字说》记载,杜濬寓居冒宅——水绘园寒碧堂。一日,冒襄携酒,与他同饮,请他为蔡含取字。杜濬听闻蔡含,并非普通妇道人家,德行兼备、恬静淡泊,可谓女中罗含。罗含本是东晋名士,喜种菊花,因此杜甫诗云“庾信罗含俱有宅”,李商隐诗云“罗含宅里香”。含同字,香同味,意又同趣,于是杜濬为蔡含取字“女罗”。冒襄听后,异常喜悦,告诉丈人蔡孟昭,蔡孟昭同样大喜。蔡含笃信佛教,推崇《心经》,可谓天女解禅,且古乐府又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因此蔡含别号罗敷云。金玥,字晓珠,号圆玉,昆山人,亦工画,冒襄如人之一。蔡含、金玥,学画于水绘庵,屡屡合作绘画。冒氏两画史的画作,喜仿元人笔意,清新淡雅,为文人所喜。其中冒襄好友江都汪氏兄弟,幸得蔡含、金玥画作,颇为有趣。汪耀麟,行四,字叔定,号北阜,清初贡生,著有《见山楼集》《语香词》《保颐集》等。汪懋麟(—),行五,字蛟门,安徽休宁人,以盐业入籍江都,康熙六年进士,王渔洋高足,“金台十子”之一,著有《百尺梧桐阁集》等。
年春,闭门七年的冒襄,前往泰州梅花阁,招引吴陵客舍,一时间,汪氏兄弟、王景州、王歙州、李国宋、李湘诸君,风云际会,群贤毕至,老少咸集,欢聚一堂。(可见《同人集》《汪懋麟年谱》,均记冒襄写有“杜门七载,不下堂者亦二年矣,旧游无复见存者。丙辰春,蹒跚至海陵,遇蛟门舍人于城西梅花阁下……应全忘其老丑也”)
其间,汪耀麟作有《丙辰春日,吴陵寓中喜晤巢民先生,兼出二女史画册扇面,种种奇妙,因攫〈双栖图〉为玩,报以长歌,以珷玞而易琼玖,贵贱恐不相敌耳,惟先生教之》。诗中大赞冒氏二女史的画技:
蔡琰弱腕能画松,尺幅携来烟满纸。老蛟欲门生龙盘,不信韦偃得如是。更有金姝精花卉,五色轻盈点枝蕊。春兰秋菊皆有香,蝴蝶蜻蜓欲飞起。墨笔且能画双凤,鹦鹉转盻娇红嘴。白团小鸟爱双栖,梦魂鼾入花枝里。
回看诗题,汪耀麟颇为坦白,他从冒襄处强取二女史所作《双栖图》,只能写首长诗,略表心意:以诗换画,如同用石头换取美玉,颇为愧怍。汪懋麟同样得到两位女史的画作,也写下赞诗《丙辰首春,海陵寓园喜晤巢民先生,见示新咏,兼以两少君所画苍松、春燕笺扇,及岕茗见贻,长歌柬谢》,中言:
何当馈我苍松图?老干盘拿两枝秃。白团小燕齐啄花,嫩柳三眠似新浴。闺中蔡金双画师,韦毕徐黄徒碌碌。
尤以末句“韦毕徐黄徒碌碌”为盛,汪懋麟夸张地赞誉两位女史的作品,甚至好过韦偃、毕宏、徐熙、黄筌四位古代大画家的作品。再看诗题,汪懋麟获赠后,也作长诗,以示回报。不过他与兄长汪耀麟一样,硬是从冒襄处获得了画作。冒襄在《题金姬晓珠画》中,写道:
丙辰春,玉山闺人有临旧花鸟十二种,装潢成册。蛟门汪中翰见之海陵寓中,强以宣德宫香二锡函并他玩好易去。时闺人正觅此香也。
尽管汪懋麟未曾在自己诗作中,提及以物换画的事,但是冒襄却如实记载:汪懋麟看中金玥(别号玉山)的花鸟画册,硬要用两函宫廷香料及其他藏品,将画册换去。巧合的是,当时金玥也正在寻找宫廷香料。
吴湖帆真心送画吴湖帆赠冒广生两画史画作
时至民国,冒襄族裔、国学家、诗人冒广生一直苦心搜罗冒氏二女史的画作。正如冒广生一生都以自己为冒襄转世为荣,他从老友吴湖帆处喜得二女史画作,不禁使人想起汪氏兄弟易诗换画的故事,只是“剧情”发生了翻转,并未强取,而是主动相赠。吴湖帆(—),海上画坛名家。夫人潘静淑(—),名树春,苏州人,曾祖潘世恩为乾隆五十八年状元,亦工画。二人婚后,潘父将宋刻本《梅花喜神谱》作为女儿三十初度的礼物,馈赠二人。于是,吴湖帆、潘静淑夫妇有感“景定梅花喜神谱”,更改斋名为“梅景书屋”。从此,每有新画入藏,吴潘伉俪都会携至梅景书屋,静心欣赏。
年春,潘静淑喜得一幅花鸟立轴,画上落款少许漫漶,隐约可见“水绘庵女子蔡含、金玥”的字样。画中菊花绽放,白鸟如生,吴湖帆定为真迹,钤印“梅景书屋”,书有大字:蔡女萝、金晓珠合作《秋花白鹇图》,并用小楷题跋:
明季清初时,如皋冒辟疆公子筑水绘庵,风流文采,照映一时。其姬人蔡含女萝、金玥晓珠俱工书画,越今三百年,名垂不朽,而真迹至罕。余十数年来仅(获)蔡画真本一种,金氏则绝未之见。近岁静淑搜集历代女史画真迹,仅数十品,此其一也,当什袭宝之。己卯春吴湖帆识。
如跋所云,此为梅景书屋庋藏的唯一一幅金玥画作,吴湖帆十分看重,准备“什袭宝之”:当作宝贝,珍重收藏,为何此画又会给冒广生呢?原来是年6月底,潘静淑突患腹疾,不治而亡。吴湖帆十分思念爱妻,不仅影印二人的画册《梅景书屋画集》,而且恳请老友冒广生先生为潘静淑撰写墓志铭。考虑冒广生为冒襄族裔,他便将此画作为润笔费真心相送。因此,画上还留下吴湖帆的第二次题跋:
今春静淑得此画未数月,遽西归天上,余对此殊系痛悼。而静淑志墓之处,今乞如皋疚斋冒丈为之文,幽壤之光焉,谨检奉惠存。己卯中秋倩庵吴湖帆谨识。
己卯中秋,即年9月15日(阳历)。冒疚斋即冒鹤亭,就是冒广生先生。说白了,吴湖帆以画易文,悼念亡妻。查阅《冒鹤亭先生年谱》,以画易文的雅事,未有提及。但是冒广生先生获赠画作,受之无愧,因为他与吴潘夫妇,过从甚密,情谊深厚。据《冒鹤亭先生年谱》记载,在吴湖帆第二次题跋之前,即冒广生还为收到画作前夕的8月,冒先生已作《挽潘静淑》,并与林子有做东,借用复旦中学召集词社,向社员分赠吴湖帆及夫人潘静淑遗迹单行本。足见他们的文人友谊,出于性情、志趣的相投而已。知己相交,再珍贵的画作,又何足挂齿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