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二

哪里治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4.html

不同的服饰,是区分不同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

土家族服饰

由于土家族历史上汉化较早,传统土家族服饰已经基本消失。

因为表演的需要,现代的土家族服饰大多各自研制不同款式,种类非常繁多。

服饰特点·

土家族服饰的结构款式以俭朴实用为原则,喜宽松,结构简单,但是注重细节,喜宽松、衣短裤短、袖口和裤管肥大。

男女老少皆穿无领滚边右衽开襟衣,衣边衣领会绣上花纹,绣工精彩,色彩艳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

服饰色彩·

在土家族人的心中,红色是繁多的色彩里最受青睐的。

红色有着热烈、鲜艳、醒目、样和之感,因此喜红者诸多。有色必有红,久而久之,不但在服饰上而且在生活上也形成了无红不成喜,有喜必有红之俗。

“改土归流”后,由于受封建王朝的压制,以及中原文化的强大影响,土家族的服饰男女服装均为满襟款式,改掉了“男女服饰不分”的民族服装,加以土家族的家织花边,保持着本民族服装的浓厚特色。

男子服饰·

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

男子头包青丝帕或青布,白布帕2至3米,包成人字路,没有完全盖住头发。

较古老的上衣叫“琵琶襟”,安铜扣,衣边上贴梅条和绣“银钩”,后来逐渐穿满襟衣(多指中年以上者)和对胸衣,青年人多穿对胸衣,正中安五至七对布扣。

裤子是青、蓝布加白布裤腰,鞋子是高粱面白底鞋,鞋底厚。

女子服饰·

土家族妇女穿的是无领满襟衣。衣向左开襟。从上领到下摆到衣裙脚绣有一寸五宽的花边,衣袖各有一大二小三条花边,大花边一寸五宽,小花边有手指宽。袖大一尺二寸许,花边宽窄与衣袖相同,裤大约一尺五寸。

头包1.7至2.3米青丝或青布帕,不包人字路形。

另外,胸前外套围裙,俗称“妈裙”,围裙上为半圆形,下为三角形,从上半圆形及下脚也有一圈花边,宽约一寸。

围裙胸前绣有花约五寸见方,围带即花带均为五彩丝线织成,一般二尺长,两头分别留有三寸未织的花缓。显示出土家妇女的心灵手巧。

上衣布:

1、大襟,左开襟袖大而短,无领,滚边,衣襟和袖口有两道不同的青边,但不镶花边。

2、银钩,这种衣为矮领,衣襟和袖口镶宽青边,袖口青边后再加三条五色梅花边,胸襟青边则用彩线绣花。

3、三股筋,衣大袖大,袖口镶16.5厘米宽边,领高1.65厘米,镶三条细边。

4、结婚衣,新娘喜穿"露水衣"(即红衣),这种衣长而大。

女鞋较讲究,除了鞋口滚边挑“狗牙齿”外,鞋面多用青、兰、粉红绸子。鞋尖正面用五色丝线绣各种花草、蝴蝶、蜜蜂。

绣花鞋垫,是姑娘赠给意中人最珍贵的礼物哦。

此外,她们也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但是并没有苗族那样的银头饰、银项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家族服饰虽历经变革,但仍然保留了本民族传统的特点。

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历史悠久。

由于历史的原因,苗族服饰一直未被任何一部史料记载。但从苗族服饰图案符号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看,苗族服饰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苗族服饰,苗语叫“呕欠”,主要由童装、便装、盛装组成。“盛装”苗语叫“呕欠嘎给希”,即“升底衣服”,“呕欠涛”苗语称谓即“银衣”,下穿百褶裙,前后有围腰。

湘西方言苗区和黔东方言苗区喜好银饰,黔南某些地区喜好贝饰,而西部方言区苗族服饰则少银饰。

服饰特点·

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

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

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

从制作技艺看,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形制,即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东南苗族服饰中均有范例,历史层级关系清晰,堪称服饰制作史陈列馆。

从形式上看,分为盛装和便装。

服饰色彩·

苗族服饰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

苗族男装的色彩和装饰较单调,不及女装鲜艳与丰富。女装又有便装与盛装之分。便装是平时穿着的服装,其色彩花样及装饰不及节庆时结婚时穿的盛装鲜艳。

男子服饰·

对襟男上装流行于境内大部分苗族地区,一件衣服由左、右前片,左、右后片,左、右袖六大部分组成。

衣襟订五至十一颗布扣,左襟为扣眼,右襟为扣子。

上衣前摆平直,后摆呈弧形;左、右腋下摆开叉。

对襟男上装质地一般为家织布、卡其布、织贡尼和士林布。色多为青、藏青、蓝色与之匹配。下装一般为家织布大裤脚长裤。青壮年多穿中山装,部分青年喜着西装。

苗族男装盛装为左衽长衫外套马褂,外观与便装相同,质地一般为绸缎、真丝等,颜色多为青、蓝、紫色,各地无异。

女子服饰·

苗族女装质地一般为家织布、灯芯绒、平绒、织贡尼、士林布等,颜色一般为青、蓝等色。

雷山、凯里、台江三县交界地区苗族中青年妇女,一般穿浅色右衽上衣,沿托肩、袖口及右大襟边缘精绣花鸟、花草图案花边或购买现成花边,围围腰,系银质围腰练,下装着西装长裤,挽高髻于顶,着耳柱,中年妇女多包白毛巾头巾,青年妇女多戴银梳或插银衣、塑料花等饰物。

老年妇女上装多穿右衽上衣或无领交叉式上衣,下穿长及脚踝青素百褶裙,系围腰,围与裙长。老年妇女上装饰物一般为家织布或织贡尼。颜色喜尚青、蓝色。

有些地方的土家族服饰不断的借鉴贵州,湖南等地的苗族银饰以及苗族服饰进行改良。

所以人们经常把苗族服饰和土家族服饰混淆。

一般来说,土家族传统银饰没有苗族银饰的多,占不显眼的部分。

而且土家族服饰一般都以朴素见长,没有苗族服饰的花哨。

资料来源

百度搜狐微博

图片来源

百度搜狐

编辑

一颗石榴籽

石榴博物馆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semeia.com/wmpf/55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