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梅宝钗是个好姑娘

浙江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0785.html
宝钗是个好姑娘

作者:丁立梅

文章选自丁立梅作品《每一个四季,都是自己的人生》(作家出版社年5月出版)系丁立梅散文新作集,收录丁立梅全新创作散文余篇,以秋冬为序,在生活中的琐碎中发现美。

丁立梅文笔细腻,清新温婉;作品清新,意境隽永。在看似平淡寻常的小场景小事件中,传递着爱与感动。带你细品用音乐煮出的文字,用文字感怀温暖的人生。

又读完《红楼梦》,我想为宝钗说几句话。

很多人不喜欢薛宝钗,给她贴的标签是:虚伪,圆滑,有心计,城府深,八面玲珑。

我也曾相当不喜,认为她小小年纪,就四平八稳着,不可爱。

我们都偏爱黛玉一些。黛玉无父无母无兄无姐,这样的孤苦伶仃,就狠博了一大把同情。况她的身子,又是那般娇弱,玻璃做的人儿,风吹吹欲倒,这又给她,加了不少分。人都有保护欲,都喜欢弱小的。这也就罢了。偏她又才高八斗,又不爱走老祖宗定下的路,离经叛道得很,这很得一众叛逆少年的心。宝玉把她引为同类,就是这个缘由。谁的青春里,没有叛逆过?哪怕有一千条光明大道摆在面前,我们也要专挑那一条幽暗的小路走。

等长到一定年纪,落入凡尘中来,才知道,真正的生活,靠的是一针一线,一鼎一镬。也才渐渐体味到宝钗的好。这是颗珠宝啊,是千里挑一的好姑娘啊,谁家生了这样的姑娘,那才真叫福气满盈。

她健康。用珠圆玉润来形容她,一点不为过。宝玉有次把她比作杨贵妃,她很不乐意。其实,她恼的不是宝玉的比喻,而是恼着宝玉当着黛玉等一干人的面,这么说她,黛玉都捂着嘴在偷乐了。她也有她的小心眼,这是可爱了。

她孝顺,是薛姨妈的小棉袄。她有个极不成器的哥哥,薛姨妈三番五次,被这个儿子气得吐血,幸得有宝钗一旁陪伴劝慰。家里诸事人等,也是宝钗一一调停妥当。宝钗有次当着黛玉的面,伏在薛姨妈怀里撒娇,薛姨妈抚着她的头,叹向黛玉道:“你这姐姐,就和凤哥儿在老太太跟前一样,有了正经事就和她商量,没了事幸亏她开开我的心。我见了她这样,有多少愁不散的。”想她不过才十来岁一个女孩子,真是难得。

她有才华。诗书方面,不比黛玉读得少。作起诗来,有时跟黛玉难分伯仲,甚至有超越的。大观园一帮女孩子作柳絮诗,黛玉还是一贯的缠绵悲戚,湘云的情致妩媚,唯宝钗另辟蹊径,她说,“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无绊的东西,然依我的主意,偏要把它说好了,才不落套。”于是,有了一首《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湘云刚看前两句,就笑赞道:“好一个‘东风卷得均匀’!这一句就出人之上了。”待众人看完,都拍案叫绝,无不服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这里面暗藏着她的一颗闪闪发光的灵魂,她有气度,她豪爽豁达,不甘于沉沦。

她真是个矛盾体,一方面想挑战命运,一方面又恪守着传统。她远比黛玉要听话乖巧得多。这个听话,在我们今天看来,非常不好,我们用批封建的眼光,来批判她。可在她所处的那个年代,在她那样的出身,那就是社会通用的标准。一个正正经经标标准准的女孩子,又不好在哪里?社会进步了几百年,我们的评判标准也没高明到哪儿去。每个为人父母的,从孩子一出生起,就在着急,别输在起跑线上呀。假如家家都有个黛玉,弱不禁风也就算了,世道人情一点不通,家事物事万事不管,又不爱博取功名,理工科怕也是通不了,只爱弄些闲花弄月的小诗文,你说父母急不急?她将来靠什么来安身立命,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黛玉是有黛玉的好,才情高,心思纯,素朴纯良。这也是因她的特殊经历使然。她从小失母,后又失父,接受家庭教育极少。到了贾府里,贾家也只做到让她衣食无忧,并没有人真心待她,与她交心,跟她讲世道人情。宝玉待她好,好到如同待另一个自己,但这两个的好,是完全脱离世俗的好,到底是孤单无助的。所以,她倒是野生野长般的,全由着性子来了,又时时提防着这个世界对她的伤害。她看了《牡丹亭》《西厢记》等禁书,一次行酒令时,脱口说出其中的句子。宝钗留意到了,背着人时,对她有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只说得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服,只有答应“是”的一字。可见得,她多么缺少人关爱,自然也就没接受多少禁忌和世道人情。

宝钗呢,大不同,且看她对黛玉说的一番话,就可从中一窥她的成长经历:

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姐妹兄弟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蹋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我们都觉得宝钗说到最后,实在可厌,有腐败气息。可细细推想,在彼时彼地,宝钗的这番话,哪一句违背了常理?哪一句不是出自她的肺腑?她没有玩虚的,玩阴的,完全是发自真情,出自真心。

黛玉是何等样聪明玲珑之人?旁人轻易入不了她的法眼,但对宝钗,她后来交出了她的心,几乎是剖白了:

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姐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

如果宝钗果真是个有心计的姑娘,她大可不必善意提醒黛玉,跟黛玉说出那样一番真情实意的话来。让黛玉去当众出丑,这不正中下怀么!不要她出手,就让黛玉落下话柄,惹人指指点点,岂不更趁了心愿?黛玉后来一口一个“姐”地叫她,又拿她的娘,当自己的娘,很是享受了一段亲情时光。这皆拜宝钗所赐,是宝钗的大度、宽容和善良,焐暖了黛玉的心。

一个人再善于伪装,天长日久了,也会让人看出破绽来,然宝钗却无这样的破绽。退一万步说,纵使她是伪装的,然那与人无害,反倒让人受益,这样的伪装,又有何不好?香菱被薛蟠的新媳妇夏金桂不容,薛姨妈气恼之下,要卖掉香菱,是宝钗出手阻拦,让香菱跟了她。她对湘云,更是体贴到没话说。虽说湘云从小在贾母身边长大,然整个贾府,有谁替湘云想过,她跟着叔叔婶婶的不易?是宝钗,一次次送湘云温暖和慰藉。那么一个直性子的史大小姐,人前人后,对宝钗赞不绝口,说出这样一番掏心窝子的话:

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

对清贫困苦、自尊自爱的邢岫烟,宝钗竭尽所能相助,说出的话,句句暖到岫烟的心尖上:

你以后也不用白给那些人东西吃,他们尖刺让他们尖刺去,很听不过了,各人走开。倘或短了什么,你别存那小家儿女气,只管找我去。并不是作亲后方如此,你一来咱们就好的。便怕人闲话,你打发小丫头悄悄的和我说去就是了。

得知邢岫烟当了绵衣服,换了几吊盘缠,宝钗让小丫头把当票送来,说要悄悄去给她赎了回来,又在晚上,再悄悄给她送了去。一切都悄没声息无有痕迹,这种体谅体贴,该有怎样一颗七窍剔透心,才能做得到?她见邢岫烟佩了探春送的一个碧玉佩,笑着教导道:

但还有一句话你也要知道,这些妆饰原是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的闲妆?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这样来的,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所以我都自己该省的就省了……咱们如今比不得他们了,总要一色从实守分为主,不比他们才是。

“不比他们”!这话真叫人敬重。不自轻,亦不攀比,只泰然着自己的拥有,数点着自己的日子。

有人又尖刻地指出了,说宝钗这是生性冷淡。你看哪,她居住的屋子,就跟雪洞似的,几无摆设。她又不喜在头上插花呀绢的,胭脂俗粉,也与她无缘。吃个药,也叫“冷香丸”,整个一冰美人。我替宝钗叫冤了,她的审美情趣,哪是一般人能懂的?她喜欢的是删繁就简,那种洁净清澈,才真的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优雅呢。她手执团扇扑蝴蝶,且扑且喜,娇憨动人,又哪里是一个生性冷淡的女孩子能做得出来的?

宝钗的好,她的丫头最有发言权,当宝玉由衷感叹,“明儿不知哪一个有福的消受你们主子奴才两个呢。”莺儿就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这真是个令人浮想联翩的话题,宝钗到底还有哪些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曹雪芹没有告诉我们,他给我们留了个悬念。曲终人不见,江山数峰青。

宝钗的女红,也十分了得。在一帮红楼女儿里,如果要排排队的话,她的位置,应该很靠前。晴雯算顶尖的。湘云算一个,跟着叔叔婶婶过,不得自由,要帮着做活计。探春给宝玉做过鞋子。鞋子的做工如何,不得而知。黛玉嘛,是最不擅针线的,她也不爱这个,一年的工夫,也只勉强做了一个香袋儿。宝钗做针线活,在书里好几处都写到,描写得最生动的一处是,那日她去看挨打受伤后的宝玉,袭人正在给宝玉扎肚兜,扎的是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活计鲜亮得让宝钗惊叹不已,驻足一旁,看得痴过去。后来袭人出去,她不由自主拿起针,代袭人刺起来。这是黛姑娘不可能做到的。这样的宝姑娘,很有女人味,实在可爱。

宝钗对颜色的搭配,也自有她的眼光。她的丫头莺儿,在颜色搭配上,怕是受了她的影响。宝玉央莺儿打个汗巾络子,莺儿就问,“什么颜色的。”宝玉说,“大红的。”莺儿立即道:“大红的须是黑络子才好看,或是石青的才压的住颜色。”又道,“松花配桃红。”葱绿柳黄是她最爱的。至于花样儿,多得很,一柱香、朝天凳、象眼块、方胜、连环、梅花、柳叶。后来,宝钗建议宝玉,“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喜得宝玉拍手称是,又不知配什么颜色好。宝钗就说,“若用杂色断然使不得,大红又犯了色,黄的又不起眼,黑的又过暗。等我想个法儿:把那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络子,这才好看。”

这样的宝钗,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只是安排她嫁给宝玉,实在让人意难平,活活牺牲了一个好姑娘啊。她本该有她的花好月圆,做她的贤妻良母,在她的小家屋檐下,儿孙满堂,安享一生,不该落得个曲终人散的。

~欢迎点赞分享~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semeia.com/wmpf/58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