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衍增人文杂谈作品选辑二十七ldq

北京皮肤病医院哪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31228/4318829.html
“鸠艾山间”何处寻

——《香山翰墨》外篇之伍瑞隆篇

黄衍增

明代香山名士伍瑞隆(-,榄溪人)官至河南巡道时,明朝亡(年),清开元年,伍氏无心仕途,告病还乡,隐居于城南鸠艾二山间,号鸠艾山人,又称老种花农,以耕养种花渡过晚年。

我在编著《香山翰墨》时,就很想弄清鸠山和艾山的位置。这一者是想确认写准地点,二者更大的目的出于好奇心,想知道这位曾官居高位且以诗书画酒称著的前贤所择以隐居之地是什么环境。因为照常理推测,以伍氏的经历和学识,鸠艾二山间即使不求达于所谓风水之卜,也必定是林木苍翠、山清水明的清静之所。但一直到书出版时都未能弄清。

书出版后至目前,多年来我一直在跟进此事,反复查看了明清时的各本县志的城南地理文字资料和地图,均无二山的名称。又先后请教于南区、长命水、石鼓?、东区的文化人和这些地区的区志镇志村志编写者和老辈人士,甚至在这一带专门从事看山地风水的人士也问过,但均不知情。至于为什么没有了鸠山和艾山的称谓,谁也说不清,只能猜测为时隔太长,地名山名不时更改和合并称谓的缘故。

既然准确的位置无法确定,我还是有个想法,就是从伍氏隐居地“在城南大尖山附近”这点线索着手,探索一下这一带大约位置的地理环境和风貌,以求一个虚宽的答案。

大尖山以南是寿星塘,以东是平畴村庄,以西是石鼓?和长命水,都应不在此范围,唯有大尖山西北面的小群山和山村地带,亦即就是香山时称作小岭一带(现这一带已分属东区、南区和五桂山镇)。对于小岭的地理特点,香山县志载:小岭在县南二十里大尖山之北,与桂峯寺相距三里余,上为九折坡,外则重山相辑,远隔凡碌,旧有香林寺(今废)。

对此幽静山林地带,多位邑前贤吟下赞诵的诗章,清李孔昭《秋日游小岭》道“清秋秋色极寥廓,千峯万峯峭如削。九折纡盘磴道深,一迳松杉入崖壑。樛枝百尺走苍虬,晴入地底风雷薄。飞空瀑布挂当门,今古山间无锁錀。……”梁金震《小岭诗》曰“历尽盘纡复有山,林峦深处水潺潺。寺藏绝□嶒崚外,人立遥天缥缈间,花气尚萦岚气湿,松声仍和瀑声间。我来独踞诸峯上,吟眺沧溟踏月还。”;郑海《登小岭诗》有句“出谷云含一壑风,盘崖百折去初通。绿屏路挂行天上,阴涧泉飞响地中。孤磬渐浮千树杪,去幢犹隔一溪东。到来何用闻清梵,只此松声听不穷。”;杨节《九折磴诗》写道“九折峯腰路,沿廻曲曲深。天风飘蠔蝀,挂在青松林。绝壁耸千仞,行人共一心。上方今夜月,下界正浮沉。”

在前贤这些丽句中,不能看出小岭一带的“重山相辑”、“远隔凡碌”的地理风貌,正符合以上推测的伍氏隐居地的特点,说不定在那里的“重山”中就有当时称为鸠山和艾山的小山头。

伍氏在明瑟山川中隐居,种养自乐,不单偏爱种花赏花,同时作了大量吟咏各种花和以花抒情的诗作,可惜后来多已散佚,仅存部分。以下兹录二首为本文之补白。

其一:詈梅诗

海棠以韵胜,故古人谓之仙子。如梅花以格胜,即谓之仙子,谓之玉娥,谓之首阳之圣人可也。余尝有诗云:“梅花一种清绝味,上可穷天下穷地。世间俗子闻不得,只堪却入高人鼻。”又诗曰:“香中别有韵,清绝不知寒。”二诗皆得梅花之神者。戊戌十一二两月,卧病山中,庭前梅花方放,移床就之,则树上未脱之叶,连枝接梗,掩尽孤清本色矣。因于枕上成六绝以痛詈之。辄因论海棠而赘录于后。

梅花高格为孤清,谁遣寒香带叶生?似放玉娥煤土里,美人虽好不分明。

岁寒自有岁寒真,天地茫茫一点春。只为炎方损标格,美人虽好不精神。

青天寥落水悠悠,想见孤山独夜舟。底事却推陈叶满,美人虽好不风流。

惜花移枕卧花关,花气飘飘叶椀间。一树浓阴奈何汝,美人虽好不清闲。

月来风到似闻声,争锁深丛怨未清。一寸冰心憨却尽,美人虽好不聪明。

深闺翠幕影迟迟,暗里花魂欲断时。被著重裘歌舞去,美人虽好不腰肢。

自跋云:“己亥二月初二夜,夜色和暖,书于鸠艾山。”真迹册页,吹万楼藏。

其二:鸠艾山赋

雨痕初过绿生泥,睡起西窗意欲迷。一树紫薇风落尽,乱红堆地午莺啼。

各花争报各成秋,各色花光尽入楼。感谢西风远来意,早传新爽到心头。

谁教蝴蝶上花枝,花自多情学蝶飞。我向北窗眠一觉,与花同作蝶飞归。

红蓼花开红蓼沙,偶然移种入窗纱。秋风未到花先到,想到秋来花又花。

独岸亭亭秋海棠,秋来犹未见红妆。藕泉泉水芳如酒,为灌花魂作意香。

凭谁招得百花魂,毒雾连天草木昏。独有摩霄几群鹤,月明清唳到山门。

一声一声飞上天,天边佳气碧如烟。凭君说尽人间事,有客劳歌夜未眠。

山城无力养春风,春尽群花在梦中。好逐鹤声齐唤起,满城香艳入新丛。

小小金鱼五色鳞,往来无定为怜春。池边倒有千花影,鱼亦随花巧伴人。

山后山前五色禽,飞鸣处处是同心。并头花上连枝树,一队飞来一队寻。

春草无端五色花,佳人醉处日将斜。殷勤扑上双金凤,一路凭君带到家。

岭外轻寒节每迟,茲花九月早盈枝。思君便得君来赏,一盏新醪一首诗。

一自移居雩乐园,种花惟有菊花存。西风不趁登高节,留待君来照绿尊。

篱边花草亦知愁,十月才开九月秋。莫待深言此中事,餐英聊上白苹洲。

真迹立轴,吹万楼藏。自署云:“八十三鸠艾山老种花农”。

以上是对伍氏晚年隐居地风貌之推测,不作历史依据。伍瑞隆这位鸠艾山人在岭上吟成的“岭外轻寒节每迟”,以及“林静溪寒月早明,小窗夜领读书情。外人不识山中事,试听朝来扫石声”等诗句及其隐居地“鸠艾山间”留在了香山的历史上了。

 庚子()季春于若如斋

作者简介

  黄衍增,广东中山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第三、四、五届理事,中山市书法家协会第二、三、四届主席,现名誉主席,中山市五桂书法院名誉院长。

感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semeia.com/wmpf/70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