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古往今来情深义重文人皆心思感怀敏捷,触目所及常能吟咏成诗。举凡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的自然景色,喜怒哀乐人生际遇的生命景况等等皆是诗人抒发诗情的素材。
佛教典籍里的偈、颂、歌、诀,广义上说都是诗。自佛教传入中国其奥妙的佛法也影响了许多知识分子官僚士大夫及文学家们的思想、观念。比如东晋开始有王羲之等人含般若思想之“玄言诗”的流传,南朝谢灵运等人的山水诗之盛行。唐朝是佛教兴隆时期更是诗人辈出,两者相互辉映留下数不清的璀璨文学作品。比如诗人王维其字摩诘,即是取自佛教人物维摩诘居士之名,可见他和佛教的因缘。
而在众多依托自然景物表达佛教理念与精神作品中,就有不少与花相关的诗作,这里信手列举数首吧!
一,因看花而悟道或体悟无常、苦空真理的。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元·妙湛)
妙湛比丘尼为寻找春天穿着芒鞋四处去追寻而不见春。回来偶然看到园里的梅花绽放,恍然觉悟春天就在枝头上……这世间的人呢?不认识自己常常愚昧苦恼,向外四处追逐,只是空费草鞋钱。若认识自己本自具有的佛性,则不会心外求法,因为心外无我、心外无法、心外没有世界!
-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唐·法眼文益)
-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唐·法眼文益)
法眼禅师身着僧衣凝视美艳花朵,此中情趣自然和一般世俗人不同。此时他猛然醒悟自己头发已斑白,而花儿还是和去年一样鲜红。然娇艳的花朵总会随著朝露而滚落凋谢;浓郁的花香也会随著晚风而飘散消失。那么何必等到完全零落才知一切都如幻梦般空虚呢?此诗正是印证《金刚经》的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能花。(唐·白居易)
空,是宇宙真理,然而空之真理何在?好比花草树木栽在佛寺里,意思是象征真理就在寺院道场里。一般人常执著两边,不是有就是无,不是无就是有……其实依《华严经》解释: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如能悟得“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就不会在文字表面及有形的物质上执著,而能大小不二、净秽同体、圣凡皆然,无所谓烦恼或菩提了。
此类表现“无常悟道”之意的诗大把。比如:
-忆著当年未悟时,一声号角一声悲;如今枕上无闲梦,大小梅花一样香。(唐·太原孚上座)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唐·龙牙居遁)
二以花为喻来劝世或砥砺的。
如,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直饶热得人流汗,荷池莲蕊也芬芳。
梅为冬之花卉。越经寒冷霜雪摧逼香味就越沁人心。莲则在夏天开放越经酷热煎熬污泥浸泽而更加芬芳茂盛。说到人生百味杂陈,唯有经得起酸甜苦辣受得住荣辱得失,才能反败为胜转逆境为顺境。
-木樨盈树幻兼真,折赠家家拂俗尘;莫怪灵山留一笑,如来原是卖花人。(清·澄波)
木樨也就是桂花。花开满树枝,似幻也似真,摘下可供佛亦可摆在家里。其清香幽雅能抖落一身俗尘。当年佛陀拈花,迦叶微笑而继承了佛陀的正法,因此澄波禅师也幽默了一次说“如来原是卖花人”……作为俗尘的你我也应学习做一朵花,让人欣赏,给人芬芳、喜悦和希望。
-披毛戴角入廛来,优鉢罗花火里开;烦恼海中为雨露,无明山上作云雷。(唐·同安常察)
此诗之意说有菩萨悲愿的人,即使披毛戴角也要来世间。如优鉢罗花不惧身陷火焰里,在烦恼大海中为众生洒下甘露法水。在无明山上作云雷来震醒众生早日觉悟。身为修行人,就必须具有这种“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菩萨精神。
诗云: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也是善恶因果报应极为贴切的诗。
三:一般诗作,将佛法禅意涵盖在荣华尘世当中更是多不胜举,如唐朝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此首家喻户晓传诵千百年的小诗,禅学意境极为涵富。诗人在不经意中醒来,闻听外面吱吱喳喳鸟啼声,于是想起昨晚的风声雨声。那么枝头上的花被吹落多少呢?作者没有刻意寻芳,然却于不觉、自然心情下听到想到鸟声、风雨、落花。似有念又无念,似无念又有念;就是如此兀兀自然吧!
再说古往今诗人在悲欢离合时,常会对酒吟诗或对花吟诗,甚至以男女感情为喻传达自己的心意。禅师有时也会藉情诗来叙述他的体悟,如三宜明盂这首诗:
-一点私情奈得羞,也曾漏泄在君侯;相思正值春三月,花开花落总是愁。(明·三宜明盂)
一少妇想起闺房私情,不禁害羞起来,也曾把这份情悄悄透露给出门在外的丈夫。两地相思正是三月春天时节,不管花开花落,带来的都是无限的哀愁……“万法唯心造”!少妇看花开也愁,观花落也愁。其实都只是她心理的自我感知。
-一样花蹊一样红,千株桃李万株穠;何人识得春风面,五色芳菲处处逢。(清·远菴僼)
春天处处鲜花澜漫。千株万株桃树李树都一样芬芳浓艳,什么人能认识春风?而处处和缤纷多彩的鲜花相逢?所谓“江水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唯有敞开心怀,放下世俗名利、人我是非的束缚,才能与万物合为一体,而任运逍遥……
再随便举些与悟道相关的诗罗列如下:
映林映日一般红,吹落吹开总是风,可惜撷芳人不见,一时分付与游蜂。(宋·心闻昙贲)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唐·灵云志勤)
身在营中心出家,身披铠甲是袈裟,刀刀亲见弥陀佛,箭箭射中白莲花。(清.吴生)
伯劳西去雁东来,李白桃红岁岁开,万事无过随分好,人生何用苦安排。(竺庵大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唐.大梅法常)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宋.无门慧开)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明.憨山大师)
从征万里走风沙,南北东西总是家,落得胸中空索索,凝然心似白莲花。(元.耶律楚材)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宋.此庵守净)
和空和尚说:“自古诗情半个禅,以诗为禅,以禅为诗,无可无不可也”……同理同归,寓花于诗,以诗喻花。那么花与诗也别有一番深幽清远的禅意了……
#楚雪艺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