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食记我的食花记

在我46年的人生际涯中,鲜少有吃花的经历。孩提时爱吃姥姥腌制的韭菜花酱,翠绿的韭菜花酱配着白米粥是我儿时的最爱。但是从未想过韭菜花归属于花。少年时学过语文课本中的榆钱饭,自己也曾撸来吃,印象中不是很喜欢它淡雅的味道,也没有认识到榆钱就是榆树的花。工作后到了外地,当地人有吃洋槐花的传统,我也入乡随俗,做过几次洋槐花包子。绰过水的洋槐花加上五花肉和韭菜,再点缀上些许海米,蒸出来的大馅包子非常符合我的美食标准。这可以算是我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食花经历,在这之前,我从未意识到花也可以吃。

看到百家号上发布的“花食记”征文计划,我的心突然悸动起来。是啊,春天是花的季节啊,我的眼睛里洋溢着花的姿容,我的鼻中飘洒着花的芬芳,唯独欠缺口中对花的品味。我工作的城市是多花的。春天里,黄色的迎春,白色的玉兰,粉色的桃李,紫色的丁香,红色的粉梅……各色鲜花争香斗艳,按照各自的花期,你追我赶,竟相绽放,形成花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时下里,有的花已过花期,花瓣从枝头飘落,铺陈在街头、小径、地面上。与其让它们零落成泥碾作尘,倒不如让它们成为食材,融入到美食之中,最终变成人体的营养元素,为人体吸收和利用。

采集五色鲜花:两朵淡黄

白玉兰、紫玉兰、桃花、粉梅

色的白玉兰,两朵紫色的紫玉兰,一捧粉色的桃花,一把红色的粉梅,还有一小簇不知名的蓝色野花。将这五色花朵分别放入料理机中榨成汁,再分别用榨好的花汁和面。

四种鲜花汁活成的面团

与想象中不同,淡黄色的白玉兰榨出的汁呈现黄褐色,和出来的面是橘黄色的;紫色的紫玉兰榨成汁和出来的面是淡橘黄色的;桃花汁和出来的面带点土黄色;而粉梅花汁和成的面团则是淡淡的紫色。蓝色的无名小野花因为采集的数量少,榨出来的汁没有什么特别的颜色,被我舍弃了。

从四种鲜花汁和成的面团中各取一小块,按压成大小不同的剂子,再把剂子按照从下到上、从大到小的顺序叠放整齐,然后按压在一起,使它们形成一个大剂子,接着用手动压面机把这个大剂子压成薄薄的大面片,再把大面片改刀切成梯形或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这样鲜花汁馄饨皮就大功告成了。图片我没拍,大致说下成品吧。因为四种鲜花汁面团颜色相近,做出来的馄饨皮颜色层次不分明,总体上是橘黄色,所以包出来的馄饨也是橘黄色的。厨艺不好,请看客谅解。

鲜花汁面皮包出来的馄饨

虽然没有想象中的姹紫嫣红,但是最后煮出来的馄饨的味道还是不错的。为了对比,我特意包了同样馅料的白面皮馄饨。相对而言,鲜花汁馄饨口感更柔和,特别是带有一种淡淡的杏仁味。

也许人生亦是一样,五彩缤纷的旅程终究会归为平淡从容的驿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semeia.com/wmxj/110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