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6分钟。
本报记者
杨致东 哲学系级本科生
何琪乐 医学部公共教学部级本科生
赵兰昕 元培学院级本科生
时子涵 中国语言文学系级本科生
段敏萱 元培学院级本科生
陈宇珂 外国语学院级本科生
去年夏天,静园的黄狸花猫——狗子被人领养了。
它走的前几天,来和它告别的人在静园站成一圈。他们挨个抱了抱狗子,调侃自己“像几百个哭着嫁女儿的爹”。
“傻狗子,要记得你的两只小橘猫,记得你的草原,记得你叼走过的逗猫棒,记得你住过的每间屋子,记得你最喜欢的人形猫爬架,记得我们。”狗子走后,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级本科生顾谙在朋友圈里这样写道。
“要幸福啊。”
回家的路
中国语言文学系级本科生梁子嫣是北京大学流浪猫关爱协会(以下简称猫协)送养部的部长。送养部门的日常工作,就是为燕园里的流浪猫寻找领养家庭。
“首先要判定这只猫能不能送,我们只会送养‘亲近人类’的猫。”梁子嫣介绍。而判定的关键依据,则是猫咪行为专家杰克?森盖勒提出的标准:“能否触摸”。此外,部员们还会观察猫的小习惯,例如是否在夜里嚎叫、是否过于活泼好动、是否喜欢随意玩弄物件,据此来判定流浪猫适不适宜进入家庭。
确定了要送的猫后,部员们会在猫协微博、白殿疯病正常生长在哪里中科白癜风国庆感恩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