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众多奇花异草,你认识几种第五期

欢迎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别名:胡麻、脂麻、油麻

  科属:胡麻科胡麻属

  分布:原产印度,我国汉时引入,在我国栽培极广,历史悠久。

  简要介绍: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花期夏末秋初。是中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中国自古就有许多用芝麻和芝麻油制作的各色食品和美味佳肴。种子有黑白之分,黑者称黑芝麻,白者称为白芝麻。

、细叶萼距花(Cupheahyssopifolia)

  别名:细叶雪茄花、紫花满天星、紫萼距花、红丁香

  科属:千屈菜科萼距花属

  分布:原产墨西哥、瓜地马拉等中南美洲,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已引种栽培。

  简要介绍:直立小灌木,几乎全年都能见花,但夏季最盛。花色有紫色、淡紫色、白色、鲜红色。适于花丛、花坛边缘种植。

、小金雀(Cytisusspachianus)

  别名:金雀儿

  科属:豆科金雀儿属

  分布:原产欧洲,我国常见于栽培。

  简要介绍:灌木,花期4-7月。在我国常见的小金雀多是园艺杂交种。

、硬骨凌霄(Te   别名:南非凌霄、四季凌霄、驳骨软丝莲、红花倒水莲、七九藤、九爪龙、竹林标

  科属:紫葳科硬骨凌霄属

  分布:原产热带非洲、马达加斯加,我国华南和西南各地多有栽培。

  简要介绍:半藤状或近直立灌木,花期春季和秋季,在热带地区可全年开花。可入药,起散瘀消肿、通经利尿之功效。

、假马鞭(Stachytarphetajamaicensis)

  别名:假败酱、倒团蛇、玉龙鞭、大种马鞭草、大蓝草

  科属:马鞭草科假马鞭属

  分布:原产中南美洲,东南亚广泛有分布。我国主要产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南部。

  简要介绍:多年生粗壮草本或亚灌木,花期8~11月,果期9~12月。全草可药用,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之效。

、马鞭草(Verbenaofficinalis)

  别名:铁马鞭、马鞭子、马鞭稍、透骨草、蛤蟆裸、兔子草、粘身蓝被、土马鞭、风须草、蜻蜓草、蜻蜓饭、紫顶龙芽草、野荆芥、龙芽草、凤颈草、退血草、燕尾草

  科属:马鞭草科马鞭草属

  分布:产于秦岭以南各省及新疆,全世界的温带至热带地区均有分布。

  简要介绍: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花期6-8月,果期7-10月。全草供药用,有凉血、散瘀、通经、清热、解毒、止痒、驱虫、消胀的功效。

、柳叶马鞭草(Verbenabonariensis)

  别名:南美马鞭草、长茎马鞭草

  科属:马鞭草科马鞭草属

  分布:原产于南美洲,现我国多地引种栽培。

  简要介绍: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5-9月。小筒状花着生于花茎顶部,紫红色或淡紫色,叶为柳叶形,花莛虽高却不倒伏。

、穿心莲(Andrographispaniculata)

  别名:春莲秋柳、一见喜、榄核莲、苦胆草、金香草、金耳钩、印度草、苦草等

  科属:爵床科穿心莲属

  分布:原产南亚,我国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常见栽培,江苏、陕西亦有引种,澳大利亚也有栽培。

  简要介绍:一年生草本植物,花期8~9月,果期10月。药用植物,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作用。在中医药的五行学说中认为苦入心,而穿心莲只要你含入一小片它的叶子,马上可以感受到,那种刻骨铭心的苦,像是直入你的心中,故名穿心莲。

、箭根薯(Taccachantrieri)

  别名:老虎须、蒟蒻薯、老虎花、山大黄、大水田七、萄葫薯、大叶屈头鸡、黑蝙蝠花

  科属:蒟蒻薯科蒟蒻薯属

  分布:我国主要产于湖南南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西藏墨脱。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也有分布。

  简要介绍: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果期4-11月。黑色花瓣的植物颇为稀少,箭根薯便是极为少见的一种。花形独特,小苞片线形长长地下垂如虎须,所以此植物又常称为“老虎须”。可药用,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

、旱金莲(Tropaeolummajus)

  别名:旱荷、寒荷、金莲花、旱莲花、金钱莲、寒金莲、大红雀

  科属:旱金莲科旱金莲属

  分布:原产南美秘鲁、巴西等地。中国各地引种作为庭院或温室观赏植物。

  简要介绍:蔓生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南方可作多年生栽培,花期6-10月,果期7-11月。花色多为黄色、紫色、桔红色或杂色。可入药,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但不能多服,多服伤肾。

、希茉莉(Hameliapatens)

  别名:长隔木、长葛木、醉娇花、希美丽、希美莉

  科属:茜草科长隔木属

  分布:原产巴拉圭等拉丁美洲各国,我国南部和西南部有栽培。

  简要介绍:为多年生常绿灌木,花冠橙红色,冠管狭圆筒状。花期几乎全年,盛花期5—10月。

、头花蓼(Polygonumcapitatum)

  别名:石莽草、石辣蓼、小红藤、太阳草、满地红、火溜草、红花地丁、绣球草、惊风草、小铜草、小红草、草石椒

  科属:蓼科蓼属

  分布:产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印度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及越南也有分布。

  简要介绍: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6-9月,果期8-10月。猪最爱吃,为优良牧草之一。全草入药,治尿道感染、肾盂肾炎。

、银毛树(Tournefortiaargentea)

  别名:白水木、白水草、水草

  科属:紫草科砂引草属

  分布:分布于美国东南部沿海地区、中美、欧洲及温带地区、太平洋及印度洋岛屿,我国主要产于海南、西沙群岛及台湾。

  简要介绍:小乔木或灌木,花果期4-6月。由于绿色的叶子上长满了白色的绒毛,故名“银毛树”。生长的地方绝大多数是看得到海水的地方,所以也有“白水木”之称。

、赤苞花(Megaskepasmaerythrochlamys)

  别名:巴西红斗篷、巴西羽毛、红爵床、爵床胭脂

  科属:爵床科赤苞花属

  分布:原产于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苏里南和委内瑞拉的多雨的森林地带,我国华南、西南地区有引种栽培。

  简要介绍:常绿半木质化灌木,赤苞花苞片由深粉色到红紫色不等,二唇状的白色花冠通常早凋,但赤红色苞片花后宿存,可维持长达2个月左右而不脱落,层层迭起,颜色鲜艳,较花朵本身更具观赏价值。

、金苞花(Aphelandralutea)

  别名:黄虾花、珊瑚爵床、金包银、金苞虾衣花黄色皇后、黄金宝塔、艳苞花、花叶爵木

  科属:爵床科金苞花属

  分布: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可在温带地区栽培,现我国各地有栽培。

  简要介绍:常绿亚灌木,夏、秋季花开,顶生,花苞金黄色,花期持久,在15℃以上的环境中,每当新梢出现,顶端就会有新的花序,一年四季都可观赏。

、金鱼草(Antirrhinummajus)

  别名:龙头花、狮子花、龙口花、洋彩雀

  科属:玄参科金鱼草属

  分布: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在中国园林广为栽种。

  简要介绍: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花期2-6月。花色繁多,有白、淡红、深红、肉色、深黄、浅黄、黄橙等色。也有药用价值,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

、水翁(Cleistocalyxoperculatus)

  别名:水榕、水翁蒲桃、水香、酒翁

  科属:桃金娘科水翁属

  分布:我国主要产于广东、广西、海南及云南等省区。亦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大洋洲等地。

  简要介绍:乔木,花期5-6月。花类似于蒲桃的花,但小很多,绿白色,香味浓郁。浆果近球形,成熟时紫黑色,有斑点。花及叶供药用,含酚类及黄酮甙,治感冒;根可治黄疸性肝炎。

、垂筒花(Cyrtanthusmackenii)

  别名:曲管花

  科属:石蒜科垂筒花属

  分布:原产于南非,我国已引进栽培。可以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种植。

  简要介绍:多年生常绿球根植物,花期冬春,果期春季。花呈长筒状,略低垂,每个花枝着花8朵左右,有黄、橙红、白、粉红等色。

、柳穿鱼(Linariavulgaris)

  别名:姬金鱼草、小金鱼草、摩洛哥柳穿鱼

  科属:玄参科柳穿鱼属

  分布:原产欧亚大陆北部温带,我国各地广泛栽培。

  简要介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6~9月,果期8~10月。全草可药用,用于治风湿性心脏病。

、火炭母(Polygonumchinense)

  别名:赤地利、翅地利、火炭星、火炭藤、白饭草、白饭藤、信饭藤

  科属:蓼科蓼属

  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也有分布。

  简要介绍: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或淡红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根状茎供药用,有清热解毒、利湿消滞、凉血止痒、明目退翳的功效。

、梭鱼草(Pontederiacordata)

  别名:北美梭鱼草、海寿花

  科属:雨久花科梭鱼草属

  分布:原产南北美洲,我国大部分省区有分布。

  简要介绍:多年生挺水或湿生草本植物,花期5~10月。每条花穗上密密的簇拥着几十至上百朵蓝紫色圆形小花,上方两花瓣各有两个黄绿色斑点。是一种常见的水生观赏植物。

、刺桐(Erythrinavariegata)

  别名:海桐、山芙蓉、空桐树、木本象牙红

  科属:豆科刺桐属

  分布:原产热带亚洲,我国华南地区及四川栽培较广。

  简要介绍:落叶大乔木,花期3月,果期8月。是中国泉州、日本宫古岛市的市花。树叶、树皮和树根可入药,有解热和利尿的功效。

、鸡冠刺桐(Erythrinacrista-galli)

  别名:鸡冠豆、巴西刺桐、象牙红

  科属:豆科刺桐属

  分布:原产南美巴西,我国华南地区及台湾栽培较广。

  简要介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期约4~7月,花开时红色,且花期长,因状似鸡冠,故名“鸡冠刺桐”。

、大花茄(Solanumwrightii)

  别名:双色木番茄、鸳鸯木番茄、木番茄、木本番茄、洋酸茄、树番茄、鸡蛋果

  科属:茄科茄属

  分布:原产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巴西,现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我国华南地区有栽培。

  简要介绍: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花期5月,果期6月,热带地区,花期几乎全年。它的花,看上去有紫色和白色两种颜色的花,所以又名“双色木番茄”。其实,这是花朵不同成熟时期展现的颜色,是花冠由蓝紫色渐褪至近白色。

、旋花茄(Solanumspirale)

  别名:理肺散、、滴打稀、敷药、白条花、帕笠、山烟木

  科属:茄科茄属

  分布:我国主要产于云南、广西、湖南等地。也分布于印度,孟加拉,缅甸及越南。

  简要介绍:直立灌木,花期夏秋,果期冬春。全株药用,有清热解毒,利湿健胃之功效。云南傣族常采摘嫩叶作蔬食。

、珊瑚樱(Solanumpseudocapsicum)

  别名:冬珊瑚、红珊瑚,四季果、看果、吉庆果、珊瑚子、玉珊瑚、野辣茄、野海椒

  科属:茄科茄属

  分布:原产美洲热带,我国各地多有栽培,有时归化为野生种,多见于河北、陕西、四川、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等省区。

  简要介绍:常绿直立分枝小灌木,花期7~9月,果熟期11月至翌年2月。花白色且花型细小,没有观赏价值,但它的浆果球形,果色随季节由绿演变成红色,再到橙黄,常常是老果未落,新果又生,常用于盆栽观果花卉。

、鹤望兰(Strelitziareginae)

  别名:天堂鸟、极乐鸟花

  科属:芭蕉科鹤望兰属

  分布:原产非洲南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栽培,北方则为温室栽培。

  简要介绍: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在冬季。花蕊呈天蓝色,围在花蕊周围的花萼却是艳丽的橙黄色,而托在底部的包片又是镶有紫色花边的兰绿色,整个花形绽开在浓郁挺拔的绿叶中,颇似仙鹤昂首遥望之姿。

、大鹤望兰(Strelitzianicolai)

  别名:白花鹤望兰、白花天堂鸟、大天堂鸟、尼可拉鹤望兰、尼古拉鹤望兰、白鸟蕉、野芭蕉

  科属:芭蕉科鹤望兰属

  分布:原产非洲南部,我国华南地区、台湾等地有引种栽培。

  简要介绍: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株高可达8米,茎木质,丛生。花大,花形极似鹤望兰,花期一般在夏季5~7月,在华南地区栽培时,花期有时可从3月至10月。

、旅人蕉(Ravenalamadagascariensis)

  别名:旅人木、扁芭槿、扇芭蕉、水木、孔雀树

  科属:芭蕉科旅人蕉属

  分布: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我国华南、云南、台湾有栽培。

  简要介绍:常绿乔木状,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叶鞘呈杯状能贮存大量水液,其树液亦可饮用,供旱漠旅人提供紧急的水源,故而得名旅人蕉。

、长春花(Catharanthusroseus)

  别名:日日春、日日草、日日新、三万花、四时春、时钟花、雁来红、金盏草

  科属:夹竹桃科长春花属

  分布:原产非洲东部,现栽培于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栽培于华南、西南、中南及华东等省区。其中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栽培最为普遍。

  简要介绍: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状,花朵多,花期长,花势繁茂,从春到秋开花从不间断,所以有“日日春”之美名,热带地区花期几乎全年。长春花中含70多种生物碱,是一种防治癌症的天然良药。

白长春花

、三色堇(Violatricolor)

  别名:三色堇菜、猫儿脸、蝴蝶花、人面花、猫脸花、阳蝶花、鬼脸花

  科属:堇菜科堇菜属

  分布:原产欧洲北部,中国南北方栽培普遍。

  简要介绍: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4-7月,果期5-8月。常规的有三种颜色,很多变种也是中间黑或是深色,也有全黄。三色堇是欧洲常见的野花物种,也常栽培于公园中,是冰岛、波兰的国花。

、香堇菜(Violaodorata)

  别名:角堇、香堇、小三色堇

  科属:堇菜科堇菜属

  分布:原产于北欧,我国各大城市多有栽培。

  简要介绍:多年生草本植物,花色丰富,花瓣有红、白、黄、紫、蓝等颜色,常有花斑,有时上瓣和下瓣呈不同颜色。香堇菜和三色堇花形很相像,两者是同科、同属。香堇菜叶小,三色堇叶子大。另外,香堇菜和三色堇简易的分辨方法是看花的大小,香堇菜的花径约二公分至四公分;而三色堇的花小的有四公分,大的甚至到十一公分左右。

、假杜鹃(Barleriacristata)

  别名:蓝钟花、洋杜鹃、茗花、紫靛、草杜鹃

  科属:爵床科假杜鹃属

  分布:我国主要产于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省区。印度和印度洋一些岛屿也有分布。

  简要介绍:小灌木,花冠蓝紫色或白色,花期11-12月。有药用价值,有清肺化痰、止血截疟、祛风除湿、消肿止痛、透疹止痒之功效。

、红唇花(Justiciabrasiliana)

  科属:爵床科爵床属

  分布:原产巴西东部,在我国多生产出来作为盆栽。

  简要介绍:常绿蔓藤状半灌木植物,花期全年都有,开花时花朵粉红或桃红色,花瓣花唇裂开成三瓣,像似鸟尾。可惜的是红唇花没有艳丽的外表,加上它的花朵容易掉落,在花市上并不受欢迎。

、鸭嘴花(Justiciaadhatoda)

  别名:大驳骨、大驳骨消、牛舌兰、龙头草、大叶驳骨兰、大接骨、野靛叶、大还魂、鸭子花

  科属:爵床科爵床属

  分布: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我国海南及云南、广东,广西有自然分布,全国各地多有栽培。

  简要介绍:大灌木,花期春、夏,花冠唇形,白色,有紫色线条,全株有药用价值,有续筋接骨、祛风止痛、祛痰等功效。

、阳桃(Averrhoacarambola)

  别名:五敛子、杨桃、三廉子、五棱果、五稔、洋桃

  科属:酢浆草科阳桃属

  分布:原产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广泛种植于热带各地。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云南有栽培。

  简要介绍:乔木,花期4-12月,果期7-12月。花小,微香,花瓣背面淡紫红色,边缘色较淡,有时为粉红色或白色,果淡绿色或蜡黄色,有时带暗红色,成五角星形,有酸果、甜果两个品种。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但草酸含量过高,因此肾脏不好的人士不能多吃。

、光滑柳叶菜(Epilobiumamurensesubsp.cephalostigma)

  科属:柳叶菜科柳叶菜属

  分布:主要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日本、朝鲜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简要介绍:多年生草本植物,花较小,粉红色,花期7-9月,果期8-9月。

、东方紫金牛(Ardisiaelliptica)

  别名:兰屿紫金牛、兰屿树杞、春不老、山猪肉、万两金

  科属:紫金牛科紫金牛属

  分布:主要产于我国华南及台湾。日本的、马来西亚至菲律宾亦有分布。

  简要介绍:常绿灌木,花期3月~5月,花粉红色至白色,果红色至紫黑色。

、朱砂根(Ardisiacrenata)

  别名:大罗伞、平地木、红铜盘、硃砂根、八角金龙、金玉满堂、黄金万两、富贵籽、铁雨伞、红凉伞、百两金

  科属:紫金牛科紫金牛属

  分布:主要分布于我国西藏东南部至台湾,湖北至海南岛等地区,印度、缅甸经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至日本均有。

  简要介绍:常绿灌木,初夏开花,核果球形,初冬果转红色,鲜红泛光,挂果期长达10个月以上或更长,常年挂果经久不落。朱砂根为民间常用的中草药之一,根、叶可祛风除湿,散瘀止痛,通经活络,用于跌打风湿、消化不良、咽喉炎及月经不调等症。

、西瓜(Citrulluslanatus)

  别名:夏瓜、寒瓜、青门绿玉房

  科属:葫芦科西瓜属

  分布:我国各地栽培,其原种可能来自非洲,久已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金、元时始传入我国。

  简要介绍:一年生蔓生藤本植物,花果期夏季。品种甚多,外果皮、果肉及种子形式多样,为夏季之水果,果肉味甜,能降温去暑,种子含油,可作消遣食品,果皮药用,有清热、利尿、降血压之效。

、红花荷(Rhodoleiachampionii)

  别名:红苞木、吊钟王

  科属:金缕梅科红花荷属

  分布:原产于中国南部,广东中部及香港的有野生种。现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

  简要介绍:常绿乔木,每年12月下旬至第二年春3月开花,花深红色,花期较长,又能在春节前后开花,是理想的早春观花树种。过去,红花荷可谓“养在深闺无人知”,直到年,才首次在香港的山边被发现。

、马缨丹(Lantanacamara)

  别名:五色梅、五彩花、臭草、如意草、七变花

  科属:马鞭草科马缨丹属

  分布: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现在中国广东、海南、福建、台湾、广西等地均有栽培。世界热带地区均有分布。

  简要介绍:直立或蔓性的灌木,全年开花。花冠黄色或橙黄色,开花后不久转为深红色,根、叶、花作药用,有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祛风止痒之效。

、蔓马缨丹(Lantanamontevidensis)

  别名:铺地臭金凤、小叶马缨丹、紫马缨丹

  科属:马鞭草科马缨丹属

  分布:原产美洲热带,各热带地区均有栽培。

  简要介绍:直立或蔓性灌木,紫红色,花心各有一圈黄、白环,花期夏至秋季。核果球形,熟时紫黑色,肉质,光滑,少见结果。

、猩猩草(Euphorbiacyathophora)

  别名:老来娇、草本象牙红、草本一品红

  科属:大戟科大戟属

  分布:原产中南美洲,广泛栽培于我国大部分省区市。

  简要介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呈灌木状,花果期5-11月。小花顶生在苞片中央的杯状花序内,雌雄同株异花,雌花单生于花序的中央,雄花多数,均无花被。

、一品红(Euphorbiapulcherrima)

  别名:象牙红、老来娇、圣诞花、圣诞红、猩猩木

  科属:大戟科大戟属

  分布:原产中美洲,广泛栽培于热带和亚热带。中国绝大部分省区市均有栽培

  简要介绍:灌木状,花果期10至翌年4月。枝顶开花,花序下的叶子转为红色,下部的叶子仍为绿色。茎叶可入药,有消肿的功效,可治跌打损伤。

、细裂三桠苦(Evodiaridleyi)

  别名:鸡爪榕、三爪金龙

  科属:芸香科吴茱萸属

  分布:原产于东南亚,我国华南地区、台湾省有栽培。

  简要介绍:灌木,花期4-8月,小叶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不规则波状缘。成株会开花,小花淡绿色。

、紫花山柰(Kaempferiaelegans)

  别名:花叶山柰、美丽山柰

  科属:姜科山柰属

  分布:我国主要产于四川,广西广东有栽培,印度至马来半岛、菲律宾亦有分布。

  简要介绍:多年生草本,叶面有浅色斑纹,叶背带有紫红色晕。小花淡粉紫色,观赏期长。

、紫娇花(Tulbaghiaviolacea)

  别名:洋韭、洋韭菜、野蒜、非洲小百合

  科属:石蒜科紫娇花属

  分布:原产地为南非,我国多个省区有引种栽培。

  简要介绍: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期极长,几乎全年均能开花,外观除花色与中国的韭菜不同外,其余特征均与中国的韭菜相似,且该植物全株均有浓郁韭菜味,并可和中国韭菜一般食用,炒、凉拌、做汤等均可。

、诸葛菜(Orychophragmusviolaceus)

  别名:二月兰、二月蓝

  科属:十字花科诸葛菜属

  分布: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及华东地区,朝鲜也有分布。

  简要介绍: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花期4-5月,果期5-6月。因农历二月前后开始开蓝紫色花,故又称二月蓝,而民间常称之为二月兰。嫩茎叶可作为野菜食用。

、薏苡(Coixlacryma-jobi)

  别名:苡米、薏米、薏仁米、沟子米、药玉米、水玉米、晚念珠、六谷迷、石粟子

  科属:禾本科薏苡属

  分布:主要产于我国辽宁以南、西藏以西的湿润及半湿润区,分布于亚洲东南部与太平洋岛屿,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

  简要介绍:一年生粗壮草本植物,花果期6-12月。薏苡种仁是中国传统的食品资源之一,可做成粥、饭、各种面食供人们食用。尤其对老弱病者更为适宜,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美容养颜功能。

-----------------------------------------------------------------------------

★识别







































单吃中药白癜风能治愈吗
北京最有效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xtieguanyinc.com/wmxj/13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