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易西游216集五圣成真大结局

东方易象·原创出品各位朋友好,我是朱东方,非常高兴与大家《大易西游》,今天要讲的是《五圣成真》。

上回讲到太宗皇帝大宴三藏师徒,然后回宫,文武百官回宅,唐僧等回了洪福寺,只见寺僧磕头迎接。方进山门,众僧报道:“师父,这树头儿今早俱忽然向东。我们记得师父之言,遂出城来接,果然到了!”长老喜之不胜,遂入方丈。此时八戒也不嚷茶饭,也不弄喧头,行者、沙僧个个稳重。

次早,太宗升朝,对群臣言曰:“朕思御弟之功,至深至大,无以为酬。一夜无寐,口占几句俚谈,权表谢意,但未曾写出。”

叫:“中书官来,朕念与你,你一一写之。”然后说道:“盖闻二仪有象,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然天地包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象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

就这样太宗皇帝出口成章,一气呵成一篇宏论。从阴阳四时谈起,论述了自己对天地、社会、佛法的认识,还有对玄奘西行的意义给予高度的赞扬。可以看到,一个开明的君王对自然、社会、思想有着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对国家的治理,因为天时、地利、人和是高度统一的,正确的行为要有思想作为支撑。也因此,唐太宗的“文治武功”为中国封建王朝建立了一座高峰,开创了“贞观之治”时代,并为“开元盛世”提供了铺垫。

写毕,即召圣僧。此时长老已在朝门外候谢,闻宣急入。太宗传请上殿,将文字递与长老。三藏看后,谢恩奏道:“主公文辞高古,理趣渊微,但不知是何名目。”

太宗道:“朕夜口占,答谢御弟之意,名曰《圣教序》,不知好否。”长老叩头,称谢不已,两旁文武百官也齐声道贺,顶礼圣教御文,遍传内外。

这就是《圣教序》的由来,虽然有了演绎,但这才符合传统文化的“象”思维。思想的推动,一定要有方式方法,太宗的高度认可,就是巨大的推动力量,这也符合阴阳学说,代表思想的智慧与代表政权的国王这种结合,普度一切众生的愿力就展现出来了,这也是“圣教序”的作用。

太宗道:“御弟将真经演诵一番,何如?”长老道:“主公,若演真经,须寻佛地、宝殿才演诵。”太宗一听甚喜,即问当驾官:“长安城寺,有哪座寺院洁净?”班中闪上大学士萧瑀奏道:“城中有一雁塔寺洁净。”太宗即令众官:“把真经各虔捧几卷,同朕到雁塔寺,请御弟谈经去来。”

众官员遂捧着经,随太宗驾临寺中,搭起高台,铺设齐整。长老命令:“八戒沙僧牵龙马,理行囊,行者在我左右。”又向太宗道:“主公欲将真经传流天下,须当誉录副本,方可布散。原本还当珍藏,不可轻慢。”太宗又笑道:“御弟之言甚当!甚当!”

长老捧几卷登台,方欲讽诵,忽闻得香风缭绕,半空中有八大金刚现身高叫道:“诵经的,放下经卷,跟我回西天去也。”这底下行者三人,连白马平地而起,长老也将经卷丢下,也从台上起于九霄,相随腾空而去,慌得那太宗与众官望空下拜。

前面是唐僧拜见太宗皇帝,这次怎么变成了皇帝拜和尚了?还有玉皇大帝、如来到底谁大?太上老君该如何放?其实,用阴阳思维解读,一下就清晰多了,太极生两仪,玉帝、皇帝那是阳,就如行政长官,是领导者,而如来、太上老君则为阴,是思想之王。这个“拜”当然也是相对的,要因时、因地而变化。

却说八大金刚,驾香风,引着长老四众,连马五口,复转灵山,连去连来,适在八日之内。此时灵山诸神,都在佛前听讲。

八金刚引唐僧师徒进去,对如来道:“弟子前奉金旨,驾送圣僧等,已到唐国,将经交纳,今特缴旨。”如来遂叫唐僧等近前受职。

如来道:“圣僧,你前世原是我的二徒弟,名唤金蝉子。因为你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汝因大闹天宫,吾以甚深法力,压在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教,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猪悟能,你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帅,在蟠桃会上酗酒戏了仙娥,贬汝下界投胎,身如畜类,幸汝记爱人身,在福陵山云栈洞造孽,喜归大教,入吾沙门,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因你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

八戒闻言,口中嚷道:“他们都成佛,如何把我做个净坛使者?”如来道:“因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盖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教你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如何不好!沙悟净,汝本是卷帘大将,先因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贬汝下界,汝落于流沙河,伤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

各位朋友发现了吗?原来师徒四人都是犯过错误的,其实,我们的人生也如此。在过去、现在、未来的轨迹上,过去是不能改变的,改变的只有现在的自己。所谓如来的“二”徒弟,正是表达着我们凡人前进的一般思路,阴阳结合,从思想入手,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也能到达西天,获得正果。

又叫那白马:“汝本是西洋大海广晋龙王之子,因汝违逆父命,犯了不孝之罪,幸得皈身皈法,皈我沙门,每日家亏你驮负圣僧来西,又亏你驮负圣经去东,亦有功者,加升汝职正果,为八部天龙马。”

长老四众,都叩头谢恩。白马亦谢了恩,如来命揭谛引白马来到灵山后崖化龙池边,将马推入池中。一会,那马打个身,就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上长起金鳞,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池,盘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上。

孙行者却又对唐僧道:“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怎能还戴金箍儿,你还念什么《紧箍咒》儿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菩萨再去捉弄他人。唐僧道:“当时只为你难管,故以此法制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岂有还在你头上之理!你试摸摸看。”行者举手去摸一摸,果然没有了。

紧箍咒是什么?它是纪律的具体形式,其作用是控制过激与错误的思想行为,没有它就如同汽车的刹车,看似控制着速度,其实在保证着安全。这也是阴阳的逻辑,但悟空上天入地的“心”经过锻炼,已经完成了对立到统一的结合,有形的纪律对于智者自然失去了作用,换成孔子的语言:“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此时旃檀佛、斗战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都正果了本位,天龙马也已归真。诸众佛祖、菩萨、圣僧、罗汉、揭谛等,各山各洞的神仙、大神、丁甲、功曹、伽蓝、土地,一切得道的师仙,都来听讲,至此各归方位。你看那:灵鹫峰头聚霞彩,极乐世界集祥云。金龙稳卧,玉虎安然。乌兔任随来往,龟蛇凭汝盘旋。丹凤青鸾情爽爽,玄猿白鹿意怡怡。八节奇花,四时仙果。五色梅时开时结,万年桃时熟时新。大众合掌皈依,都念起了佛号。

什么是念?每一念就是一个当下,而每一个当下都是一次新生。在当下,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内心,发现了世界的真相,开启了新的人生之路。

这集是关于人生智慧的故事,小结一下:

第一,只有完成对自然、社会的认识,才能全面认识人生;

第二,正确的思想,会积极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第三,人的新生,从当下一个念头开始。

唐僧师徒圆满完成西天取经任务,其思想超越了时空与宗教,我们要用易的思维重新认识我与我的世界,探寻生命现实意义。也祝愿各位同道、朋友,活在当下,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至此,《大易西游》全部解读完毕。

一部经

一个人

一个世界

让我们一起学习

认识自然,洞悉社会,创造人生

...

东方易象,一起品味原汁原味的易朱东方老师

赞赏

人赞赏









































消除白癜风
白癜风能好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xtieguanyinc.com/wmxj/15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