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志斌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近日”“林四娘”“运河”“姑苏”“神京路远”等词汇的辨析,将书中的京师(贾府)定位在康熙年间的北京。北京影响了曹雪芹的生活、见闻,是塑造?红楼梦?审美和元素书写的重要城市,是?红楼梦?诞生的重要土壤。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人“有效证据”对?红楼梦?著作权问题及曹雪芹生平交游、旗人属性等相关信息进行考证解读,认为曹雪芹是唯一具有“有效证据”的?红楼梦?作者。
关键词 运河明书暗写作品元素有效证据著作权
?红楼梦?写及林如海任两淮盐政之前职位,书中称“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甲戌眉批”云:
官制半遵古名亦好。余最喜此等半有半无,半古半今,事之所无,理之必有,极玄极幻,荒唐不经之处。①
可见?红楼梦?中时代设置的特点。
?红楼梦?中小说时间设定超越实际时代,尤其是作者的生活时代,早已成为学界通识。但是,书中时间叙述并非真的时代“模糊”,如果细致考察文本,就会发现,小说在宣称描写超越、混乱时代特征的表面下,通过明书暗写,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因读者忽视小说中的隐写手段和细节暗示,以至无法体会作者的真实苦心。本文结合学界对曹雪芹所处时代、作品创作元素及写作环境等问题的考察,探讨?红楼梦?的著作权问题,并以此纪念新红学诞生百年。
一、?红楼梦?中的时间设置:清朝初年
?红楼梦?自称无时代可考,石头则称可以假借汉唐名号。但这些文字不过是作者借用传统绘画中常用烟云模糊的技术手段、用于小说写作而已。?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作者即借贾雨村论“正邪二赋”人物,谈及秉清明灵秀之气、残忍乖僻邪气搏击激荡各人物,“暗示”了小说发生的时代:
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②
唐伯虎(—)、祝枝山(-)皆为明中叶书画家,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门四子”。以“唐伯虎、祝枝山”为小说故事发生的“近日”,因传统文字对“近日”意义的使用,则?红楼梦?的故事发生时代上限为明朝中晚叶。而?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中青州、恒王、林四娘故事,则把小说限定到明末清初。
其实,乾隆时人就有明确的文字记录证明?红楼梦?作于乾隆初、为曹雪芹所作。乾隆三十三年(),宗室诗人爱新觉罗永忠(康熙十四子允禵之孙)因墨香(额尔赫宜,敦诚叔父)看到?红楼梦?,做?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姓曹?。③此诗是?红楼梦?最早传播时代、时人最直接记录曹雪芹作?红楼梦?的文献,是考证?红楼梦?作者问题最为直接、最为有力的证据。由该诗的写作时间和其中“可恨同时不相识”可知,永忠知道曹雪芹与他生活于同一时期。但?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有“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句,似乎曹雪芹为?红楼梦?的整理者,与永忠之曹雪芹作?红楼梦?的证言看似相悖。然而,甲戌本的眉批则云:“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狡猾之甚,后文如此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④,由此可知所谓“披阅增删”,不过是作者对自己著作权的“特别表述”而已。
“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还告诉读者,乾隆甲戌(乾隆十九年,),曹雪芹友人脂砚斋对?红楼梦?进行抄录,并在自己的本子上,进行“再评”。由乾隆十八年上溯十年,则?红楼梦?开笔在乾隆九年(甲子,)。
曹雪芹?红楼梦?的书写中还用“奴才”“打千儿”等清代独特词语的使用,透漏了诸多时代信息。“奴才”二字,首见于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云:
贾政看时,认得是宝玉的奶母之子,名唤李贵……李贵等一面弹衣服,一面说道:“哥儿可听见了不曾?可先要揭我们的皮呢!人家的奴才跟主子赚些好体面,我们这等奴才白陪挨打受骂的。从此后也可怜见些才好。”宝玉笑道:“好哥哥,你别委曲,我明儿请你。”
了解清代旗人风俗,就会对这段文字中的特有词汇如“哥儿”“奴才”以及文字中小主子与乳母之子的感情有所体会。
明末清初,建州女真崛起于辽沈区域,在阶级分化、战争过程中,不断形成依附于他人的阶层。因女真人的经济以渔猎为主,最初,这些依附者主要用于主人的家内服务,故称包衣阿哈、包衣(意思是“家内使用的”),后来也用于农庄经营,战争时,也用于作战、后勤。包衣称主人为主子,自称奴才。这一“旗人内部”的民俗性身份界定词汇,在清代是仅次于旗人(八旗人)与民人(非八旗人)的身份区别,也是旗人内部使用最广泛、常见的词汇。与此对应,是旗人男子最常用的“打千儿”礼。第九回中,贾政问跟宝玉的是谁?“只听外面答应了两声,早进来三四个大汉,打千儿请安。”⑤在?红楼梦?明清之际的大背景下,这些属于清代的独特词汇标志了故事的发生时间。
?红楼梦?中家内奴隶的另一个特点是,奴仆间的婚配与家生子的使用。如第七十二回?王熙凤恃强羞说病来旺妇倚势霸成亲?中,林之孝对贾琏称:“里头的姑娘也太多况且里头的女孩子们一半都太大了,也该配人的配人,成了房,岂不又孳生出人来?”⑥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也写道:“因又年近岁逼、诸务猬集不算外,又有林之孝开了一个人名单子来,共有八个二十五岁的单身小厮应该娶妻成房,等里面有该放的丫头们好求指配。”⑦所谓放出去、配人,也都是清代旗人贵族之家奴隶婚配的一般风俗。
包衣是主人的奴隶,非主人特恩许可,没有出旗为民的可能;为奴期间,包衣为主人工作,主人则要为包衣创建家庭,即在家内男女包衣中指定婚姻(最初是为了家内后世奴才的供应)——对于女性包衣来说,就称作“配人”“配小子”,并为奴才提供工作机会和饮食。配人或者还要考虑奴才间的自愿,指配则是主人直接将某人指婚给某人,往往出于一定的目的:曹雪芹的两个姑母都是康熙皇帝直接指婚给满蒙的王爷为嫡福晋的。
二、?红楼梦?中的空间设置
?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论及贾府没落,贾雨村说道:
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⑧
初读上述文字,似乎宁、荣二府在南京,但?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护官符”写明了贾府实际情况: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除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⑨
也即南京是宁、荣二府的原籍,建造有相当规模的府邸,这里住着贾府人家十二房,贾府其余的八房人家都在京师居住,为首的就是宁、荣二府的当家人贾珍、贾赦等。京师居住的“亲派八房”在南京也保留有房子,贾赦、贾政家的南京房屋,就是由贾母的大丫鬟鸳鸯的父母看着的。?红楼梦?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鸳鸯道:“……太太才说了,找我老子娘去。我看他南京找去!”平儿道:“你的父母都在南京看房子,没上来。”⑩
这些房屋,就是?红楼梦?第二回中,贾雨村在石头城见到的“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酷轩峻,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还都有蓊蔚洇润之气”那些的房屋、园林(金陵,早年为江苏省省会,故贾府京师女子称“金陵”是以籍贯而论)。
正因为贾府在北京,贾府又在南京有房子,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遭笞挞?中,宝玉挨打,史太君才令人去看轿、马,说“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
实际上,?红楼梦?中的京师不在南京,在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已有暗示。本回中,甄士隐欣赏贾雨村才分,鼓动贾雨村去京师考取功名,贾雨村叹“神京路远”。“神京路远”四字大有玄机,即可证明贾雨村口中的京师不在南京。因为,说此话时,甄士隐、贾雨村在苏州。如果京师指南京的话,从苏州到南京不过四百里,即便步行,也不过七天上下;若能搭船前往,则自苏州顺北上运河,过无锡,常州,至镇江,溯江而上,西行至南京。自苏州至南京,无论如何,也说不上“路远”。而自苏州到北京,路程两千三百里。以步行每日六十里计,连续不停,每日赶路,至少也要四十余天,才能到达。这才能说得上“神京路远”。
此回中,甄士隐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这里之所以说到“西上”,不是由苏州西上南京,而是由苏州入运河,沿长江西上,至扬州,复自扬州北上大运河,直入京师。
自苏州至北京,尤其是有女眷时,多以船行。明代灭元后,出于镇压元朝王气的考量,催毁元大都,在元大都南再建城市,将本位于元大都城南的积水潭圈入城市;加之,人口增加,白浮泉、玉泉山供水下降等原因,本来可以直接驶入京师的漕船只能开到通州,漕粮、货物、行人皆于通州张家湾卸下。其后,或者换小船,沿通惠河,至东便门入城;或换轿子、轿车、车辆,走陆路进京。
林黛玉、贾雨村去北京就是如此。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中,林黛玉、贾雨村乘船入京师,书中写道:“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有轿子,说明下船处不是通州张家湾,而是已离京师咫尺的东便门。因此,虽书中并未明写地点,但只要熟悉当时北京的历史、地理,即可知通州、张家湾、东便门皆在作者头脑、笔下。
曹家系旗人,往返京师南京,男人多以马而行。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初七日?曹頫奏谢继任江宁织造折?云:“奴才于二月初九日奏辞南下,于二月二十八日抵江宁省暑,省觐老母,传宣圣旨。”则用时二十天。至苏州,又得有一两天行程。而以运河北行,逆流行舟,速度本慢,加之,过淮河、黄河,过关待时,一般行程用时当倍于骑马,在一月上下。
清代,两淮巡盐御史于本年十月十三日接印办事,贾雨村到扬州,林如海方到任一月有余,也即十一月中。贾雨村旅店病倒将近一月,则其入林如海家当在十二月中旬。
?红楼梦?第二回写到:“看看又是一载的光阴”,贾敏逝世,林如海令黛玉守制读书,因黛玉哀痛过伤,连日不曾上学。贾雨村闲居无聊,风日晴和,饭后来闲步,遇到冷子兴,知道京师贾府情况;遇到李如圭,知道京师起复旧员,遂与林如海商量。林如海为其绍介,陪贾府来接黛玉船只入京。考虑自扬州入京师船行时间,考虑贾府接林黛玉入京当赶在年前,则书中写“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当是虚写,贾敏之离世当在九、十月间。
?红楼梦?第三回中写到因贾敏去世,贾母遣了男女船只来接,时因林黛玉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正逢贾雨村求起复事,林如海择月初二日,令林黛玉自扬州起船入京,则此“月初二”当系十一月初二。也即林黛玉至京师贾府时,已经在本年月底或十二月初了。
实际上,书中又有一个时间“暗写”。第三回,林黛玉往见王夫人、贾政。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此“斋戒”二字,当指朝廷冬至祭天大典前,皇帝并与祭官员的斋戒。冬至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八日,则本年冬至当在月底,是黛玉进京,船行紧急,故行程用二十五六天即达。
苏州、扬州、北京之间的来往时间,?红楼梦?还有其他相关“暗写”。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写薛蟠因被柳湘莲打,无脸见人,遂与十月十四随张德辉南下;第六十七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闻秘事凤姐讯家童?薛蟠回京,逢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事,其后,薛姨妈曾说:
再者,你妹妹才说,你也回家半个多月了,想货物也该发完了,同你去的伙计们,也该摆桌酒给他们道道乏才是。人家陪着你走了二三千里的路程,受了四五个月的辛苦,而且在路上又替你担了多少的惊怕沉重。”
此回又云,薛蟠给宝钗带来的诸多南方风物中“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的小像,与薛蟠毫无差错。宝钗见了,别的都不理论,倒是薛蟠的小像,拿着细细看了一看,又看看他哥哥,不禁笑起来了。”北京实际距离南京、苏州两千三百余里,来回四千余里,畜力行走,单程两个月,加上贸易耗时,往返用时四五个月。
因此,不管是从贾雨村“神京路远”,还是从林黛玉的“舟行入京”,从薛蟠的京师、苏州之行,?红楼梦?中的京师(也即贾府故事发生地)都是北京无疑。
三、曹雪芹家族江南生活与?红楼梦?中的隐写
?红楼梦?将故事的发生背景设置在北京,但却又不时写及南京的甄宝玉家族、贾府在南京的房产,此外,还明确写到苏州,林黛玉、妙玉、芳官儿皆为苏州人氏;林黛玉随父林如海至扬州,复从扬州进京;贾琏陪同黛玉南下扬州,办理林如海丧事,并安葬于苏州祖茔等事。
?红楼梦?的作者何以要做如此特别的“江南”表述呢?这是因为,江南的这些地方都与作者曾经的生活密切相关。
墨香的侄子敦诚、敦敏系曹雪芹好友。乾隆二十二年(),敦诚在喜峰口作?寄怀曹雪芹霑?,其中有“扬州旧梦久已觉”句,自注云:“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先祖,称已故的祖父。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先祖之言行卓卓,幸遇而得铭。”虽然学界对曹雪芹随其祖父曹寅织造之任的解释不同,但在曹雪芹为织造曹寅之孙这一点上却无分歧。
曹寅系康熙年间的闻人,是著名的诗人、戏曲家、藏书家、刻书家,与大词人纳兰性德、著名画家张见阳交好,曾四度担任两淮巡盐御史(清人曾指,?红楼梦?中林黛玉之父两淮巡盐林如海即隐写曹寅)、与妻兄李煦(同为正白旗包衣人,被皇帝指定与曹寅轮管十年两淮巡盐,因康熙五十一年曹寅逝世、曹李两家亏空未清,李煦八任巡盐)共同主持四次接待南巡的康熙皇帝。也正是因为接驾有功,曹寅的两个女儿都破例被皇帝直接指婚给满洲王爷为嫡福晋(长女嫁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平郡王纳尔苏)。家族的荣耀在?红楼梦?中有相应的反映。“甲戌本”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的回前,有“借省亲事写南巡,出脱心中多少忆昔感今”的感慨。实则,不仅元妃省亲是隐写康熙南巡,书中贾政与元春的对话也隐写了曹家的历史。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贾政亦含泪启道:‘臣,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庚辰本侧批云:“此语犹在耳。”说明此话是曹寅在得知女儿被皇帝指婚给王爷为嫡福晋时的对答。雍正元年()正月,苏州李家抄家返京;雍正六年正月,江宁曹家革职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返京。?红楼梦?第一回中,茫茫大士指着甄英莲道:“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甲戌本侧批云:“前后一样,不直云前而云后,是讳知者。”说明作者此处称“元宵后”三字,是为了避免了解当年家族历史之人的过分感慨。
“新红学”诞生以来,学界对?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族、生平的众多考察,尤其是李玄伯、徐恭时、冯其庸等先贤的考察,使我们了解,曹雪芹的祖母(曹寅之妻)为康熙皇帝首任畅春园总管、苏州织造李煦族妹,曹雪芹江南生活时,常至苏州(康熙五十四年至康熙六十一年),李煦、李煦之子戏曲爱好者李鼎、拙政园的一部分为李煦别墅等——道光年间,苏州人即对费丹旭称,拙政园为李煦别墅,曹雪芹曾经居住,并成为?红楼梦?大观园元素,对曹雪芹的生活都有程度不一的影响。
通过对曹家、李家档案的发现与解析,我们知道曹雪芹的幼年是在舅爷李煦、祖母李氏、母亲马氏、叔叔曹頫等人的共同影响下成长的,他们的所见所闻、他们对曹雪芹的讲述、他们对曹雪芹的教导(曹家的家学为程朱理学,曹寅晚年好禅宗,李煦则好道家)都对曹雪芹的江南生涯予以造就,成为曹雪芹脑海中虽不甚清晰丰厚,却挥之不去的底色。
这就是?红楼梦?中故事发生在北京,小说却不时叙述及江南诸地的根本原因。
社会上不时兴起?红楼梦?非曹雪芹所著的种种说法。这些说法影响大小各异,从考证角度来说,都存在最基本的问题:各说都没有哪怕一条直接的时代文献证据,各说都不解或有意忽略“新红学”诞生以来学界对曹雪芹的家庭、生平、见闻的前沿研究。在忽略以上两个基础上,各说都不解或有意忽略,?红楼梦?中文本中对“北京”“江南”及清代元素隐写原因涉及的作者、家族与时代辨析。
四、京师旗人与曹雪芹的生活
“新红学”百年来,经过学界的不断努力,有关曹家的资料、有关作者的资料被不断发掘出来,研究者对作者的社会属性、生活环境、生平交游、文物、学养等诸多信息的了解已经越来越细致。
众所周知,曹家属于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人。内务府包衣人是清代极为特殊的一个阶层,他们属于上三旗(皇帝直领的正黄、镶黄、正白三旗)满洲都统与内务府并管,旗籍上属于满洲旗,虽然,法律上,是皇帝的奴隶,地位至贱,但享受的权利却与满洲人一样,而在血统上则因入旗情况不同,有满、蒙、汉、朝、俄等诸多分别。
清代,实行旗民分治(民,指未入八旗的普通人)。京师中,旗人住北城、非旗人(民人)则住南城。作为皇帝内务府的包衣人,曹家本住景山一带(内务府相应衙门位于西华门、北长街一带)。康雍时代,八旗待遇较高、社会承平,人口快速繁衍,供旗人居住的北城越发拥挤,清政府一面在北城空闲地方修建房屋,一面在北城城墙东、西各门内、外修建旗营。这就是曹家返京以后,皇帝未让曹家入住北城,而将曹家在崇文门蒜市口、鲜鱼口一带十七间半房屋返还、供其居住的原因。在这里,随曹家人生活的,还有朝廷特许返还的六个曹家仆人。
为保证旗人的战斗力,清廷严格控制内城(北城)商业、娱乐的发展(鼓楼大街一带商业比较繁华),而前三门(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以南地区商贾云集,是北京商业最为繁华之地。商业、市井、文化(宣武一带,各省县会馆林立,官僚、士子云集,促进了琉璃厂一带书肆的繁荣)即是曹雪芹京师生活的基础环境。?红楼梦?中的柳湘莲是北城没落世家子弟的形象;而醉金刚倪二则是典型的南城混混代表。
作为旗人,不管是否当差,都有口粮银,只是数量多寡不同而已;曹家曾大量转移家产,曹雪芹的生活不会是穷困潦倒的。李文藻?南涧文集?卷上?琉璃厂书肆记?记载:“乾隆己丑五月二十三日,予以谒选至京师暇则步入琉璃厂观书夏间从内城买书数十部,每部有‘楝亭曹印’,其上又有‘长白敷槎氏堇斋昌龄图书记’,盖本曹氏而归于昌龄者。”当下,这些书籍在拍卖市场还能偶尔出现。没有古籍善本已经转移,金银细软却不转移的道理。自然也就没有巨额财产转移,曹家人生活拮据的结果。至于曹頫数百两白银款项始终没有补全,颇疑系交过一定数量、曹頫释放回家后,曹家拖延所致。
清代,旗民不通婚。除顺治、光绪朝曾一度法律允许旗民通婚外(道光后偶有个例外,如完颜麟庆之父娶母亲恽珠),八旗人民在各旗之间联姻,使得八旗之间多有亲友关系。正如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晤双亲芳心惊噩梦完大事矢志却尘缘?所说的:“咱们八旗,论起来,非亲即友。”曹雪芹的社会交往最频繁的主体,就是旗人阶层。
曹雪芹与旗人上层的交往也不可忽视,他的两个姑父都是康熙皇帝指婚的王爷,大姑爷平郡王纳尔苏与礼亲王、顺承郡王同为八大铁帽子王,同出代善一支(大姑父平王纳尔苏王府在西单,今尚存;曹寅曾为二姑爷在东华门外购置房产);曹雪芹的姑祖傅鼐(满洲镶白旗人,富察氏,字阁峰。雍正间任盛京户部侍郎,授参赞大臣,击噶尔丹策零有功。乾隆初官至刑部尚书、正蓝旗满洲都统)更是深受雍正、乾隆两代皇帝重用。傅鼐之子昌龄系雍正朝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是清前期最著名的藏书家。不仅如此,雍正、乾隆两朝,影响最大的庄亲王允禄,其母密妃王氏(?惠爱录?称其为苏州机户之女)很可能冒李煦嫡母内务府王氏家族身份入宫(汤右曾作?赠两淮巡鹾?,赠李煦,称:“琰琬韫已辉,椒房香可纫。”王氏之母死,亦由李煦代奏)。
曹寅一支虽然衰落,但曹宜、曹颀仍在朝廷当差,京师诸多亲戚仍在官场,甚至身居重要位置:李煦三弟李炘曾任銮仪卫治仪正、奉宸院员外郎等职,五弟李炆后任畅春园总管。在这种形势下,曹雪芹回京之初,住蒜市口、鲜鱼口一带,这里是他的生活空间;但因为亲友、交往、当差之类的原因,北城旗人区、王府也是他重要的活动区域。
曹雪芹晚年移居京西,学界共知,因其友人敦诚、敦敏、张宜泉等俱有访问、游览之诗。
惟曹雪芹何时移居西山、居住哪里,却有争议。或者以为,曹雪芹乾隆二十年后移居京西,因为敦诚、敦敏等友人诗写及曹雪芹是在乾隆二十年以后。但这个逻辑并不成立,按照吴恩裕先生对敦诚?寄怀曹雪芹霑?“当年虎门数晨夕”之“虎门”指右翼宗学的理解,乾隆九年(),十六岁的敦敏、十一岁的敦诚入右翼宗学读书,至乾隆二十年(),离开宗学,协助父亲管理山海关税务,则曹雪芹、敦氏兄弟相识在乾隆十四年()前后。此外,雍正十一年(),发生了老平王纳尔苏、第三子福靖、平郡王福彭敲诈继曹家为江宁织造的隋赫德案(雍正六年,曹家抄家,房、地赐予继任织造隋赫德,隋赫德革职,将房、地出售)。在隋赫德和其子富璋的供词中出现了“后来我想,小阿哥是原任织造曹寅的女儿所生之子”“从前,曹家人往老平郡王家行走”的信息。清代,“行走”二字,基本上等同“当差”。按其人与平王府的关系,似乎非曹雪芹莫属(纳尔苏薨于乾隆五年,福彭薨于乾隆十三年,曹雪芹姑母曹氏此时尚存)。案发后,除隋赫德发往西北军台效力,其他人等皆未“获罪”。此等极不寻常、不符合雍正皇帝行事的处置方式,自然是在拉拢即将派往西北与准噶尔作战的定边大将军福彭。
香山正白旗三十九号院西墙上友人赠曹雪芹对联“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此而散世间多”,“书体”被张伯驹定为“乾隆时代无疑”。近年研究,则证明其笔迹与“题芹溪处士”款书箱盖后“五行书目”(乾隆时代文物)、?南鹞北鸢考工志?曹霑自序“双钩”、贵州博物馆藏乾隆间?种芹人曹霑画册?书法一致,那么,正白旗三十九号院西墙上之“丙寅”落款即当为乾隆十一年()。此房屋建制为标准旗营房屋,以曹雪芹内务府人的身份来说,彼时,只有康熙间香山行宫、雍正末怡王府大修十方普觉寺事情与其身份相关。乾隆初,福彭任职协办总理事务处。大概这一时期,曹雪芹回京。
这些特殊的人文、自然环境使得曹雪芹的生活、教育、交游、见闻大不同于普通民人,也不同于大多数普通旗人,使得?红楼梦?写作具备了融合京师内外见闻的诸多特别之处。
五、曹雪芹的京师见闻与?红楼梦?创作
?红楼梦?中,写有北京特点事物不少。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云:
一时,史湘云来了,穿着贾母与他的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头上带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尚烧昭君套,又围着大貂鼠风领。黛玉先笑道:“你们瞧瞧,孙行者来了。他一般的也拿着雪褂子,故意装出个小骚达子来。”湘云笑道:“你们瞧我里头打扮的。”一面说,一面脱了褂子。只见他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褃小袖、掩衿银鼠短袄,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装缎、狐肷褶子,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脚下也穿着麀皮小靴,越显的蜂腰猿背,鹤势螂形。众人都笑道:“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
民国以来,以蒙古为鞑子,而满蒙联姻,雪芹使黛玉称湘云为“骚达子”,有人以为,这种写法有讽刺满人之意。甚至,近年仍有如此主张者。但是,根据吕朋林?“骚达子”释源?、何新华??红楼梦?骚达子词义考析?的考察,“骚达子”系俄文“步兵”之意。又据陈鹏?清代前期俄罗斯佐领探赜?一文,康熙朝,自尼布楚等处迁移至京之俄罗斯人编为俄罗斯佐领,住北京东直门罗家胡同。以俄罗斯人衣着、装扮,与此处“蜂腰猿背,鹤势螂形”对看,可以想象史湘云衣着的贴身,显示身材
曲线,并林黛玉称之“骚达子”,而湘云欢喜、不恼怒的原因——以骚达子为蒙古人者,自然忽略此事。?红楼梦?中,对骚达子一词的使用和对湘云形态的描写,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京师的活动区域与见闻,更反映了作者善于捕捉和使用特别元素的高超能力。又,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忙命他改妆,又命将周围的短发剃了去,露出碧青头皮来,当中分大顶……又说:“芳官之名不好,竟改了男名才别致。”……芳官笑道:“……咱家现有几家土番,你就说我是个小土番儿。况且人人说我打联垂好看,你想这话可妙?”
清代,称西南少数部族为苗,称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交界地区部族为番。?平定两金川方略?载:“赞拉、绰斯甲布、布拉克底、巴旺、瓦斯等处,其男妇俱跣足披发、步行山,官书称为甲垄部,各土司民人俱呼之为‘土番’。”所谓“甲垄部”,就是嘉绒部,也就是生活在四川西北的嘉绒藏族。因四川西北大金川(今四川阿坝州大金川县)土司攻击清政府驿站,乾隆十二年(),清政府发兵攻打大金川;次年,乾隆皇帝以北京西郊金山训练飞虎云梯兵,并分批派往四川。大金川因后勤供应不足,而乞降;十四年,自前线返京的飞虎云梯兵,奉命驻扎于万安山、香山、寿安山、金山一带,名健锐营,以金川俘虏居万安山法海寺山麓,名番子营,隶健锐营正白旗。
终曹雪芹一生,并未远到川西北,他笔下的“土番”形象,自然是来自距离香山正白旗不远、生活在万安山上的金川“番子”。或云,清代以前,亦称西藏等处为番,故此“土番”未必指万安山“番子营”之“番子”。那么,曹雪芹难道舍身边熟悉事物不写,而以历史记载事物为元素入书吗?金川土番来京是在乾隆十四年。此时,已是?红楼梦?创作的晚期。因此,土番来京的史实和土番入书的描写,对了解?红楼梦?作者的活动、见闻、?红楼梦?的创作与修改节奏都有相应的价值。贾宝玉称芳官儿为“耶律雄奴”:
“雄奴”二音又与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况且这两种人自尧舜时便为中华之患,晋唐诸朝深受其害。幸得咱们有福,生在当今之世,大舜之正裔,圣虞之功德仁孝,赫赫格天,同天地日月亿兆不朽,所以凡历朝中跳猖獗之小丑,到了如今竟不用一干一戈,皆天使其拱手俛头缘远来降。
有人认为,匈奴、契丹与蒙古同出,奚落匈奴、契丹即是奚落蒙古。实际上蒙古草原部族众多,往往旋起旋灭,一部族强时,其他部族皆为其属,待强势部族衰弱,则即为他部族所灭。科学意义上的人种血统一致与文化上的部族、政权认同完全没有关系。匈奴出战国、秦汉,其后,入中原、西走中亚,与后出之蒙古没有干系自不必论;契丹为女真所灭,一部西走,余者为女真战败同化,与后起之蒙古也没有任何关系。况且,蒙古人从未在文化和血统上自认为匈奴、契丹之后,满人也从未有如此认知,如何能以今人观点称曹雪芹奚落匈奴、契丹,即是奚落清朝的蒙古人呢?这些联想多是因为对清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不满所致,说到底,是狭隘的大汉族主义罢了。
?红楼梦?中,贾府生活习俗多系对京师的描写,如以马为骑,多食奶制品,多穿着毛皮,多食东北一带野味等。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乌进孝进贡单中的大鹿、獐子、狍子、汤猪、野羊、熊掌、鹿筋、各种江鱼等多为东北地区特产进贡皇家物品,尤其是体长三四米、体重一两千斤的“鲟鳇鱼二个”(出黑龙江、松花江一带)。
清政府入关后,为不忘祖先,并保证皇家使用、祭祀使用,于今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旧城(今旧街)设打牲乌拉总管衙门,隶内务府下,管理东北东部地区特产供应——康熙四十三年(),衙门迁今乌拉街满族镇。乌进孝自称“今年雪大,外头都是四五尺深的雪,前日忽然一暖一化,路上竟难走的很,耽搁了几日。虽走了一个月零两日”,现实的来源即当为打牲乌拉衙门送贡入京之事。至于曹雪芹何以了解这些东北特产,途径有三:王府在打牲乌拉进贡物品中占有相应份额、皇帝对高级别达官显贵的年节赏赐、内务府拣选之外物资的市场出售。嘉庆时人得硕亭?草珠一串?云:“关东货始到京城,各处全开狍鹿棚。鹿尾鳇鱼风味别,发祥水土想陪京。”
作为与王府结亲、与达官显贵结亲的内务府曹雪芹家族而言,接触到这些东北来京特产并不困难,将其写入贾府的生活也自然是正常的。
乌进孝进贡单中有“御田胭脂米”一项,此名大有特别含义。红稻米出河北玉田县,经康熙皇帝在中南海勤政殿西北丰泽园反复种植,选育出早熟高产稻米,赐名“御稻米”。?康熙璣瑕格物篇?云:“高出众稻之上,以米色微红而粒长,气香而味腴,以其生自苑田,故名‘御稻米’。”特别强调“苑田”。“御稻米”后曾在避暑山庄、苏州、南京、江西等地推广,各地种植面积不一,海淀玉泉山、青龙桥一带是清政府稻田厂所在地,大面积种植各种水稻,其中即有御稻米。?红楼梦?中,贾母并诸小姐食用的红稻米,乌进孝进贡的“御田胭脂稻”,即康熙“御稻米”的文学描写。
大观园中,李纨居所稻香村即有大面积的稻田。?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中,林黛玉形容稻香村情形云:“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清代,园林中大面积种植水稻,只出现在北京海淀的畅春园、圆明园、清漪园(光绪后改颐和园)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传统园林讲求选址自然、造景自然,故园林中营造有大面积的稻田、菜圃、果园等,而这些是城内皇家园林或其他私家园林不可能具备的特点。
?红楼梦?中写及京师特产还有黛石、胡斯赖。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黛石出北京西山地区,产区有二,一在曹雪芹生活之寿安山前后:山前樱桃沟、山后温泉画眉山。?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六?郊埛西十六?引?帝京景物略?:“画眉山,在西堂村之北,产石,黑色浮质而腻理,入金宫为眉石。山北十里有温泉出焉。”清代著名词人顾太清与丈夫奕绘曾至此游览,作?三月晦,同夫子由黑龙潭至大觉寺,路经画眉山?,云:“指点黑龙潭对面,一痕蛾绿画眉山”;一在京西门头沟斋堂。?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五十?物产?引?燕山丛录?:“宛平西斋堂村产石,黑色而性不坚,磨之如墨,金时,宫人多以画眉,名曰眉石,亦曰黛石。”
?红楼梦?人物名称常使用谐音,以表达作者对人物的褒贬,如贾府清客詹光、吴新登、程日兴、单聘人等,谐“沾光”“无星戥”“成日兴”“善骗人”等,唯有一清客名胡斯赖,却似无解。
香山地区百姓言,香山大洼一带出一种槟子与苹果的嫁接种,外表好看,口感特差,名胡斯赖。又,乾隆初叶,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五月“时品”载:“杏质而李核者,为胡撕赖、蜜淋禽。”以前解,胡斯赖形容其人无真实才能;以后解,胡斯赖指其人表里不一。
众所周知,曹雪芹的两个姑妈被康熙皇帝指婚给王爷为嫡福晋,其长姑母至乾隆十三年仍然在世,其长子平郡王福彭受康雍乾三代皇帝重视,曾参与勒索隋赫德案,曹雪芹又曾在平王府当差,因此,平郡王府对曹雪芹、对?红楼梦?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清史专家戴逸、名红学家胡文彬都曾有专文,推测福彭当为?红楼梦?中北静王水溶的原型。
水溶是?红楼梦?中贾宝玉喜好交往的少数非亲属男性之一。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中写他们相见时礼仪:
现今北静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性情谦和。近闻宁国公冢孙媳告殂,因想当日彼此祖父相与之情,同难同荣,未以异姓相视,因此不以王位自居,上日也曾探丧上祭,如今又设路祭,命麾下的各官在此伺候。自己五更入朝,公事一毕,便换了素服,坐大轿鸣锣张伞而来,至棚前落轿。手下各官两旁拥侍,军民人众不得往还。
一时,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早有宁府开路传事人看见,连忙回去报与贾珍。贾珍急命前面驻扎,同贾赦、贾政三人连忙迎来,以国礼相见。水溶在轿内欠身含笑答礼,仍以世交称呼接待,并不妄自尊大。贾珍道:“犬妇之丧,累蒙郡驾下临,荫生辈何以克当。”水溶笑道:“世交之谊,何出此言。”遂回头命长府官主祭代奠。贾赦等一旁还礼毕,复身又来谢恩。
而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中北静王对贾宝玉的教导,尤其值得注意:
水溶又道:“只是一件,令郎如是资质,想老太夫人、夫人辈自然钟爱极矣;但吾辈后生,甚不宜钟溺,钟溺则未免荒失学业。昔小王曾蹈此辙,想令郎亦未必不如是也。若令郎在家难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是以寒第高人颇聚。令郎常去谈会谈会,则学问可以日进矣。”
凡熟悉?红楼梦?者,都知道贾宝玉素恶男子教导所谓学问、上进之事,史湘云、薛宝钗与之素来亲厚,因偶然言及此等,贾宝玉即能登时翻脸,而对水溶之言,贾宝玉不以为非,且后不时到王府活动,水溶也先后赠给宝玉皇上钦赐鹡鸰香念珠一串、精工制作蓑衣斗笠,甚至按照其落草衔来宝玉样式、仿造一玉,给他玩耍。贾宝玉何以不厌水溶呢?水溶容貌秀美、举止风流自然是重要原因,与水溶所寄托的人物原型,或者也有相应的关系。第二回中,贾雨村叙述南京甄宝玉性情云:
只一放了学,进去见了那些女儿们,其温厚和平,聪敏文雅,竟又变了一个。因此,他令尊也曾下死笞楚过几次,无奈竟不能改。每打的吃疼不过时,他便“姐姐”“妹妹”乱叫起来。
甲戌本对此有眉批云:“以自古未闻之奇语,故写成自古未有之奇文。此是一部书中大调侃寓意处。盖作者实因鹡鸰之悲、棠棣之威,故撰此闺阁庭帏之传。”
这是脂批作者对曹雪芹与亲友关系、与?红楼梦?创作的指正。
具体说,“鹡鸰之悲、棠棣之威”八字何意,各家解法不同,但如果了解曹雪芹的旗人属性、曹雪芹的京师亲友、曹雪芹的京师交游,或可有相对客观的理解。所谓“鹡鴒之悲,棠棣之威”,系用?诗经?典故。?诗经棠棣?云:“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鹡鴒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求叹。”诗歌用棠棣和鹡鴒作喻,表现了兄弟间最为亲密的感情和作者对这种感情深切的体会。曹雪芹关系最为亲密的兄弟或者就是棠村和福彭。棠村之名见于?红楼梦?第一回: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甲戌本对此有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可知,棠村曾为曹雪芹早年创作的、与?红楼梦?有关系的?风月宝鉴?题词,至?红楼梦?成,东鲁孔梅溪怀念棠村,并以?风月宝鉴?与?红楼梦?同有戒妄动风月之情的用意,仍以?风月宝鉴?命名?红楼梦?——?石头记??情僧录??红楼梦??风月宝鉴?等都是?红楼梦?的题名,只是脂砚斋敝帚自珍,将其抄录批评本称作?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现存早期抄本多源自脂砚斋钞本,惟至“甲辰本”,径作?红楼梦?,这只是传播史上的现象,而不是?红楼梦?创作中先有?石头记?,后有?红楼梦?。
康熙五十四年(1715)马氏生子为曹雪芹最合理人选,其弟当指雪芹堂弟,即曹頫之子,号棠村。以曹雪芹的生平、经历而言,棠村、福彭在其人生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做?红楼梦?时,曹雪芹将三人间点滴适当融入创作,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六、大观园的书写与清代北京西郊皇家平地造园大观园是太虚幻境在人间的投射,是为迎接元春省亲而建的大型园林,又是贾宝玉与诸钗的主要活动空间、?红楼梦?故事主要发生地,规模宏大,合乎元春贵妃的身份。
历来争论大观园的风格、素材,往往纠结于细节,即其中哪些物品出自哪里?却往往忽略大观园作为“皇家园林性质”园林的基本特点。值得注意的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的书写、命名与当时北京西郊皇家园林的现状、建设,在时间上存在同步的情况。这种同步对曹雪芹的认知、创作产生包括审美倾向、创作元素等方面的巨大影响。
乾隆三年(),皇帝为?圆明园全图?御题的“大观”二字悬于清晖阁墙壁上。在?御制圆明园后记?中,皇帝称圆明园:
规模之宏敞,邱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称观止。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踰此。
?红楼梦?中,元妃称贾府新园“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命园为“大观园”,正楼为“大观楼”。虽然,?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中,元春称大观园是“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但大观园毕竟是平地造园,先失地理天然之势。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贾宝玉批评稻香村(诸多杏花)的非“大观”、非“天然”,云:
宝玉道:“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
如果熟悉圆明园的景观,就可以发现,这段文字涉及圆明园中两个景观:天然图画(西与后湖相接,雍正时名竹子院)、杏花春馆(雍正时,名杏花村)。如果熟悉圆明园的环境,就可以感觉到,这段文字有批评圆明园不配乾隆“大观”题词的意味。
圆明园位于海淀畅春园北华家屯,西临金山、西南望瓮山(即今颐和园万寿山),后临清河(玉泉山水注入),园林用水引自畅春园(畅春园水引自万泉庄、巴沟水)。其环境布置正是“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不堪为“大观”的造作。圆明园的营造,费劲心思,开湖堆山,极尽精巧,但因地理先天不佳,终不免“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的结果,这正是乾隆皇帝?御制圆明园后记?中宣布永不再建新园,后却推翻前言、自我解嘲,兴建清漪园(即今之颐和园,后有瓮山,前有瓮山泊,西借玉泉山、稻田、西山)的根本原因。
大观园为迎接元妃省亲而建,规模宏大。?红楼梦?第十六回称:“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这个“三里半大”,指的是园林用地的四周周长。可以作为大观园大小参考的、类似风格的皇家园林,是康熙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二日皇帝首次驻跸的海淀御园畅春园。据史料记载,畅春园四面周长在六、七里间,占地面积七百五十亩上下,则大观园的占地面积当在三百余亩上下,远超过海淀达官显贵园林五、六十亩的规模,自当为皇家园林的有意缩小版写照。
按照传统造园理念,平地造园需要挖湖堆山,模拟自然环境,而挖湖堆山就需要园林占地的大面积。在模拟自然山川基础上,园林还需要沟通溪流湖泊,形成流动空间。?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个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
“大主山”处,庚辰双行夹批云:“两见大主山,稻香村又云怀中,不写主山,而主山处处映带、连络不断可知矣。”不仅稻香村、蘅芜苑或在山怀,或被主山之脉穿墙而过,大观园中各景点基本都有土山环绕。怡红院前与大门之间是大山,后与栊翠庵隔山而处,芦雪广也是盖在傍山临水河滩之上的。
山是园林的骨架,水便是园林的血脉。大观园中,土山处处,水可行舟,在明清时代,只有康雍乾嘉时代海淀的畅春园、畅春园附园西花园、圆明园并这一带敕赐、敕建园林有此面貌(城内园林不准引三海水,且面积狭小;三海则全是大面积湖面园林)。不过,大观园面积虽大,但建筑空间却相对集中(园中居住的宝玉、诸小姐早晚要给贾母请安),位于大主山及分脉和大观园沁芳溪流湖泊前后。大观园广阔的面积为山川溪流占据,并有大规模的林地、园地。林黛玉形容大观园中稻田为“十里稻花香”,或者用典,或者夸饰,但考虑大观园三四百亩的面积,有大面积的田地是很正常的。?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中,王熙凤对李纨说:“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这里,明确说到大观园中有“园子地”,其地出租,租子归李纨母子所有。
贾府、大观园中多炕,故生活起居多于炕上。林黛玉一入京师贾府,就见贾府人家生活起居与炕紧密相连:
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实际上,在京师贾府中,尊者坐炕,卑者坐椅。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写道:“只见贾政和王夫人对面坐在炕上说话,地下一溜椅子,迎春、探春、惜春、贾环四个人都坐在那里。”
至于大观园中诸多的竹林、梅花、水产如芡实、莲藕,乍看起来是南方特产。实则不然,这些物产在传统时代的北京(明清时代,北京环城尽水,尤其是西郊一带,湖泊溪流纵横),尤其在皇家园林里,都可生长。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序署款乾隆二十三年)六月“时品”:
河藕亦种二:御河者为果藕,外河者多菜藕。总以白莲为上,不但果菜皆宜,晒粉尤为佳品也。且有鲜菱、芡实、茨菇、桃仁,冰湃下酒,鲜美无比。其莲藕芡菱,凉水河最胜。
本来,北京大面积竹林主要生长在西直门外的紫竹院、京西樱桃沟(前者有小温泉,后者三面环山,泉水丰沛),但皇家园林中,通过堆山成岭,改造小气候,竹子、芭蕉、梅花等皆能生长。
室外梅花开放,南方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底、一月,北方要在二月,故十二月花神中的二月花神为梅花神,而?红楼梦?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中,曹雪芹写大观园十月底、十一月初梅花开放之事(薛蟠十月十四离开北京南下,薛宝琴等随之入京):
一面忙起来揭起窗屉,从玻璃窗内往外一看,原来不是日光,竟是一夜大雪,下将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绵扯絮一般……于是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
按大观园中红梅开放时间,似乎南、北方都不符合,但如将此时梅花盛开放到大观园的实际中考量,就会有合理解释。
在大观园中,有一大主山,位于稻香村周边,向东侧延伸,至栊翠庵、怡红院一带,栊翠庵东侧、东北侧(贾芸种树、宝黛葬花处)都是山岭纵横,又从东北山坳子里分流沁芳溪,入稻香村,并与西南来水,于怡红院处合流而出。这样的山环水抱,造就了栊翠庵一带阳光充沛、空气温度湿度合宜的环境,故而,其地梅花得以在十一月前后开放。
海淀园林皆引泉水成就湖泊溪流,不论是畅春园、圆明园引用万泉庄泉水,还是清漪园引用玉泉山泉水,都是泉水众多,水量丰沛,常年流淌,尤其是冬季,泉水温度反而高于空气温度,从无冰冻之景象,园林中,水深一米上下,即不冰冻,自然可以行舟,乾隆甚至在冬季雪中乘船前往玉泉山。
结语
文学、艺术来源于作者的生活见闻,这种见闻既可能是亲身见闻,也可能出于亲友的亲见亲闻的转述,也可能出于对古籍文献的亲身见闻。正因为有此见闻,作者笔下文字才能真实、细腻,有切实感染人、感动人的能力。这正是我们在理解经典作品时,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