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榴花似火粽叶飘香,一边是生活的希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五月,石榴花开,一树火红,装点着热情的初夏。五月,粽叶飘香,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思念,源远流长,延续了两千多年。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少不更事的少年,总会在节日里抒发内心的感慨,阅尽千帆的老人,淡定地饮一杯蒲酒,希望天下从此太平,百姓生活无忧。他们不再像年轻时那样,追赶潮流,在端午节来临时悬挂艾草,佩戴驱邪符,祈求好运。

人生沧桑几十年,经年沉淀后,云淡风轻。唐代诗人殷尧藩,在端午节的感慨,如此触动心弦: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石榴花年年盛开,宛如火红的锦缎。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时光易老,曾经的少年,转眼已是两鬓斑白的老者。晚年的殷尧藩,体弱多病,在经历安史之乱后,回首往事,忍不住叹息: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殷尧藩三十四岁中进士,他曾写下三十首《忆江南》,白居易非常欣赏,赞其为:江南名郡数苏杭,写在殷家三十章。可惜,这些诗词已经失传。出身贫寒的殷尧藩,酷爱读书,诗友众多,当时的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均有来往,与韦应物成为莫逆之交。

殷尧藩喜欢山水,四处游历,踏遍大江南北,从山西、陕西到福建、浙江、江西,两湖等地区,都留下过他的足迹。白居易、刘禹锡和韦应物,在唐代诗坛的地位举足轻重,而殷尧藩的名字,所知者甚少。

因为喜欢旅游,殷尧藩常年漂泊在外,他在另一首端午诗中说,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他以离家三十五端阳,形容离家日子之久,可谓绝妙。

而唐代诗人文秀,则在一首端午诗中惋惜怀念屈原: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当初,屈原与苏秦一起努力,促成六国在楚国的郢都结盟,此后,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楚怀王被推选为领袖。屈原作为用功之臣,受到重用。可惜,子兰、靳尚等人嫉妒屈原,在楚怀王面前进献谗言,导致屈原被流放。

屈原在被流放的十六年里,写下了《离骚》等不朽的诗篇。公元前年,白起攻下郢都,楚国的顷襄王,带着大臣逃走,屈原知道后,悲愤不已,投汨罗江自尽。那一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后人为了纪念屈原,将五月初五,作为端午节。

年年粽叶飘香,民间百姓竞渡龙舟,缅怀屈原。汨罗江水年年流淌,从未停止过悲鸣。对于屈原的祭祀延续至今,古往今来,歌颂他的诗词,数不胜数。但是,本是一匹千里马的屈原,却被闲置十六年,他的治国良策被忽略,建议被忽视。

当年,楚怀王若是听从屈原的建议,不前往秦国,就不会扣留,落得客死他乡的结局,导致楚国灭亡。身陷囹圄的怀王,对月长叹,内心深处,应该悔恨不已吧?文秀端午诗的角度,引人沉思。

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端午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两千年来,这一传统习俗在民间广为流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一首渔家傲中,生动形象地写出宋代的端午习俗,以五彩丝线缠绕粽子,沐浴更衣,饮雄黄酒驱邪。

石榴花与端午密不可分,欧阳修笔下的榴花、杨柳成为端午最美的风景,这首端午词清新活泼,别具一格。

渔家傲·欧阳修〔宋代〕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词的上片,写端午习俗。五月的初夏,妖艳的榴花,火红一片。雨后的杨柳,垂下的修长枝条更加鲜绿。此时,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后缠上五彩丝线。侍女把粽子装在盘子里,送给闺中的女子,女子手中的画扇,精美无比,以生绡制成,画有双凤。

古代的人们认为五月初五为毒月之恶日,为了祈福,民间百姓在这一天插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词的下片,诗人提到的浴兰节,即端阳节,在两湖、四川等地,又有大端午与小端午的说法,农历五月初五为小端午,农历五月十五日为大端午。

端午这一天,大家沐浴更衣,洗去污垢,一身清新。端午以兰汤洗浴是古老的习俗,兰汤也不是由现代的兰花熬制而成,而是菊科的的一种,香气馥郁,名为佩兰。根据史书记载,明代时因为兰汤难以得到,便在每年端午时摘取五色草熬制的汤代替。后来,各地区的人们在兰汤里加入不同的成分,以强身健体。

菖蒲生长于水边,是古代文人的最爱。耐苦寒,安于淡泊的菖蒲,正是历代文人追求的气节。蒲酒清香无比,后来人们在酒中加入雄黄,用以驱邪。

慵懒的夏日,适宜午睡。才刚吃完粽子的闺中女子,沉沉睡去。庭院里传来黄鹂的啼叫,惊醒了她的美梦,睡眼惺忪,沉醉在梦境里,不愿醒来。

公元年的端午节,五十八岁的苏轼,在惠州已经生活了两年,逐渐适应了当地的习俗。乐观的苏轼,填了一首浣溪沙,词中描写的端午,清新脱俗,语言清丽。他的侍妾朝云,不仅在生活中陪伴他,更是难得的知己。这首词中的主角,应该就是朝云。

浣溪沙·端午苏轼〔宋代〕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词的上片,东坡生动地写出端午浴兰的习俗。碧纨为一种绿色的薄绸。惠州的初夏,挥汗如雨,稍微一活动,汗水便湿透了薄绸的衣衫。明天的端午,朝云要去沐浴兰汤,穿着绿色的薄绸衣衫最为合适。流香涨腻满晴川,形象地写出参加活动的人,数量众多。可见,大家对这一古老习俗,非常重视。

词的下片,有两项非常重要的端午习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五彩丝线缠在粽子上,然后投到江中,纪念屈原。缠在手腕上的彩线,则可以辟邪,祈求健康长寿。而挂在发间的小符,则可以让身体强健。

词的最后一句,堪称点睛之笔。前面所有的铺垫,都是为了能与佳人相见一千年。可惜,第二年,也就是年,朝云不幸英年早逝。伤心的东坡,此后再未娶妻。他为朝云的对联,令人动容: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七十一岁的陆游,隐居故乡绍兴,这一年的端午节,他写了一首诗,将乡村的端午习俗写得细致入微。未能实现收复中原梦想的陆游,闲适的乡居生活慰藉了他的心灵。

陆游笔下的绍兴,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一个好字,突出了山村风景之美,繁字,则显示了榴花之多。忽然盛开的榴花,暗示时光飞逝,夏日悄然而至。那一树树火红的石榴花,给人们带来无限希望。

已是古稀之年的陆游,端午这一天过得充实温馨,吃粽子,在帽子上插艾枝。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的描写,充满童趣,生动活泼。接下来,根据旧习俗配药房,储备药材。人虽老弱,也要像儿童那样,点上红丹,祈求平安健康: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忙活了一整天,夕阳西下,该犒劳一下自己了: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陆游的端午节,过得让人羡慕不已。生于现代的我,东施效颦,十年前的端午,填了一首蝶恋花,怀念屈原。

蝶恋花端午忆屈原

一片忠心都错付。细雨连绵,惆怅谁人诉?

秦破郢都天不恕,子兰靳尚今何处?

自古圣贤多困苦。不辨忠奸,悔恨成千古。

望断天涯思旧主,滔滔汨罗臣归路。

人生,一半是继续,一半是回忆。我们一边回忆着过往的生活,回味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精彩诗词,一边拥抱生活。

五月,有火红的石榴花,那是生活的希望。五月,粽叶飘香传千年,那是文化的传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semeia.com/wmzp/114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