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去年11月底,为方便号内搜索重发一次,新补充了一些图片与文字。
第一次遇见马缨丹,是五年前的国庆长假期间,和同事结伴游桂林兴坪。放下行李后,我们从客栈出来,步行五分钟就走到了漓江边。那时并不知道它姓甚名谁,只觉得这花蛮好看的,好艳丽啊。
就这样,只因为它美,我才留下了初遇时的这张照片。
年9月28日,漓江边初见
花密集成头状,生叶腋,总花梗长
花蕾先端折叠成长方形,像彩色的小枕头
每花有1枚绿色苞片,披针形
花初开时橙黄色,后转粉红或深红
马缨丹向来以美貌著称,这种美,很有刺激性,令人欲罢不能。老友
亦靓对此印象深刻:“对我来说,亲临它的冲击是在罗马。白色威尼斯广场刚抛到身后,走向古斗兽场的途中,右手是古罗马两千年前的零落废墟,被野罂粟占领,而艳丽的五色梅占据左手路边的峭壁,美的耀眼而不真实。”然而,这位大美人的名声相当不好。它的罪就是它的美,因为太过美艳,处处招惹狂蜂浪蝶,搞得很多昆虫一见它就移情别恋,连带周边相貌平平的花草被剥夺了本有的授粉机会。
长得太美的女人是公害,长得太美的植物也一样。然而,在美丽面前,我们通常是双重标准。美是放之四海的通行证,拥有者通常肆无忌惮;我们呢,被刺激得乱了心绪,贪恋着那分美色,却心甘情愿。
关键是,马缨丹除了漂亮,还特别好养活。它善于利用资源,适应力又强悍,在不同的环境都能茁壮生长。
走近一丛马缨丹,稍加留心,你会闻到一股强烈的刺激气味。我做完一枝标本的解剖后(大概一小时左右),已被熏得头晕,赶紧开门窗透气。这种特殊的味道,大概很多植物也吃不消吧,反正马缨丹所到之处,据说连杂草都hold不住。叶对生,卵圆形,边缘有粗锯齿
一样开花,两样结果之屌丝版(未成功授粉的)
一样开花,两样结果之人生赢家版(成功授粉的)
花期几近全年,加上蜂蝶争先恐后地为它传粉,结果可想而知——一株马缨丹一年可产上万颗种子。借助鸟儿的啄食和排泄,这些种子顺利地在几公里外开枝散叶,马缨丹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地盘的扩张。此外,我看到一份资料说,在土壤湿润时,马缨丹还能进行无性生殖——如此逆天的存在,果然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所以,也就不奇怪,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眼里,它成了全球生态公敌,位列全球百大入侵物种之一,在我国也是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的一员了。后来,我在各种场合见过它。
荒草丛中或荒山坡上的马缨丹,美得恣意而狂野,尤其是眼下这百花凋零的冬季。上个周末,天气晴好,在家附漫步,远远就望见半山坡上有两大片艳丽的橘红色花丛,等爬到山顶上一看,果然,正是马缨丹。
有时,马缨丹也会收起狂野的本性,扮作小家碧玉的乖巧模样,出现在打理齐整的花园或公园里。去年底,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加的斯、塞尔维亚等城市的街头,我就跟马缨丹打了无数次照面,在南欧明媚的冬日暖阳里,开得格外妩媚。除了国内常见的五色花,还有一种纯黄色的,多了几分娇柔。
这种白色的是在科尔多瓦古城墙下拍的,旅途匆匆没来得及细看,感觉更像蔓马缨丹
甚至花店。逛花市时,我常见到被修剪成小型盆栽的马缨丹,煞是可爱。但联想到它是如此强悍的存在,如果想种的话,还是三思而后行吧。
入侵杂草是它,园艺宠儿也是它。多么暧昧的身份。记得么,我们之前说过,美丽是获得升维能力的捷径,比如蒲儿根,原也是野草,所来能跻身园艺阶层,凭借的就是它的美。马缨丹的原产地在美洲热带地区。美丽无国界,它被发现以后,很快就被当作观赏植物展开了环游世界之旅。年,荷兰人把它带到了台湾,这是它首次登陆中国,如今已遍地开花。花色多变,别名五色梅
花开时不断变色,是马缨丹最独特的标志,因而别名叫做五色梅。据博物学家的研究,植物进化出不同的花朵颜色,是为了迎合不同动物的喜好。在追逐马缨丹的蝴蝶中,孔雀蛱蝶(Precisalmana)偏爱橙黄色的花朵,而凤蝶和弄蝶则喜欢造访粉红色的花朵。如果某一地区的橙黄色马缨丹很少的话,最终就会导致许多年都罕有孔雀蛱蝶前来,而凤蝶和弄蝶则会十分活跃,并对这种花十分忠诚。长喙伸入花冠管中,才采得到内藏的花药
招峰引蝶乃看家本事
马缨丹这种又美丽又危险的气息,还被拍成了一部电影。《Lantana》——这部片名正来自马缨丹的学名,故事讲述了几对中年夫妇沉闷乏味又暗流汹涌的感情生活。文章与植物图片(除注明出处外)均为作者原创
分享才是真爱哦^_^
植物上瘾者
发现每种植物的独特之美
慕杉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