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座热门城市25地道美食,做万能干饭

白癜风有治愈吗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五一小长假马上就要来了,大家都准备好去哪里玩了吗?

是去南京感受江南山水的温文尔雅,还是到西安遇见长安的古色古香,可无论在哪个城市,依附本地深厚底蕴诞生的特有美食,都是不可错过的重要体验呀。

从遍布胡同每一个角落的北京卤煮到街头飘香的西安油泼面,从必吃的一碗武汉热干面到百嚼依然留余香的长沙臭豆腐,无一不是每一座城市城市的最佳待客之道。

世界很大,中国很美,这些优秀的城市就像一个个蕴藏着巨大能量的美食星球,各自闪耀着特有的光芒,共同点亮了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灿烂星空。

下面就请大家跟着点评君一起,通过大众点评App首页的美食笔记,来了解一下年度全国6个热门旅行城市(根据网络热度选取)特有的25+种美食吧!

1西安:鲜衣怒马三千年

(西安钟楼)

①甑(jing)糕

甑糕,是陕西常见的小吃,也是陕西特有的美食。

大部分西安人每天早上都会到街边或早市上买一份带回家,就像大部分北方人早上会顺带买两个包子加一杯豆浆一样,元气一天从营养早餐开始。

甑糕里面有大红枣、芸豆,混合着糯米的柔韧,再经过代代相传的老师傅们精准的把握火候烹饪,蒸煮到位,最后出笼的就是一份几乎完美的甑糕,每天一笼,卖完即止。

好吃的甑糕单从外观色泽上看着就诱人,甜枣软烂与糯米完美融合,不管是颜色还是汁液,抄起一筷子入口香糯柔软香甜,但却甜而不腻,一定是甜食爱好者的最爱。

?

点击上方图片

发现更多美食笔记

②水盆羊肉

大部分人知道水盆羊肉一定是因为雷佳音的那部剧《长安十二时辰》,动不动就去吃水盆羊肉,办案前吃一次,打仗前吃一次,喝酒的时候还要再吃一次,看的我都流口水。

真实的水盆羊肉源于西安周边,蒲城、兴平、澄城一带。但是西安水盆却是所有做法的集合,不仅汤鲜味美,肉也很香,馍都是现烤的,香脆诱人,味道真的很不错!

一个月牙饼,夹上羊肉、青辣子和小菜,油泼辣子往上一淋,饼子脆,辣子香,满口留香。汤一定要喝,温润滋补,而且都可以免费加汤哦~撩炸咧(西安方言:太好吃了)

?

点击上方图片

发现更多美食笔记

③杏仁油茶麻花

油茶麻花的味道真的是绝了,味道很有层次感,满满的黄豆、杏仁、花生碎、芝麻碎撒在上面,太有食欲了!配上泡在油茶里的麻花,软糯细腻~

点评君曾经在网上买到正宗的油茶料包,又特意到回坊买了好多麻花,试图在家里复原出西安油茶麻花的真实美味,但是都没有成功,这难道就是长安城的独特之处吗——可以吃到美味,但是永远复制不了。

值得一提的是,油茶麻花到现在依然是西安最便宜的早餐,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的顾客都会去买,因为油茶微微的带点麻,也很容易消化,就像是一杯加浓加料的碗装奶茶。

?

点击上方图片

发现更多美食笔记

④牛奶醪糟

牛奶鸡蛋醪糟是西安特有的汤类美食,也是西安特有的乳制品甜食~对于喜爱甜食的女孩子来说,简直就是天堂好物。

香甜可口,奶香馥郁,而且料真的特别足,葡萄干、鸡蛋、牛奶、醪糟、果仁、芝麻等等,就是营养美味收割机,谁见谁爱。

大部分醪糟都是现做的,用一个炒锅一点点的熬制出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果仁和蜜饯,就是俗称的“八宝”。

对于喜欢吃的人来说,真的觉得它是人间美味,但不喜欢的朋友也会说是暗黑料理,有点像香菜的两大阵营之分,不过喜不喜欢还是要先尝试一下才知道的呀,你说对吗。

?

点击上方图片

发现更多美食笔记

美食推荐+

肉夹馍、肉丸胡辣汤

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羊肉泡馍

柿子饼、冰峰(饮料)、秦镇米皮

2武汉:楚中第一繁盛地

(武汉黄鹤楼)

⑤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做热干面久了的老店,都会排队,口碑才是热干面的最佳广告牌。

热干面的调料是要自己来调的,桌上小料很是丰富,有酸豆角、小葱、香菜···

吃热干面是很有讲究的。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热干面诞生那一刻起:厨子要正宗、原料地道、调料上等、配菜天然,就是热干面的必要条件。

热干面的本地吃法:在食用之前要趁热把面拌匀,芝麻酱全都糊在面上,好像蚂蚁上树,这时再吃,就格外的香气扑鼻,味道非常棒。

?

点击上方图片

发现更多美食笔记

⑥三鲜豆皮

三鲜豆皮是武汉人“过早”(吃早饭的意思)的一种主要食品,也是武汉民间的一种传统小吃。

以前人们逢年过节时用绿豆、大米混合磨浆摊皮,包上糯米、肉丁,油煎后特别好吃,后来就慢慢的变成日常的早点了。

三鲜豆皮馅料十足,蛋香四溢,清雅迷人,里头还有猪肚和青豆!蛋皮狠酥脆,软硬适中,而且出锅的时候特别香,糯米特别滋润饱满,咬上一口回味无穷。

?

点击上方图片

发现更多美食笔记

⑦面窝

面窝可以说是全国油炸面食的“天花板”了。

在武汉生活三十多年的美食达人这么说:刚刚炸出的面窝,外面酥脆,里面柔软,熟悉的感觉一下就来了。

面窝创始于清光绪年间,慢慢的只在早餐时间提供。因为四周厚而中间薄,呈凹状,武汉人不习惯叫它“面凹”,时间长了就叫成“面窝”了。

?

点击上方图片

发现更多美食笔记

⑧排骨藕汤

湖北人爱喝汤,有“无汤不成席”的说法。

武汉的排骨藕汤可以边喝边加热,冒着热气,随便一勺下去都能舀到大块的莲藕和带肉的骨头。

藕汤不油,主要是因为加了很多提鲜的胡椒,喝一碗下肚子暖暖和和。再打一碗藕汤再泡点米饭进去吃,就是藕汤泡饭了,这才是地道的湖北吃法。

?

点击上方图片

发现更多美食笔记

美食推荐+

糊汤粉、烧麦、油焖大虾

武汉鸭脖、红烧武昌鱼、牛肉粉、烤苕皮

3北京:四九城的美食天堂

(北京故宫博物院)

⑨烤鸭

北京烤鸭没有人不知道吧,一鸭多吃,先切鸭皮吃,这个要趁热吃很是脆口。然后就是鸭肉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小菜蘸酱吃。剩下的鸭骨可做鸭汤也可以做椒盐鸭骨,烤鸭最是能考验餐厅水准的菜品了~火候、成色、刀工、摆盘、口感,无一不是判断的依据~

优质的烤鸭看着就非常食欲,鸭肉油脂非常饱满,皮脆肉嫩、肉香四溢。用鸭皮蘸桂花白糖也别有一番风味,蘸甜酱卷饼吃更美味。

?

点击上方图片

发现更多美食笔记

⑩卤煮

卤煮哪家做的好吃不好吃,基本上是要看卤煮的汤料的味道,而其中的味道都是全靠汤来入味的。

卤煮的内容基本上都是肺、大肠一类的,也有的店会准备一些五花肉和猪头肉,毕竟要满足不同人的口味嘛。

对于老北京人来说,卤煮火烧是必点的。而且必须要大碗加肉底的,虽然40元一份,但是里面的肉可是真实在!汤底咸度适宜,再搭配蒜汁儿,妥妥美味滴。

?

点击上方图片

发现更多美食笔记

?面茶

面茶是一种老北京的传统小吃。面茶不是茶汤,是黍子面或小米面煮的,在表面淋上芝麻酱,芝麻酱要提起来拉成丝状转着圈地浇在面茶上。

老北京最讲究的是喝面茶的方法,不用勺不用筷,而是要一手拿碗,先把嘴巴拢起,贴着碗边,转着圈喝。?

点击上方图片

发现更多美食笔记

?豆汁

说真的,豆汁儿的味道外地人还真是不太好接受,有一些酸臭酸臭的感觉,一般要用焦圈蘸着豆汁吃,十块钱足够俩人吃的饱饱的。

郭德纲曾经有一段相声说在大街上怎么区分是北京人还是外地人:一脚把人踢躺下,然后薅脖子灌一碗豆汁,起来就骂街的准是外地人,起来一抹撒嘴儿问有焦圈吗,这准是北京人。

段子有点夸张,不过外地人还真没有几个能接受这一口儿的,老北京人儿就得意这一口。

?

点击上方图片

发现更多美食笔记

?炸酱面

地道炸酱面必须要搭配上黄豆芽、黄瓜丝、芹菜段、心里美萝卜、白萝卜丝、青蒜。

面条都是手工现做的,愿意吃刚出锅热乎的话就选锅挑,愿意吃利落的就过凉水。再来上一碗干炸酱,一股脑的就是拌,肯定好吃。

有的人比较喜欢搭配蒜瓣,有的人喜欢辣椒,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还有一部分人吃炸酱面就爱配着芥末墩吃,鲜辣窜鼻,贼舒服。

?

点击上方图片

发现更多美食笔记

美食推荐+

驴打滚、艾窝窝

豌豆黄、涮羊肉、爆肚、炒肝儿

4南京: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

(南京中山陵)

?梅花糕

梅花糕在清朝时期就是江南地区最著名的传统特色糕类小吃。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其形如梅花,色泽诱人,入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回味无穷,胜过宫廷御点。又因为它的形状像梅花一样,就被御赐梅花糕。

看看我们南京本地美食达人是怎么来描述这个美食的吧:顶部有好多圆形的像小汤圆,中间夹红枣、瓜仁。

小汤圆极其的糯,但是非常烫嘴,不要着急下口,里面的豆沙“很细”,有着融化后白砂糖的焦香,再加上五颜六色的点缀,绝对是小吃界的高颜值。

?

点击上方图片

发现更多美食笔记

?盐水鸭

在南京有一句俗话——没有一只鸭子,可以活着出南京城。

据统计,南京市民一年要吃掉一亿只以上的鸭子,其中光是盐水鸭就有万只,如果将这些鸭子连成一条线,可以绕地球好几圈。

盐水鸭可不是简简单单的盐水味,而是真正的老卤卤制,有特别浓重的卤料香味,有一种很特别的厚重感,上面一层也不会很咸,口味重的朋友可以直接尝试最下面一层,皮下脂肪很少,鸭肉紧实,非常下饭。

?

点击上方图片

发现更多美食笔记

?活珠子

活珠子是南京本地的著名特产,属金陵小吃,是当鸡蛋即将孵成一个生命但是又没有完全成形,把这种非鸡非蛋的食物叫做“活珠子”。

好多人第一次吃活珠子其实是有障碍的,但是只要克服了心理障碍,那你一定会说两个字“真香”。

鸡的部分就是肉的感觉,而且比我们平常吃到的肉都要嫩,鸡蛋的部分口感很好,像是煮的特别好的溏心鸡蛋的感觉,真是一个奇妙的美食集合体。

?

点击上方图片

发现更多美食笔记

?皮肚面

皮肚面里有皮肚,猪肝,肉丝,木耳,豆皮,青菜,雪菜,真材实料看得见,满满一大碗里边,皮肚可是整碗面的精髓,作用约等于螺蛳粉里的腐竹。

晒干炸制的肉皮,在汤汁中充分吸收着汤底的浓郁鲜香,脆弹的口感,丰富的食材,浓香的味道,劲道的面条,构成了这碗诱人的南京皮肚面,好吃不贵,经济实惠,才是皮肚面真正的精髓所在。

?

点击上方图片

发现更多美食笔记

美食推荐+

鸭血粉丝汤、小笼包、蒸干丝

豆腐涝、鸭油酥烧饼、鸡丝浇面、五色小糕

5上海:十里洋场极尽繁华

(上海外滩夜景)

?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是整个上海的美食招牌,怎么可能不吃呢。

现炸起锅,热腾腾的,淋上特制的秘密酱汁,夹着年糕吃,软糯加上脆排骨的口感,给整个口腔特别强烈的冲击感,一定不要错过哦。

刚炸出来酥酥脆脆的,提前腌制好的排骨,丝丝都带着香气,肉肉非常鲜嫩,轻轻一咬就能在嘴里化开,带着筋丝的部分,还有一点嚼劲,吃排骨一定要搭配上海黄牌辣酱油,那才是在上海吃猪排的精髓所在。

?

点击上方图片

发现更多美食笔记

?葱油饼

在上海的街头很远就能闻到的味道只有两种,一种是路边散发出来的花香,另一种就是葱油饼的香味。

一般的葱油饼铺子都可以直接看见他们的制作过程,揉面、加猪油、加葱花、煎、烤、烘一气呵成。

油饼做好之后,就是小时候的那个样子,也是小时候的那种味道,葱油饼色泽金黄,外脆里嫩,热乎乎的非常好吃,里面的葱花放的特别特别的多,也不知道是在吃饼还是在吃菜呢。

?

点击上方图片

发现更多美食笔记

?蟹壳黄

蟹壳黄创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馅料有咸有甜,咸的有葱油、鲜肉、蟹粉、虾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等。因为形状像是蟹壳,做熟之后色泽像蟹壳背一样深红,所以大家就叫它"蟹壳黄"。

外皮酥脆,层次丰富,入口绵密,里面蟹粉颗粒分明,鲜肉肉质紧实饱满,一口下去满足又不油腻。

?

点击上方图片

发现更多美食笔记

?油墩子

做油墩子的动作必须利落,面糊放进圆形的磨具里,再塞入新鲜切成丝的白萝卜,放至锅内进行煎炸,待炸制金黄焦脆捞出放在架子上进行晾置片刻,一定要趁热才好吃呀。

控制好油温和油炸的时间的墩子,外表一定是呈金黄色的,而且皮脆萝卜香,没人不爱这个味儿。

?

点击上方图片

发现更多美食笔记

美食推荐+

白斩鸡、浇头面、鸡粥

生煎馒头、南翔小笼包、三鲜小混沌

6长沙:殷商之世百越分支

(长沙太平老街)

?臭豆腐

对于臭豆腐的追本溯源能够到达清朝康熙年间,几百年的发展时间,让臭豆腐的名气火遍大江南北。

文和友臭豆腐是很有名气的,在臭豆腐原有的的基础上加了肉酱,特别香。

黑色经典的臭豆腐就不一样了,非常的入味,而且非常脆,把汤汁直接加到每一个臭豆腐里面去,咬上一口,汁水流出来混合着豆腐的味道,绝了。

?

点击上方图片

发现更多美食笔记

?长沙米粉

老长沙嗦粉的文化特别有味,轻挑、重挑、带迅干、双码、免码、免青……这些词语不知不觉的已经在长沙流传了很多年

印象中长沙米粉的调调应该是这样的,嗦粉前先喝口汤,味道鲜美纯正,然后加点油渣子、剁辣椒,不喜欢芹菜的一定要点单的时候告诉老板,要不然都是默认加上的。?

点击上方图片

发现更多美食笔记

?猪油拌面

猪油拌面是一绝,长沙的每一个关于面食的店里必不可少,用猪油拌入味,色泽艳丽,非常可口,嗦一口入嘴,香味逼人。

与西安油泼面不同的是,长沙的猪油拌面!也叫光头面。

只要来过长沙的人都会发现,很多早餐店都贴有这么一句话:猪油自己炼,辣椒自己剁!猪油跟剁椒是猪油拌粉的必备品。这两样食材可以说是决定猪油拌粉的灵魂。

?

点击上方图片

发现更多美食笔记

?葱油粑粑

葱油粑粑绝对很长沙,最怀念小时候,在寒冷的冬天,煤火炉上架着一口大油锅,油条油饼在油锅里吱吱的翻腾,混着米香和油香。

天寒地冻的时候火炉旁却暖暖的,一口葱油粑粑下口,全身瞬间暖和了,哈一口白气,满脑子都是幸福的味道!

走在长沙的街头小巷,要是隔老远闻到一股若有若无葱花油香气,搞不好附近就有卖葱油粑粑的。要想去买,也好找,鼻子带路就行,就像是开始一场真正的寻找美食之旅。

?

点击上方图片

发现更多美食笔记

美食推荐+

嗦螺、口味虾、酱板鸭

红烧猪脚、口味蟹、长沙烧烤、油饼

五一假期马上就要来啦

希望上面推荐的美食能够给大家一些参考

游玩固然重要

但是吃饱了才有力气更好的玩耍啊

提前祝大家五一劳动节快乐哦!

本文素材引自大众点评笔记

部分素材引自网络,侵删

-END-

今日留言

“你的五一想去吃哪些美食呢”

点评君会在4月30日抽取5位走心留言

分别送出周边盲盒一个

(找好友留言增加盲盒几率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semeia.com/wmzp/72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