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兹夜航船54柳拂桥历代咏紫云英诗文

青弋江

唐·顾况

凄清回泊夜,沦波激石响。

村边草市桥,月下罟师网。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中唐元白齐名,而顾况较白居易为长,亦当比元稹略长。再,青弋江边古来即有种植红花草,也即紫云英的传统,此所谓草市桥,当是红花草交易市场也。姑妄言之,待查实。

西明寺牡丹

唐·元稹

花向琉璃地上生,光风炫转紫云英。

自从天女盘中见,直至今朝眼更明。

元稹(-,或代宗大历14年至文宗大和5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舞中成八卦赋

(以「中和所制,盛德斯陈」为韵)

唐·钱众仲

舞者乐之容,卦者象之则,故因舞以成卦,乃观象以知德。八音是节,位必配乎八风;五方具陈,衣必表乎五色。是以德从之理也,功加有截,化洽无为,作乐以习舞,同文而共规,俾万姓睹而悦服,百代勤而行斯。懿其舞者员来,乐人攸叙,匏土革木兮夙设,六律五声兮具举,初就列以修容,忽扬袂而进旅。体殊舜乐,九成徒辨其疾徐;迹类羲文,八卦自分其处所。行缀罔失,俯仰攸同,乾坤定而有伦有要,震兑分而自西自东,禀雷泽以浃洽,象天地之昭融,纷纶乎抑扬之际,辉焕乎节奏之中。进退相依,变易交映,艮巽布而若离若合,离坎峙而不哗不竞。体山风之次序,叶水火之情性,周旋乎元武之间,繁会乎羽之盛。既而谐管磬,感神人,卦成列而不已,节有序而复频。赴度应声,倏凤转而龙翥;攒青拖紫,骇霞粲而锦新。翘摇兮比大章而未匹,缥缈兮异钧天之下陈。

我後惟明,旧章爰制,以嗣以续,不陵不替。和乐且孺,每立象以化人;德音不忘,故体乾而称帝。是知卦之设也。八方正,四序和,彼象功以明德,安可与兹舞而同科?

钱众仲,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宪宗元和二年()登进士第。事迹见《登科记考》卷一七。《全唐诗》存诗2首。

锦池芙蓉盛开与谭德称何国叔曾远逸玉季嘉吕浩然张以道小集以东坡诗细思却是最宜霜分韵得却字

宋·张镃

道人有园居,其门可罗爵。夫何诸贤杰,疎野尽阔略。

联镳过柴荆,慰藉淡与泊。尔时木芙蓉,酣酣纵云萼。

呼酒亟对之,不复次杯酌。西风吹雨小,池波晚烟阁。

红痴高髼忪,翠闹竞参错。谈丛及笑粲,大胜世俗乐。

翘摇鹏凤群,着我惭瘦鹤。区中有此不,今古一开拓。

山林岂细故,人愿要天诺。侵寻霄霏举,乃独趣丘壑。

探韵睨大巫,疾走宜退却。簪花谢殷勤,敢避句恶弱。

从今数名芳,消真屡成约。

张镃(—?)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翘摇花

元·张昱

翘摇花,清明时节遍天涯。东阡南陌画轮车,乐游践之同泥沙。

城中多少富豪家,去年不见今年花,慎勿轻贱翘摇花。

张昱,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湘妃怨

元·卢挚

西湖湖山佳处那些儿,恰到轻寒微雨时。东风懒倦催春事,嗔垂杨袅绿丝,海棠花偷抹胭脂。任吴岫眉尖恨,厌钱塘江上词,是个妒色的西施。朱帘画舫那人儿,林影荷香雨霁时。樽前歌舞多才思,紫云英琼树枝,对波光山色参差。切香脆江瑶脍,擘轻红新荔枝,是个好客的西施。苏堤鞭影半痕儿,常记吴山月上时。闲寻灵鹫西岩寺,冷泉亭偏费诗,看烟鬟尘外丰姿。染绛绡裁霜叶,酿清香飘桂子,是个百巧的西施。梅梢雪霁月芽儿,点破湖烟雪落时。朝来亭树琼瑶似,笑渔蓑学鹭鸶,照歌台玉镜冰姿。谁僝僽鸱夷子,也新添两鬓丝,是个淡净的西施。

卢挚(-),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人。至元5年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

注释:

亦作“钱唐江”。浙江的下游,称钱塘江。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成著名的“钱塘潮”。《国语·越语上》“三江环之”三国吴韦昭注:“三江,吴江、钱唐江、浦阳江。”崔左夫《钱塘风雨》:“钱塘江的江水向上游奔涌着,江面越来越显得宽阔。”亦省作“钱塘”。唐李朝威《柳毅》:“寡人之爱弟昔为钱塘长,今则致政矣。”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初,张公之行,赵元镇丞相以诗送之云:速宜浄埽妖氛了,来看钱塘八月潮。”

牡丹花名。唐元稹《西明寺牡丹》诗:“花向琉璃地上生,光风炫转紫云英。”2.草名。又名红花草。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茎匍匐在地面上,花紫红色或白色,果实为荚果。根部有根瘤菌。可做饲料和绿肥。3.紫色云母。古代方士以为仙药。明高启《乘鲤桥》诗:“左招骑龙君,右携乘鸞子。笑餐紫云英,同咏珠宫里。”

皮。唐李白《古风》之十八:“何如鴟夷子,散髮棹扁舟。”宋周密《齐东野语·范公石湖》:“岂鴟夷子成功於此,扁舟去之。”《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范蠡乃越国之上卿,因献西施於吴王夫差,就中取事,破了吴国。后见越王义薄,扁舟遨游五湖,自号鴟夷子。”参见“鴟夷子皮”。

乘鲤桥

明·高启

左招骑龙君,右携乘鸞子。

笑餐紫云英,同咏珠宫里。

高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字季迪,号槎轩,汉族,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帘前鸟

明·黄淮

帘前鸟,鸣何悲。

昔日曾同鸾鹤侣,灵景光中刷羽仪。

饥食紫云英,渴饮瑶池水。

有时发雅音,仙韶合宫徵。

身被五采章,嘘吸成文理。

飞飞长绕蕊珠宫,胡为误落樊笼里。

樊笼一已闭,岁月何悠悠。

饥渴不复顾,愁思无时休。

岂不闻雍陶开笼放白鹇,凉月满天归思促。

何当释此鸟,纵意投林麓。

卑不愿逐鹪鹩,高不愿随黄鹄。

桑麻蔽野绿盈畴,处处春风啼布谷。

黄淮(—)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30年进士。永乐时,曾与解缙等并直文渊阁,进右春坊大学士。后为汉王高煦所谮,系诏狱十年。洪熙初复官,寻兼武英殿大学士,与杨荣等同掌内制。官终户部尚书。性明果,达于治体,善谳疑狱。有《省愆集》《黄介庵集》。

鸳鸯湖棹歌

晚清民初·朱彝尊

春来河蚬不论钱,竹扇茶炉载满船。

沽得梅花三白酒,轻衫醉卧紫荷田。

朱彝尊(~),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春日(二绝句)

晚清民初·邵祖平

莱菔著花麦浪晴,画图红满紫云英。

朝阳上树雏鸦唤,豕母将豚占一坪。

苦竹村边长暗苔,游蜂入尸栋花开。

唾绒红女随龙出,罢塾黄童捕雀回。

邵祖平(-),字潭秋,别号钟陵老隐、培风老人,室名无尽藏斋、培风楼,江西南昌人。因家境贫寒,未入过正式学校,自学成才,喜欢写诗交友,为章太炎高足。年后历任《学衡》杂志编辑,东南、之江、浙江大学教授,章氏国学会讲席,铁道部次长曾养甫秘书,朝阳法学院、四川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华西大学、西北大学、西南美术专科学校、重庆大学、四川教育学院教授。建国后,历任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青海民族学院教授。

视频链接:

附录:描写紫云英的古诗词/佚名

  紫云英是一种极为普通的农村植物。说它是花,它并不享有花的那种公主般的待遇,人们只是把它作为稻田的基肥和家畜饲料;说它是草,它的嫩茎上又举起一枝枝有如小火把一般的花朵。以下是描写紫云英的古诗词,欢迎阅读。

  《诗经》中有两处出现“苕”这个植物,且都读[tiáo]。一是“苕之华,芸其黄矣”,这里的“苕”是鼠尾草;另一处是“防有鹊巢,邛[qióng]有旨苕”,出自《诗经·陈风·防有鹊巢》,这里的“苕”是何种植物呢?

1.邛有旨苕

  《毛传》在解释“邛有旨苕”只有简单一句:“苕,草也。”而在解释“苕之华”时更加详细:“苕,陵苕也,将落则黄。”而《尔雅》对于“苕”只有一种解释:“苕,陵苕。黄华,蔈[piào];白华,茇[bá]。”

  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以下简称“陆疏”)认为二者是不同的植物。在《陆疏》中,“苕之华”,“一名鼠尾,生下湿水中,七八月中华紫,似今紫草。华可染皂,煮以沐发即黑。”[1]对于“邛有旨苕”,则解释到:

  苕苕,饶也。幽州人谓之翘,夏生,茎如劳豆而细,叶似蒺藜而青,其茎叶緑色可生食,如小豆藿也。[2]

  显然,根据《陆疏》,“苕之华”是鼠尾草,而“旨苕”之“苕”是“绕”,二者是不同的植物。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引清人马瑞辰的观点,将“旨苕”等同于“苕之华”[3],是不对的。

  那么,“旨苕”的“苕”是什么植物呢?

  清人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在“翘摇”这一条目下引用了《防有鹊巢》,并从音韵学的角度解释“翘摇”与“苕”的关系:

  苕,一名苕饶,即翘摇之本音。苕而曰旨,则古人嗜之矣。[4]

  据《中国植物志》,翘摇,正式名小巢菜,学名Viciahirsuta,豆科,野豌豆属,一年生本草,攀援或蔓生,一般生于海拔-米山沟、河滩、田边或路旁草丛。[5]符合“邛有旨苕”的描述——邛,丘也。

  所以,《防有鹊巢》之“苕”,实乃今日之小巢菜,味道大概是甜的,古人采而食之。今人夏传才《诗经学大辞典》[6],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7]将《防有鹊巢》之“苕”解释为紫云英,日本人细井徇《诗经名物图鉴》中也如此,这对不对呢?

2.轻衫醉卧紫荷田

  紫云英,学名Astragalussinicus,豆科,黄耆属,与小巢菜同科,但不同属。二者是两种植物,不可混淆。紫云英产于长江流域各省区,生于海拔-米间的山坡、溪边、田间地头及潮湿处,花冠紫红色,春季开花。这是一种非常好看的小野花,每年春风吹到江南,紫云英就结伴开遍整个田野,远看就像一片紫色的云海,相当壮观。

  晚清举人徐珂(-)编有《清稗类钞》——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其中对紫云英的形态有较为详细的描写:

  紫云英为越年生草,野生,叶似皂荚之初生,茎卧地,甚长,叶为复叶。春暮开花,为螺形花冠,色红紫,间有白者,略如莲花,列为伞状,结实成荚。

“紫云英”这个名字出现得晚,始见于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教材《芥子园画谱》,这本画谱由李渔资助刻于康熙十八年(年),其中“草虫花卉草木书谱”载:“紫云英:一名荷花紫草。”

  荷花紫草是紫云英在江浙一带的俗名,以其花形酷似缩小版的荷花而得名,《浙江通志》载:

  紫荷花,朱彝尊《鸳鸯湖棹歌注》:“草生田中,花开如茵,可坐卧,每籍此泥饮。[8]

  朱彝尊(—)是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清代著名词人、学者,“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王士祯(—)、陈维崧(—)齐名。其《鸳鸯湖棹歌》一百首,与紫云英有关那首是这样写的:

  春来河蚬不论钱,竹扇茶炉载满船。

  沽得梅花三白酒,轻衫醉卧紫荷田。

  朱彝尊49岁()那年,康熙诏征博学鸿儒,次年三月,朱彝尊顺利考取,进入“史馆”纂修《明史》。但在五年之前(),他曾到北京拜访纳兰性德,岁暮思乡,遂作《鸳鸯湖棹歌》。这一思乡之作,以嘉兴当地风土人情为创作题材,风格清新自然,比如上面这一首就写了河蚬、梅花酒、三白酒及紫云英几种江南风物。

  河蚬[xiǎn]是一种淡水湖泊中的贝壳,圆底三角形,肉鲜美;三白酒是乌镇人的自酿米酒,也叫甜白酒,宋代已有,民国《乌青镇志》称此酒“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9];而紫荷田就是开满紫云英的田野。

  风和日丽之春日,沽美酒,携好友,去到那开满紫云英的田野,酒酣则就地躺下,周围都是轻风花草香,这是何等惬意的事情!难怪朱彝尊要说“每籍此泥饮”,即借此以强留饮酒。而最后一句中的“轻衫”,让人不由得想起唐代诗人韦庄那句“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不过江浙人在田里种紫云英不是为了留人饮酒,而是用作绿肥。《嘉兴府志》云:“又名孩儿草,田家莳[shì]以壅田。”“莳”即栽种,“壅田”即肥田。据了解,紫云英的培肥效果极为突出,能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提倡低碳农业和有机农业的今天,紫云英绿肥的作用不可小觑。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多用紫云英来养地培肥。[10]另外,紫云英也是我国主要的蜜源植物之一,紫云英蜜又名红花草蜜或草子蜜,是我国南方春季主要蜜种。

  朱彝尊说紫荷田“花开如茵,可坐卧”,在湖北江城乡下长大的我对此有亲身体验。那时还在上小学,在一个明丽春日,和小伙们一起去田野里,河水潺湲,遍野新绿,尚未翻垦的稻田里则开满了紫云英,刚能没过脚踝,踩上去特别柔软。我们把牛丢在一边吃草,在紫云英的海洋里追逐,打滚……这是很遥远的记忆了,但那片开满紫红野花的春天却从未褪色。很久很久以后,读到韩育生老师《诗经里的植物》(清华大学出版社,年)时,我才知道它的名字叫紫云英。

  据说紫云英这个名字与云母有关。云母是一种矿物,在《神农本草经》中位列上品。《名医别录》按颜色将云母分为六种:云华、云英、云珠、云液、云砂、磷石。据葛洪《抱朴子》:“五色并具而多青者,名云英,春宜服之。”[11]紫云英这么美的名字,大概是从这里来的。云英宜于春日服用,而“紫云英”也正好也在春天开。

  在得名紫云英之前,这种野草被贯以各种“苕”名,如苕菜、苕翘、苕子、苕子菜、马苕子等,这恐怕是今人将紫云英与《防有鹊巢》之“旨苕”相混淆的原因吧。

注释:

[1](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年版,第页。

[2](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咸丰五年()丁晏校正本,卷上第15页。毛晋本,“夏生”作“蔓生”。

[3]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年版,第页:“苕,蔓生植物,一名鼠尾、凌霄,生在低湿的土地上。”马瑞辰《毛诗笺传通释》,中华书局,年版,第页,引《尔雅》谓“苕,陵苕。”进而引《苕之华》以证之,将二者相混淆。

[4](清)吴其濬著,张贤瑞等校注:《植物名实图考校释》,中医古籍出版社,8年版,第70页。

[5]《中国植物志》:第42(2)卷页。

[6]夏传才:《诗经学大辞典》,河北教育出版社,年版,第页:“苕在不同诗句中同名异物,分别释为紫云英和凌霄花。”

[7]王力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7年版,第页。

[8]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雍正朝浙江通志5》,中华书局,1年版,第页。“泥饮”,是强留饮酒的意思。

[9](清)袁枚著;王刚编《随园食单》,江苏文艺出版社,年,第页。

[10]林新坚等:《紫云英研究进展》,《草业科学》年第01期。

[11](明)李时珍著;张守康等校:《本草纲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年版,第页。

相关链接,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semeia.com/wmhy/71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