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年一月社课七律和《探春慢》“除夕”向下滑动查看点评人:江南雨五佳作品:大吉大利玉屑
除夜
葭灰吹律渐相临,爆竹喧天感不禁。
桃李枝头新旧迹,烟波江上去来心。
多歧客路何从问,一色梅花正可吟。
但得苍生无俯仰,椒觞共引到横参。
江南评:得体,句子圆正,开合有度,兼情景交融,允称合作。苍生俯仰句或有出处,造句暂存疑。
无逸辛丑除夕感怀
纷纷人与木同枯,且幸全生作酒徒。
世上巉岩行处有,望中仙迹到时无。
逞才樽俎捐长策,敛影江潭避短狐。
今日无烦明日事,烟花声里可呼卢。
江南评:洒脱,有思致,见胸襟,对仗亦佳。“全生”疑是“余生”之误。
兰觉斋除夕有感
清旦阳和一线生,东风吹到广陵城。
壶倾卯酒红成晕,鼎著盐梅细作羹。
霄汉已怀春气象,林溪正待绿纵横。
晴云芳草皆堪爱,况有穿帘燕子声。
江南评:佳作,句子圆熟,行文款曲有致。惜颔联对句稍弱,盖“红成韵”有弹性,“细作羹”过于质实,白璧微瑕。
兰若除夕不能回家过年
称觞半醉老屠苏,入眼新符换旧符。
爆竹迎春消昼永,劳人守岁伴灯孤。
历添岁月争椒颂,兔走光阴傍赤乌。
今夕他乡同故里,盘中长筵少莼鲈。
江南评:佳作。句子流畅,对仗亦工,收束得体。惜题目过于随意,颔联略嫌容易。
广陵芍药探春慢除夕
云箭归心,铁流逆旅,乡愁千里同抱。小阁重开,桃符新换,尘事年年还扫。应掼漂零冷,鬓毛怯、霜风吹帽。故园炊暖烟轻,旧怀金盏多少。爆竹声声无寐,聊剪烛卜花,残岁春晓。宿酒难消,烟花易散,又赚一年人老。长念三湾约,总误却、东君先到。豆蔻梢头,溪山明月空好。
江南评:写眼前境遇不质实,语言空灵有致;章法娴熟,脉络清晰,允称佳作。应惯一拍宜再酌:此处与白石近,掼字疑惯字误,怯与惯不合。
其他作品:大吉大利张庆除夕
烁闪光阴岁尾真,每逢祭祀总怀亲。
风烟变幻形难却,长笛低徊意易皴。
因有窗花呈异景,何来呓语唤清纯。
闪鞭响炮今尤远,爱恨萦回近此身。
江南评:遣词、对仗、表意略欠火候。“意易皴”三字贴切,自然而妙,令人耳目一新。
怡红公子除夕
邗水真州岁又除,春风澹澹鬓萧疏。
尘间琐事凭杯数,浪底沉舸任笔书。
一席佳肴开画卷,满天紫气入贫居。
临窗更沐牛年月,照我驰笺自晏如。
江南评:意好,表意不够准确。春风澹澹到鬓萧疏过度太快,凭杯数亦勉强。“更沐”存疑。
俞万安除夕
财门福字漾春风,火树银花暖意融。
爆竹声声消疫病,星光灿灿耀苍穹。
神州喜饮新年酒,海内欣辞旧岁梦。
晚会欢歌连笑语,平安除夕与君同。
江南评:财门福字、消疫病等遣词随意,旧岁梦严重出律。
印石除夕
牛转乾坤百味香,推杯换盏醉琼浆。
合家欢庆儿孙乐,举国团圆福满堂。
高挂宫灯祈吉夜,低吟小曲祷和祥。
今朝又把新年过,享受扬州好地方。
江南评:句子通顺稍嫌随意,过于套路化。
闻道子除夕
一年除夕又今朝,爆竹腾空入紫霄。
雨润岸边新柳翠,春生枝上故园饶。
席温国运和谐路,群架红包友谊桥。
岁月绝知人事改,雍容完虐小蛮腰。
江南评:前半得体,后半谐谑稍过,尤以颈联不谐。
晨光熹微除夕
四座欢歌消暮寒,五湖烟景月婵娟。
人逢客里知天命,梅放初春惊戍边。
故旧新朋交契阔,年华心事古难全。
瑶卮浮翠须深醉,历历新正到眼前。
江南评:作意过熟,好在句子较完整。结佳。“初春、年华”似可作“春初、华年”颠倒来用。
小蚕庚子除夕
瓜果堆盘香四渐,北风吹腊过虚檐。
蓼花自落水难载,星月初明云忽淹。
醉里何妨夸玉质,镜中遮莫惜霜尖。
闲时且向灯前坐,擒管来书白素缣。
江南评:首联流畅自然,四句以下力渐不支,结佳。
兰若除夕
镜底微霜两鬓侵,闲愁似个费沉吟。
年关逆旅独留客,爆竹门闾空好音。
老病畏寒长恹恹,新符入户叹骎骎。
屠苏且向杯中满,抛却乡思力不禁。
江南评:得体,句子含蓄、饱满,张弛有度。“恹恹”二字若作去声则大佳,但以十四盐入平水,有出律之嫌,惜哉!阙题待补。
吴琼除夕
倏忽年光度若虚,蝇头蜗角亦何如。
灶王已送仙台去,素面难将瘴疠除。
但看愁云凝碧海,已然妙药奉丹书。
钟声响彻平安夜,户户欢腾庆有余。
江南评:句子通顺,惜作意平淡。
探春慢除夕
节序惊疑,今冬偏暖,西风看老梅萼。遮面街头,留光指罅,一岁情怀难着。隐约去年时,听钟响、万家焦灼。闭门犹是惶惶,死生朝夕经却。毕竟神州佑我,浴火度苍生,东方英魄。转念尘寰,依然碧海,倚剑待分清浊。五福俱应来,剪窗际、牛头牛角。吹彻南枝,东君更怜香陌。
江南评:西风、一岁以及吹彻一拍语言颇老道,全篇气脉结构尚佳。首拍气息不畅。万家焦灼、毕竟神州佑我等处略嫌具体。长调首二句凡双四字句者,一般宜对仗,是吃紧之处。大约前八字开篇,后六字作收束,前后连接紧密。此说虽无人定论,但大家多如此。后评不赘。
沐燚軒主探春慢除夕有寄
联映朱门,画涂彩墨,屠苏千盏焉醉。幻化银屏,环飞琴韵,轻泻霓灯不止。祥语殷勤说,算今夕、深更无记。阖家团聚人怡,善心祈福天赐。丝缕幽香入户,槛外绿萼开,知接新岁。兴起推窗,风吹搔发,笑我鬓霜添矣。莫道光阴速,且学个、逍遥庄子。待饮流霞,搜来元日春意。
江南评:思路清晰,表意尚欠。自兴起以下,味道渐佳。下片第二句“槛外绿萼开”处句法恐误,此处多宜上一下四句法,以平声为领字。后评不赘。
周清溪探春慢
梅萼初簪,柳芽微涨,园林春意还浅。闷煞游情,抛残绮思,一任窗前坐断。仍记故人在,到腊尽、寒侵香远。近来多少闲愁,更随残醉难遣。既往不须说起,要趁好东风,扫净尘念。漫理新联,悄翻旧历,依约当时眉眼。待得花开日,莫负了、芳痕无限。袅乱晴丝,清波照影如幻。
江南评:流畅,运笔细腻,渐有洒脱之致。“还”字或可以“犹”字待。“既往不须说起,要趁好东风”处宜再酌。
俞万安探春慢除夕
院角梅开,房前竹报,流年又是除夕。盛宴丰餐,亲人团聚,但缺家兄一席。斟上杜康酒,守旧岁、红包延习。芋头路路通鲜,招财饺子当食。央视莺歌燕舞,点赞最美人,异地防疫。新冠无情,同胞有爱,奉献东西南北。如意风调顺,绿丝柳、暖阳春色。四海升平,丰年就是明日。
江南评:语言流畅,日常语入词,当别属一格。
文非丝雨探春慢
倾冷寒冬,临风远日,飞禽何处寻水。衰柳垂丝,离枝黄叶,难去江南故地。吴雨常留客,太湖夜,与君难继。老来追梦无痕,小楼还忆佳丽。桥断东风依旧,除岁福更新,常赞平治。妙笔生花,小康初定,听遍人间情事。幸有平山友,共与我,风华同世。月小星明,风开浪闲春至。
江南评:“衰柳、妙笔”等拍颇有意趣,惜表意尚欠。一结大佳。
紫筠探春慢除夕
沸地歌弦,冲天烟火,人间尤重除夕。土灶飘香,柴门贴彩,瓶里梅花新摘。鞭炮万千头,酒未满、小儿催席。阖家围着红炉,有时侵晓吹笛。空记故山情热,奈长寄他乡,归心层隔。绿码随身,白纱遮口,怕问核酸消息。悄向竹帘下,觑街上、匆匆行色。如此年关,举杯独对青壁。
江南评:口语化较重,行文过实。后二拍渐佳。
天一生水探春慢除夕
怕数流年,时光偏又,偷将眉纹轻绣。守岁春风,萦回来去,况味几番依旧。检点烟云事,有多少、惘然时候。镜中收拾闲愁,蟹螯堪共醽酒。今日甚于昨日,盼儿好读书,高堂添寿。伴我余生,琴书知己,不教诗肠空瘦。常向珠湖边,望碧水、波摇新柳。共待明朝,春痕香染衣袖。
江南评:下语略随意,律不够细。结佳。
雨季除夕
殷勤律琯辞残腊,喜见春空五色花。
爆竹声中呼饺饵,新正宴上斗鱼虾。
漫斟桂酒三巡醉,欲得莼鲈双箸叉。
子夜犹余青蒜味,东风涤秽意清嘉。
江南:年味很足,很有特点。颔联的后三字,都不够利落,有韵不稳。改后稍好。
御春除夕
桃符欲把岁星更,爆竹悄声未肯迎。
久盼佳期离客路,却因时疫阻归程。
恨无双翼飞乡梓,何必相思慰旧盟。
几许宵寒今夜甚,明朝年历已为正。
耿介生评:爆竹句少一平声。中二联略觉意重复。
听竹主人探春自寄
既谋升斗亦何羞,未以位卑任自由。
除旧还宜驱腐鼠,布新例作奋蹄牛。
风和连日沐多丽,邸报成篇争上楼。
石火光中又添岁,奈何长伫羡闲鸥。
耿介生评:颔联允当。既添一岁,又不能闲,就再干几年得了。
春水如蓝除夕
汗马铜驼又一年,新浇腊酒饯华颠。
比黔懒说大秦赋,弥瘴祈消蛮楚天。
壮士沙丘无觅处,文章蠹简老灯前。
来春等得东风起,再约青山绿水边。
耿介生评:文章蠹简老灯前,文字生涯,也无奈矣。
丹青探春慢·蜀冈寻梅
庚子新正五日,蜀冈赴文友安道之邀赏梅,疫疾故,游人寥寥。前日,登冈上寻梅,花开少许,《牡丹亭》杜丽娘有云: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柳梦梅有曰:欲傍蟾宫人还远,恰似春在柳梅边。爱梅久矣,是序。
料峭轻寒,步高微喘,西峰云铺台榭。蕊破枝头,香幽草径,摇漾红衣四野。回首又谁见,夕阳照、疏梅妖冶。小蜂频到心前,几回停驻痴傻。曾忆年时留我,描得个样儿,寿主妆嫁。渐次悲欢,依稀白发,算算半生闲暇。嗟叹来途冷,却烂漫、玉钩亭下。归梦声中,梅边柳边重写。
耿介生评:步高微喘、痴傻,略觉用字过实。渐次几句,令人感慨。结的不错。
一泓除夕
世事驰轮旧序终,皆随残雪渐消融。
枝前新叶依稀绿,窗外红花氤氳秾。
明月绕头轻似梦,紫云经眼漫飞穹。
人间又是清光转,共庆春回万户同。
耿介生评:氤氳秾,略不惬,且氳字平声。明月绕头,造境有点怪。轻似梦、漫飞穹,对仗也不稳。
罗大平除夕除去今宵又一年,灯光如月半空悬。窗前忽忆儿时事,犹盼高堂压岁钱。耿介生评:回忆之情,自然温馨。
飞羽除日行看腊破岁初新,万感依依讵可陈。风雨江山非古道,冰霜气骨是斯人。百年忧乐谁为主,斗酒歌讴试问春。一树梅花成异想,此身不在旧嚣尘。耿介生评:有崛强之气。颈联对句不惬。尾联宕开。
闲云探春慢除夕
远路连天,翠丛含黛,轻盈来去车马。倚户梅开,临窗竹响,一岁流光如泻。期会正此时,看几处,游人归也。家家初换红联,堂前喜共佳话。
千里云烟过隙,长空任卷翻,留印多寡。林下追风,弦边试韵,几度附庸闲雅。今夕迎新又,更相约,诗笺铺写。爆竹声中,春回春发春夜。
耿介生评:一派除日之景。倚户几句,颇见生机。期会句律宜细审。留印多寡、附庸闲雅、春回结句稍不惬。
平山清韵雅集
恬庄雅聚并序
庚子重阳雅集次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韵合集
周清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