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入门之写意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154116.html
初学写意花鸟如何入门?首先学习要得法学习写意花鸟等中国画首先要得法,在得法的前提下,加上勤奋、好学才能有所提高。否则方向错了,只会越走越偏。得法首先要求初学者静下心来选择一个目标,通过认真比较、分析,想一想自己喜欢什么样的风格、题材和内容,确定一个方向,挑选一位好老师和一个好范本是成功的基础。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临摹范本选好后不要急于动笔,先对作品进行认真的“读”、“品”、“临”

.“读”:就是从作品的主题立意到构图、气韵,从造型特点到笔墨变化,从色彩的运用到虚实关系的处理等等,都要进行欣赏和分析;还要弄清楚用的是什么纸,应从哪一笔开始画起,怎样运笔,是用中锋还是侧锋以及运笔的快慢;怎样用墨,是浓还是淡;最后题款的内容等等,都要力求“读”清楚,看明白。

2.“品”:就是脱离技法的层面,品味作品要表达的情和意。

3.“临”:临摹是学画的基础,一般应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临摹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初学者可先从临小幅的画和较简单的画面开始。对于大的篇幅,可以从局部开始,这种临摹的方法主要是学用笔、用墨、用水、用色。要知道写意画的临摹是无法与原画完全一样的,但应尽可能忠于原作,如临得不满意,可重画一张,不要修修补补。此外,要注意临写意画时,重要的是领悟它的精神气韵,不能只停留在形似上,可以从形入手,进而临出神彩,形神兼备方能动人。所以初学者在临写时不要看一笔描一笔,而是要先熟悉临写对象的来龙去脉,然后大胆落笔,不要犹豫,要稳、准,一气呵成,反复临摹,直到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为止。临摹要临到自己心里去,达到默画的程度才算是自己的东西,临过就忘说明理解得不深不透。因此初学者要用默画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默画不成功要找出原因,并及时读范画加深印象。

临画要善于把握整体,尽可能面面俱到在临大画时要体会其整个气势、神韵、构图、构思、虚实等关系;对笔墨的枯湿变化,用色的协调关系,要基本上能掌握原作画法的特点、气质、构图规律,用笔用墨的方法等等,尽量做到把握整体的同时又能面面俱到。要善于不断学习前人的宝贵经验,汲取优良的创作构思和技法,努力寻找差距,不断提高绘画水平。

用心观看教师示范,做到手脑并用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入手临摹前还须注意的一点,就是一定要认真观看老师示范。从老师的执笔、运笔、调色到入纸,每一个细节都不要放过,要认真体会、用心分析。再加上多观察吸收各家精华,反复临习,努力寻找差距,多请老师点评,做到多动脑、勤动手;常和画友们切磋、探讨,取长补短,就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国画基础入门

要想学好中国写意画,首先要从基础入手。本章将详细地讲解用笔技巧,以及色与墨的基本调和技法,帮助初学者更好、更快地掌握基础知识,为后面的写意画创作打好基础。

.用笔技法

如何握笔

2.基本运笔技法

中锋

笔杆垂直于纸面,行笔时锋尖处于墨线中心。用中锋画出的线条挺劲爽利,多用于勾勒物体的轮廓。

侧锋

笔杆倾斜于纸面,笔锋和笔肚接触纸面。侧锋运笔用力不均匀,时快时慢,时轻时重,笔锋常偏向线的一边,其效果毛、涩,变化丰富。由于侧锋运笔使用的是毛笔的侧部,故可以画出粗壮的线条。

藏锋

藏锋,笔锋要藏而不露,画出的线条才沉着含蓄,力透纸背。

露锋

与藏锋的运笔方式刚好相反,它以笔尖着纸,故意露出笔锋,收笔时渐行渐提笔杆。以这种笔法画出的线条灵活而飘逸。

逆锋

行笔时笔尖逆势推进,使笔锋散开,笔触中产生飞白。这种点、线具有苍劲生辣的笔趣。

顺锋

顺锋运笔与逆锋相反,采用拖笔运行,画出的线条轻快流畅、灵秀活泼。

3.如何运笔

运笔的快慢、提按、转折、顺逆、虚实都是由运笔的节奏变化产生的,在节奏变化中最明显与最重要的是快慢的变化。

快慢

指行笔过程中上下左右前进速度的急缓,即行笔的快慢。快则流,慢则留;快则光,慢则涩。

提按

指入笔、行笔、收笔中起伏、轻重的力量。提为起,按为伏;提则轻,按则重;提则虚,按则实。

转折

笔锋转换时向上提笔或向下按笔的力量不同,线条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在笔锋转换时提笔转过去为“圆转”,反之,按笔转过去为“方折”。

拖笔

拖笔多用于画滑线,是一种灵活运笔的方法。拖笔时握笔要高,笔锋一着纸即可,不能停留,这样才能显得流畅而灵动。

4.线条的练习

线条就像画中形象的骨骼。是骨,就必须有骨气,骨气最能表达画中形象的内在活力。线条的不同变化,正传达了不同的活力,而线条的变化也正是用笔的变化。

用笔的过程中先按笔、后提笔,表现出飞白的质感。

.2墨

中国画通过墨的干、湿、浓、淡、清来体现物象的远近、凹凸、明暗、阴阳、燥润和滑涩。墨分五色:清、淡、重、浓、焦,而决定这五种墨色的关键是墨中水的比例。本节将详细介绍墨色的调和方法。

墨分五色

“墨分五色”更多的是讨论墨色的深浅,常常指“焦、浓、重、淡、清”。焦墨是半干的墨汁,乌黑而有光泽;浓墨是深黑的墨汁,加了水分而不显光泽;重墨含水比浓墨多,色相稍浅;淡墨的含水量较多,色相更浅;清墨只有极淡的墨迹,甚至全是水。

2.调墨技法

.选好笔,放入水中按压,将笔毛散开,这样可以将笔腹中残留的颜色洗净,以保证不会有其他颜色残留。再收笔,在笔洗的边缘擦(刮)两下,以减少毛笔上过多的水分。

2.淡墨。用笔尖蘸少许墨,在盘中与清水调和,使墨汁浸入笔肚。

3.重墨。再蘸墨汁,在淡墨的基础上继续调和。

4.浓墨。需要多蘸墨汁,再在盘中调和,墨色便愈来愈浓重。

3.墨法

墨有破墨、积墨、泼墨、宿墨、浓墨之法。墨之韵味与节奏可产生淡雅、沉厚、丰富、淋漓、滋润等各种不同的艺术趣味,并以此表现物象的某些形体与质感、意境与情趣。用墨的诀窍是在变化中求统一,这种变化可以是各种墨色之间的对比,也可以是墨色本身的韵律感、丰富感、肌理感,因而用墨一般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对比中求统一,另一种是统一里求变化。

破墨法

破墨法是指在作画时,趁前面的墨迹还没有干的时候,接着又画上一层墨色,使画面中的水墨达到相互融和的效果,墨法中最常用的是破墨法。由于生宣纸的渗化性与排斥性,水分的含量及落笔的先后不同,可使浓淡之墨在交融或重叠时产生复杂的艺术趣味。

积墨法

积墨法是指各种不同墨色、不同笔触在不断交错重叠后产生的特殊艺术效果,给人以浑朴、丰富、厚实之感。积累时每一层次的笔触的复叠,一般在前一层次的笔触干时才进行,而笔触的相叠必须既具形式感又能表现物象。

泼墨法

泼墨法是指随笔将多余的不匀之墨水挥泼于宣纸上的作画方法。这种挥泼而成的笔痕、水痕,有一种自然感与力度,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与随意性,是作者有意与无意的产物,容易出现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效果。

宿墨法

宿墨即隔宿之墨,墨汁存放时间较久,水分蒸发而浓缩,墨色最黑。宿墨常用于最后一道墨,用得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因宿墨中有渣滓析出,用不好极易枯硬污浊,故用宿墨要求具有较高的笔墨功夫。黄宾虹最善用宿墨,每于画面浓墨之处点之以宿墨,使墨中更黑,黑中见亮,加强了黑白对比,使画面更加神采焕发。

浓墨法

以浓墨法描绘物象,落墨较重,可使画面厚重有神。用浓墨要“薄”,即笔法灵活。只有干、湿、深、浅变化有致,才能浓而不凝滞。

4.色墨结合

颜料和水墨相结合,会出现新的色值和特有的韵律。这里介绍几种主要颜色与墨混合的效果。

国画教程:中国画入门之写意花鸟

运笔、用墨示意图

茶花叶

先将笔蘸清水再蘸淡墨,笔头蘸浓墨,侧锋入笔画好左半片叶,再将笔锋向上,用卧锋画出右半片叶,使一叶中有浓淡变化。此法还可画桂花花叶、栀子花叶等。勾叶筋要中锋运笔,主筋略粗,小筋稍细于主筋。

牡丹叶

此叶结构较复杂,一枝叶柄分三组,每组有三片叶组成,每片叶子有三个角,画时笔根蘸淡墨,笔尖蘸浓墨,侧锋卧锋并用,中锋画叶柄。用干笔浓墨勾筋,运笔要挺而流畅。

葡萄叶

用大号羊毫笔加清水,蘸淡墨,笔尖蘸浓墨,侧锋入笔后立即用卧锋扫出叶片中间部分,笔不离纸顺势带出右半叶,然后略蘸浓墨画出左半叶。趁未干时用浓墨中锋勾筋,叶片画得深筋也要勾得深,反之,叶淡筋亦淡。

海棠叶

此叶小而狭长,画时笔根蘸淡墨,用侧锋由叶片要问向叶尖画出,叶片两头尖细中间宽,每组叶要有大小搭配,要画出叶片翻转的姿态。

竹叶

画竹叶有介字、个字之法,其目的是表现竹叶的特征,画竹叶可浓淡墨、中侧锋并用,运笔要有“写”意,须挺拔洒脱,体现竹叶的姿态。

枇杷叶

此叶长而宽,质地硬厚,叶筋明显且粗而多。画时笔根蘸淡墨,笔头蘸浓墨,以侧卧锋带逆锋画,趁半干时用深墨勾筋,笔法要粗厚,切忌尖细,方能显出质感。

蝴蝶花

此花共九瓣,中间三瓣呈长条形,外面六瓣呈长圆形,画时笔根蘸淡墨,笔尖蘸浓墨,以中侧锋点厾,未干时用略深于花瓣的墨色干笔勾出瓣纹,最后用深墨点其中三个花瓣上的点状纹和花心。

梅花

笔根蘸淡墨,笔尖蘸深墨,中锋入笔,侧锋按下,先点一花瓣的左半边,顺势侧锋完成整个花瓣,略干后用深墨画花心,以勾勒法画花朵,线条要流畅、挺拔,点花托用笔要藏锋,勾花心运笔亦须流畅挺拔,墨色必须深一些。

牡丹花

从近花心的花瓣开始点厾,逐渐向外画出,点厾时注意有大小宽窄变化,方能表现出花瓣的透视形态。中间色浓花瓣小,由里向外画,花瓣渐大色渐淡,注意色调的统一,变化要自然。

菊花

浓淡墨并用,中间花瓣紧而深,越向外围花瓣越长,勾越淡。先以中锋画出中间数瓣,要注意穿插、翻卷的姿态变化,然后墨色渐淡向外画出,用笔须流畅有转折,线条穿插翻卷要自然。

写意鸡画的入门知识,适合初学者

写意鸡画是以中国特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创作的。在表现鸡的同时,往往融合画者对写意鸡的理解和诠释,流露画者的情趣,使得写意鸡画的表现力更加丰富、更加有质感。

《万事大吉》王向阳

写意鸡画

所谓写意,即"以意写之",用粗放、简练的笔墨画出对象的形神,"意"在随意、创意、意境。写意又分大写意、小写意和兼工带写。

写意鸡画是花鸟画的一种,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并以鸡为绘画对象的一种写意画。

写意花鸟画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遭际、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强化的表现。它既重视真,要求花鸟画具有"识夫鸟兽木之名"的认识作用,又非常注意美与善的观念的表达,强调其"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张通过花鸟画的创作与欣赏来影响人们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表达画者的内在思想与追求。

大写意

手法粗放而简练,以草书入画,不拘泥于形式,表现中国人独特的造型观和境界观。在技巧上体现以书法线条配合点厾,以简单飘逸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对象,作画时注重用线的书法味和墨色的多变性,首重趣味。

大写意

小写意

相对于大写意而言,小写意略细腻一些,更倾向于以水墨画法写物象之实,上接元代墨花墨禽的传统。

小写意

兼工带写

在同一幅画面上,以不同的手法去表现,主体采用粗狂简练的写意手法,点缀部分使用工笔画法

笔法

要画好一幅写意鸡画,注意用笔是关键。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对客观存在的记忆,予以缜密的组织、提炼和概括,在画面上再现自然物象的形神时,必须依赖用笔和用墨。用笔塑造形象,用墨表达神态,从而达到"气韵生动"的标准。

用笔讲究笔气、笔力、笔韵。运笔要运气,要一气贯注,笔有气,就是活笔,无气,就是死笔。运笔从始笔到末笔,要首尾衔接,笔笔送到,做到游刃有余。这样出来的线可免去板、刻、结等各种毛病。运笔要有力气,气到力便到。

中锋运笔

中锋要求落笔中正,不偏不倚,用笔要圆劲而有韧力。一般描写有定形的东西多用中锋。

中锋用笔

侧锋运笔

侧锋是笔管与纸面不垂直,笔管倾斜,行笔时笔管所指的方向和所画的线条方向有一定的角度,笔尖不在墨线中间,侧锋线条一边轻、一边重,落笔偏侧横扫。

侧锋用笔

顺锋运笔

顺锋是指笔杆倾倒的方向与行笔的方向一致。就如由左向右,由上向下,这样的笔锋呈顺势。画出的线条光洁、挺拔。

顺锋用笔

逆锋运笔

逆锋就是相对于正手位置顺行方向的反方向毛笔运行方法,逆锋运笔阻力大小、笔锋聚散、松紧变化不同于顺笔的笔力刚硬、力透纸背。逆锋多是改变正常的运笔方向,以增加笔触的苍浑感。

逆锋用笔

飞白

用笔松、毛,松散中有一种苍茫的感觉。可避免线的刻板,并增加涩拙的趣味,一般用于描画禽鸟松散的羽毛。宜用焦墨,有时也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他墨色。

破墨法

墨法中最常用的是破墨法。由于生宣纸的渗化性与排斥性,水的含量及落笔的先后不同,可使浓淡之墨在交融或重叠时产生丰富的艺术效果。

破墨法

墨法中最常用的是破墨法。由于生宣纸的渗化性与排斥性,水的含量及落笔的先后不同,可使浓淡之墨在交融或重叠时产生丰富的艺术效果。

蘸墨法

蘸墨法是指作画时先将笔用清水发开,蘸淡墨后再蘸浓墨,开始近景落墨,无论是树或山石从所需墨色最重处下笔。随着墨线的延伸地,浓墨逐渐减少变淡,自然的墨色浓浓淡淡地在变化中展开,或浓或淡根据图示所塑造的形体所需而定,随着宣纸对水墨的吸渗,湿笔、干笔同时显现出来。运笔时,墨色的浓淡变化而产生的节奏感最接近视觉美感。

图文教程:中国画入门之写意枝干

松树枝干

粗干用淡墨作圈,画出鳞片状的树皮。鳞片须圆中见方,随意中有规则。运笔可中侧锋并用。近树干边的鳞片要长而扁,以示透视。画细枝运笔要挺而有顿挫。半干时用深墨作横点,以显示质感。撇松针运笔要挺劲,每笔都要留得住,有回锋之意。

柏树枝干

浓淡墨并用,中、侧、逆锋并用,线条要有主线、辅线。主线深、重、实,辅线淡、轻、虚,要画出扭转如解索之状。未干时用破笔浓墨点苔,以表现树皮粗糙感。

藤蔓

中锋行笔,浓淡并用,线条要流畅有顿挫,画出富有弹性的效果,藤与藤之间要有顾盼。

梅花枝干

画粗枝用侧锋淡墨,细枝用中锋深墨,行笔要稳健有顿挫有节奏感,画小枝要挺拔,枝梢要收锋,点苔用深墨,要藏锋,注意疏密。

石头的二种画法

先点厾后勾勒法

笔根蘸淡墨,笔头蘸沉默,笔毫略散开,在石头结构处点厾,表示石头的暗部和苔藓。再用勾勒法画出石头外形,半干时用深墨点苔,使墨色有变化。

先勾勒后烘染法

用干笔,中侧锋并用勾出石头外形和结构,在石头结构处略加皴擦,画出立体感、粗糙感。待干后用淡墨或颜色在轮廓内烘染,不能平涂,要有浓淡变化。半干时用浓墨点苔点。

羽毛和画鸟步骤

丝毛法:用深墨或淡墨(视羽毛颜色深浅而定)干笔将笔毫捏扁,自上而下丝毛,笔触要短,两头虚中间实,这样易于连接,画时笔锋可略带侧意,这样画出的羽毛能有蓬松感。

厾点、丝毛结合法:先用点厾笔法画出鸟的大致形态,视具体情况弥补点厾时不够精到之处,并略加丝毛。

小品练习

梅花

画梅先画枝干,粗枝用淡墨侧锋,细枝用深墨中锋,运笔要有顿挫和节奏感。画枝干时注意留出点花的位置。枝上点苔要有疏密。接着画花,花朵要有正反、俯仰、转侧等姿态变化和疏密搭配,还要注意盛开的花与含苞和花蕾错落有致。半干时用红色加墨成酱红色点花蕊、花托。

垂丝海棠花

用墨色画枝干,可参照梅花枝干画法。叶片以汁绿为基色,即花青加藤黄再略加三绿调和而成,笔尖稍蘸胭脂,略调和后以侧锋点厾成形。叶片的大小、长短、翻转要有变化。画花的用色与梅花一样,画花托、垂丝,垂丝要有穿插。

萱花

先用汁绿加墨画叶,中侧锋并用,画叶要注意有转折,穿插和疏密搭配。根部要分成有大有小几组。画花以藤黄为基本色,蘸朱磦用侧锋点厾而成,趁未干时用朱磦点出花瓣上的斑点,用赭石加墨画花柄和花心。用浓墨趁半干时勾叶筋。

翠鸟和芦花

用深墨勾嘴、眼,用淡墨以丝毛法画出头部和身体,用浓墨画出翅翼和尾部,干后用淡绿色在头部、翼毛和尾部的交接处作渲染,再用三青略加花青从头部向下丝一遍。用赭石加朱磦画腹部,用淡黄点颔部,红色画爪和嘴。

用汁绿加赭石蘸墨撇出芦花叶,中锋画芦花杆,趁叶片未干时用干笔逆锋勾出叶筋,再用一枝干净的笔先蘸白色调得很稀,笔头上蘸赭石或先前画芦花叶的颜色用破笔点出芦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semeia.com/wmxj/63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