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王伟勇教授主讲第11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jk100f.com/
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

《笠翁对韵》第集

王伟勇教授主讲

年9月1日

我们继续看下去,如果说“开田多种粟,煮海尽成盐”。一个是陆地上的事,一个是海上的事,都是和农民的经济生活有关的话,那下面这就是道德层次了,就是修为层次了。为了这两句话,你看看我编了多少的讲义给你看?“居同九世张公艺,恩给千人范仲淹”。这个当然课本上应该也注ㄐㄧˇ,恩给ㄐㄧˇ这没有问题,当然就是给予的意思。我想这样,张公艺我们课本上当然也注了他的〈百忍歌〉。但是有些注释〈百忍歌〉,只抓住了那几句话来注,其实它是一整篇这样子下来。所以我为了让你知道说,除了张公艺之外,历史上还有哪些人告诉你,做些什么修为的事情。因为剩下最后两堂,我的讲义你可以看到也是编到了九十几页,因为最后是一百页,所以就录了张公艺〈百忍歌〉,全文抄在这边给你看。尤其是九十页的刘伶、陈灵、石崇、项羽这些典故,我们时间充裕我会告诉你。上一次我说了,男孩子的曲折故事范雎是一个。女孩子曲折的故事,而且如果定义红颜祸水,最早要推很可能就推到了,陈灵公的事情夏征舒。这个故事很麻烦,我到时候我们把进度上得差不多,我回头会讲。再来就是明代唐寅〈百忍歌〉,明代唐寅如果是近代百孝要算的话,唐伯虎,唐寅就是唐伯虎,他也是其中一位,他也有写〈百忍歌〉,这里头也还有典故,如来割身、孔子绝粮、韩信胯下辱,那个胯下的胯我写错了。就像上一次同学有讲,我讲义上那个不尽长江滚滚来,我给它写成滚滚流,你写流那个押韵就走韵了。因为课本刚刚有了,我就不再改,如果看到的话,那个流要改为来。所以完了以后我就继续想到,一般市面上都会贴,你到好多的人家家里,尤其是修道的家庭,常常就会有些〈莫恼歌〉、〈不气歌〉,我顺便写在这边。写了以后叫你不要生气、不要烦恼,我还积极的教你〈乐志歌〉,我在九十二页就有〈乐志歌〉。我想这边的补充讲义,等到今天把十四盐可以讲完的时候,我们回头再来看。包括后面的一字师,一字师那个比较简单,只是告诉你说,你作的东西有人帮你改一个字,历史上不会只有一件事情,好多好多人家都可以叫一字师、一字师,给你看这样,是从诗话、笔记里头帮你找的。所以我想后面这两句话,我先把张公艺大概的样子告诉你。他是高宗时代,你知道唐代的帝系高宗下来,你当然会跳到中宗,还不那么容易,中间夹杂了一个武则天。中宗先上来,然后武则天把他给摆在一边,她自己登基,人家又讨伐武则天以后,中宗又再复辟。所以你在唐朝帝系里头,你可以看到中宗有两次,是同一个人。所以他是生在那样的一个时代,结果高宗皇帝的时候,他年纪已经八十八了,九代同堂没有分家,一共有九百余人住在一块。这你大概不能想像,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一个家族要九百人住在一起,我看除非办一个学校这样子,不容易,古代是这样。高宗皇帝就召见他,高宗皇帝以为要听听看,有没有什么太高深的道理来?这个张老先生,我有时候一直在算,八十八岁九代同堂,怎么算是九代?他的儿子几岁结婚,他孙子又几岁,怎么加减乘除,有没有人比较厉害的明天算给我听,不是八代而是九代,八十八岁九代。他是怎么样会变成九代?是不是嫁了出去,嫁了出去以后生曾孙子,曾孙怎么算反正他就九代。不过这是你们去算数学看怎么样来,师兄有头脑这个你就可以贡献,就看看你怎么算,八十八岁有九代住在同一个门下,不容易。因为我们照道理讲,像我们在乡下,女孩子十七八岁嫁,十八岁嫁,你说她要做阿嬷,那三十六岁,然后她要做曾祖母,你就再加十八,最早都生女儿,就这样一直嫁,一直嫁,好像要嫁到变九代,好像八十八也不可能到达,你们再算算看怎么算。就那么记载,史书就那么记载,他当场告诉高宗皇帝就一个字,就叫做忍,忍耐的忍。所以他有就叫做〈百忍歌〉,后来就传出他的〈百忍歌〉。我是整篇抄给你看。然后〈百忍歌〉之后,他就信手再写了一百个忍字,恭敬的送给高宗,就是那个头痛疼死的高宗。这个故事你先记。所以居同九世张公艺,就是他自己,我自己范围之内亲族可以做的事情,我先照顾好,也许比不上下面这一位,每个人都有他尽力的范围。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能够这样,难怪皇上都要请教他,你是怎么样的摆平这九代的人,九百多个人住在一块,是怎么一个管理方式?好了如果你说他这个人只管家族的话,各位来一个扩大的,恩给千人范仲淹。各位知道范仲淹妈妈改嫁了,嫁到苏州来,他是山东人,所以他为什么叫做义田?我在苏州这个地方,因为大家对我的照顾对我的什么,我来回馈这个地方。他就自己到北方去找了亲生的父亲,所以这件事情他不会忘掉他出生地,就照顾了这些,在苏州这个地方开义田,然后办教育,把那些当地的百姓子弟,教得非常的有风气,教得非常的有规矩,然后就非常著名。义田就是现在我们来讲的话,就给奖学金,然后免费的来教你,知道?范仲淹。你看一个本性,大的方向他会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小的方向他会告诉你,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在海边的人看到鲈鱼来了,おいしい,おいしいですね,好吃。范仲淹看到了,你们吃的人要好好想一想,就是你们贪口腹之欲,害得多少人为了你们的口腹之欲,去那边跟风浪搏斗,那首诗很简单,五言诗很简单。江上往来人,第一句,但爱鲈鱼美,鲈鱼非常鲜美,君看一叶舟,白浪滔滔,那个大海之中那个一只小船,飘啊飘啊荡啊荡啊,出入风波里,在跟风涛搏命,搏命干嘛?满足你的口欲。所以你要善待人家,减少口腹之欲。所以大,为国家,他可以讲先天下之忧而忧,为一般的苍生他可以说,请你多关爱一下,多照顾别人一下。所以这两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一个是把自己的家族管好,一个是回馈我所在的地方,让我所在的地方有个好的教育,好的公益事业可以做,所以这两个人都值得人家钦佩。然后至于他〈百忍歌〉内容,我们有空的时候,把十四讲完,我回头再来讲那个。不然我讲陈灵公的故事要讲到什么层次,就像范雎那样,我要把一些关键的人物写起来。你们在上《左传》或是上圣松老师的课,有没有提到陈灵公?有没有写到夏征舒这个人,有没有提到?没有,好,我等一下再说。我们先看这个,下面这边就容易了。“箫弄凤来,秦女有缘能跨羽”,我们课本尽管不注,我们前面已经读过了好几次对不对?是不是?谁的故事?就算你不要看凤凰台,他说在第十页就可以看到,谁跟谁的故事?萧史跟弄玉,弄玉是谁的女儿?秦穆公对不对?然后一夜之间羽化登仙去了,讲的就是这个故事。讲的是非常恩爱的一对情人,找了一定的机缘之后,两个人就修炼成仙去了。同样道理,这个故事,我想你只要在一个黄帝的故事上,或者是说因为黄帝,我们的老祖先开国,中华民族汉民族的开国的祖先,那他最后走向哪里去?大家都希望人间的人格之后,把他神话一下,《列仙传》里头就载了这个故事。说在首山之铜,然后铸鼎于荆山之下,鼎成之后他就教导百姓,你要怎么耕作如何这般,然后铸了这个鼎去开采这个矿,大家有经济生活如何,当这个鼎铸好之后,突然有龙须从天上垂下来。这个故事找一找找一找,连日本奇特的文学家,很年轻就过世了,也写了一篇文章叫做〈蜘蛛之丝〉,也是天上垂下一个蜘蛛丝,我讲过吧?讲过那个。无独有偶,我们也是天上垂了一个东西来,说龙就垂了一个胡髯,让皇上爬着升天去了。群臣百僚看到了,想要抓住他,挽留住,攀着,有些人攀着弓,有些人攀着什么想要一起上天去,你们都还没得到一定层次,所以只有皇上,他们所有被拽的东西都断了,还留在人间,黄帝一个人,看着黄帝升天去了,因为他造福了一个民族的产生。所以这个故事有没有很有意思?我们这边是告诉你说,你不要有恶念,转念之间宗教色彩。这边是一个对人类贡献久的人,好像他是天上派你来照顾人间,时间到了就回去召唤你。有没有人替一个人在写生平传记的时候,也采取这个手法?八大家里头谁跟谁写的时候就写了这一段?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他最后的韵文就讲了:“钧天无人帝悲伤”,他说你是老天,说韩愈韩文公,你是老天派你到人间来历尽尘缘,让人间的文采往上提升,提升完了以后,老天觉得说我上面还需要你,就把你召回去了。知道吧?苏东坡这样写。还记得还有人也这样被召回去的吗?有些讲的故事你都可以联想,李贺,还记得吧,我不是说被召回去叫做什么?玉楼赴召。所以你只要有些精彩的东西留给人间,到最后大家都说老天会把你收网收回去。所以我说鼎成龙去,轩臣无计得攀髯,就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流芳千古做为我们华夏民族的老祖先,这样的一个成仙得道去了。因为他照顾了我们。这个没问题,一个是儿女私情,是小的,一个是照顾,始祖照顾了一个种族的绵绵不绝,都这样子随着上天去了。没有问题吧,这个对句?好,没有问题我们念一遍,念完我们教第三段,我附的资料我再来讲,让我比较安心,因为明天只剩下第十五部,应该就可以结束。来,连对断,减对添,三四:学生读诵:连对断,减对添。淡泊对安恬。回头对极目,水底对山尖。腰袅袅,手纤纤。凤卜对鸾占。开田多种粟,煮海尽成盐。居同九世张公艺,恩给千人范仲淹。箫弄凤来,秦女有缘能跨羽;鼎成龙去,轩臣无计得攀髯。教授:OK,好,羽化登仙。我们看十四盐的第三段,人对己,爱对嫌,三四:学生读诵:“人对己,爱对嫌。举止对观瞻。四知对三语,义正对辞严。勤雪案,课风檐。漏箭对书签。文繁归獭祭,体艳别香奁。昨夜题梅更一字,早春来燕卷重帘。诗以史名,愁里悲歌怀杜甫。笔经人索,梦中显晦老江淹。”教授:你看到后面这个,你就是觉得人生真有意思。好,我们看下去。来,先看它的平仄对。“人对己”,平对仄。“爱对嫌”,仄对平。“举止对观瞻”,仄仄对平平,没有问题。“四知对三语”,有时候你会觉得知也可以念ㄓˋ,但是如果你知道这是三语的语是仄声,你就不会把这个知念ㄓˋ,我们中国字有时候这个知会念ㄓˋ,而且四知我们昨天刚碰过,什么人的故事?等一下再问你们。所以四,你看四对三又来了,三这个伟大的数字以一对多,你看看。“四知”应该是平平,“三语”应该是仄仄,哪一个拗跟哪一个拗?四跟三,对不对?应该平声它仄声,应该仄声它平声。“义正对辞严”,我们现在的义正辞严就在这边,仄仄对平平,没有问题。“勤雪案”,我们上一次也读过这个典故,所以等一下都很快可以带过,平仄仄。“课风檐”,仄平平,对不对?也对了。“漏箭对书签”,你等一下想想看这一句没注,大概你不知道漏箭的规矩,你就不知道它这个为什么会对?等一下我一讲了,你就哦恍然大悟,为什么漏箭会对书签,我们想一想。我们现在只管平仄就是仄仄对平平。“文繁归獭祭”,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相对的“体艳别香奁”,别ㄅㄧㄝˋ是一个入声,如果你念对了就仄仄仄平平,到这边都OK。除非你把它别ㄅㄧㄝˊ,那就惨了,就不对了。“昨夜题梅更一字”,你看昨跟一,刚刚同学都会念,仄仄平平平仄仄,没有出律。你把“一”当作平声你又错了,“昨夜、一”都是入声,所以这格律还是非常严谨的。“早春来燕卷重帘”,告诉我哪两个字?“早”跟“来”,它应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对不对?平平仄仄,上拗下救没有造成孤平,非常标准这是可以拗救的规矩。早跟春,一拗,第三个字来救。“诗以史名”,对过去它应该是仄仄平平,哪两个?“诗”跟“史”,对不对?仄仄平平,诗应该仄声它平声,史应该平声它仄声,正好是一三相救。然后“愁里悲歌怀杜甫”,等一下对过去,我们先对,“笔经人索”应该是平平仄仄,也是哪两个字?“笔”跟“人”,有没有看到?本句一救三,相对的对句也一救一,三救三,这都是非常高规格的平仄处理。“下半句愁里悲歌怀杜甫”,仄仄平平平仄仄,哪一个字?愁,第一个字,好,他救了,“梦中显晦老江淹”,这个句读起来就非常沉,彩笔被人家没收回去了,平平仄仄仄平平,哪一个字?“梦”,有没有看,梦。所以一对一,上拗下救,所以这是非常标准的拗救,这一阕都没有问题,也没有造成下三连、二夹一的现象。平仄没问题吧?好,没有,我们来看,很多都是反对的对。比方“人对己”就是相反方向。“爱对嫌”,也是相反方向,这都没问题。“举止对观瞻”,这是同样的意思了,你的举止、你的所作所为,这是你的表现,举止。观瞻是别人来看,看你的表现,也是站在客主的两方。“四知对三语”,四知没问题,谁知?天知,我们俗话都讲地知,原来原文是什么?神知,天知、神知、你知、我知,谁的故事?杨震,一定要记得。“对三语”,请你注意这个典故。来,我们看下去,说晋朝初年太尉王衍向文人阮修问起了老庄跟儒教的异同。老庄,佛道跟儒教,这个千古以来就是究竟要和要分,要不要罢黜要如何,就是说如果你在一定的发展上,老庄跟儒学都是同步并行的时候,就会相辅相成,一方压得太高了,一方被压得太低了,很容易就会有个反弹。所以就好奇的问王衍,就是这两类别的,儒学跟佛道这个道理通不通?这个回答,回答这个问题是六朝的习惯用语。你如果google打进去“将无同”这三个字,就是注释的第三行“将无同”,还不只是他们两个对话用将无同,好多人对话就喜欢用将无同。各位不敢肯定的说yesorno,就比较疑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应该是相同吧。我现在告诉你标点符号的用法了,如果应该是相同吧?你后面是个questionmark,是一个疑问词的话。多少代表一点疑惑,还没有表达著作者的立场。如果这个地方的标点符号,该是相同吧!是个叹号。各位这就表达了我虽然是疑问词,但是我是肯定的,懂得我意思吗?所以,所以有些人在标点符号,就这样用了,叹号以后又加问号。我虽然问你我就叹号,让你去猜,比较笨的就问号,大概是相同吧?我也不知道。然后比较笃定的就大概是相同吧!我是委婉,但是肯定。所以应该是相同吧,他在回答的时候,他是回答的意思,应该就是这样子。所以王衍很欣赏他的话,我讲过这是当时六朝方言,“将无同”不止在他们两个对话,还有其他人对也是将无同。好了,《晋书·阮瞻传》就记载这个事,但是他记载的是王衍变成王戎,阮修变成阮瞻,我们不管。不过“三语掾”就是因为只有三个字,“将无同”这三个字,然后就被提拔做为一个官员,非常有意思。所以以后看的人就觉得,嗯,这个回答得很技巧。“更闻台阁求三语,遥想风流第一人。”三语三语,就被人家这样留下来,回答得不错,然后你是一个太尉,人家就说这个人真会讲话,叫他“三语掾”,三个字就解决了。不是我们还有一个人吗,被罢官以后什么事都不讲,就对着空中一直写咄咄怪事,咄咄怪事咄咄怪事,写四个字。所以书咄咄且休休,有没有?怎么我就被这样罢官了?真是咄咄怪事,谁的典故?且休休,司空徒的故事。什么人用过这个句子?辛弃疾用过,“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所以有时候在六朝时代常常有这名士。怎么样,同学查到了?会不会写那个字?不要给我念ㄔㄨㄔㄨ,没有吗?还没有人回答吗?我不是记得上一次有写到吗?殷浩,你终于写,我记得我写过,我记得我写过黑板,咄咄怪事、咄咄怪事。不吭气,好像表面没事,但是一走路的时候就在上面画,咄咄怪事、咄咄怪事,恐怕后面跟的人就注意看他在写什么字?所以以后你觉得说,不可思议怎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咄咄怪事。你看这也是六朝那时候太多的故事。所以你记得三语掾,这边是三个字,将无同,那边是咄咄怪事四个字,四语掾。再下来你很熟的,“义正对辞严”,不必说了这是正面,寄托堂堂正正的义理,讲的话是清清楚楚的,非常的严正,不妥协。这个有时候你要看在什么地方用,我常常讲理直气壮一回事。我在成大的时候我们前任赖校长说了,当时陈之藩到台大去演讲,他还是学生,他还特别跑去听他演讲,演讲以后就买了书。这都是对演讲者的尊重,我来听你演讲,你的书你看买来请他签名,这个书他后来捐给了成大。你知道陈之藩在那边替他写什么?年轻人,义正辞婉,义正辞婉,他不是义正辞严。所以我说你有一定的高度,也许你觉得这个不能妥协你要这样,但是对于年轻人,得理你不要不饶人,得理你有时候你还要饶人一下。你何妨和颜悦色可以达到公义,就义正辞婉,这是陈之藩给我们赖校长的。所以他跟我们讲这个故事,我们也听进去了,有没有道理?你年轻人跟着学做人,你还没有到一定的高度。何妨你对的事情,你对人家留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哪一天你碰到,人都会犯错,人家也会相对的给你三分的余地,你就非常的欣慰。这就像我昨天讲的交浅言深。所以义正辞严请记得,我现在告诉你一个词语叫什么?义正辞婉,年轻人有些时候何妨如此。你看看我们老和尚在演讲的时候,他何尝有对你义正辞严?你怠惰、你不好学、你偷懒,仍然是温温和和的告诉你。我有时候听我们老和尚演讲,我就觉得自己很渺小,他怎么修养到这个层次,我希望三十年后我也是这样。所以下面就告诉你读书,“勤雪案”,不必讲了什么人?我们上次说过映雪读书,孙康,案就是桌子,努力读书。“课风檐”,读过吧刚刚介绍一个人,“风檐展书读”,这边有没有写?有,〈正气歌〉里头。虽然徐风吹过屋檐之下,夏日炎炎正好眠,我还是认真的读书。好,现在底下我就要问你了,你看雪跟风它能够对,案是一个位置,檐是屋檐下,勤跟课,你看把形容词当动词,勤劳本来是形容词,把它当动词,在下雪的地方我在桌前勤劳的读书,在风徐拂的屋檐下,我认真的读书,课风檐。所以风檐展书读,下面一句,“古道照颜色”,前人的行为点点滴滴,好像就在我眼前一样,见贤思齐之心自然就产生。好,现在聪明的同学,谁能够回答下面的对?我们课本也没注了,“漏箭对书签”。来,谁举手发言,老师我知道,为什么漏箭会去对书签?你要先破解漏箭用在哪里?计时。古代计时,这个结构非常巧,每一代的创作不一样。你现在要看,在台湾,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台中科博馆一进去它就有那个刻漏,十二个刻漏,盛水满了以后,这边的漏斗满了以后,它就会往下滴在下面一个漏斗就一刻,满了以后再滴,有去看过的举手,没有,各位它那边看不到箭。古时候那个漏,我讲过刻漏有好多制作方式,科学家就会去弄,它就几个箱子,一个层次、二个层次、三个层次,四个这样,然后每个层次里头它都有箭,水满的时候那个箭都沉在底下,它底下会有一个漏水的地方,到一个时辰之后它漏到第二个箱子,那个箭就出来了,那个箭上就会刻,一刻、二刻、三刻,所以漏箭是在区别时辰的东西。所以那个漏箭漏箭,你要查这个典故你先要查漏壶、漏刻,你就会知道那个话。然后你就看看,有些是做一个人站在那边拔一个东西,就好像水中之人,它代表计时的东西。如果你不用水中计时,你看我们在北京或者在好多地方,都会有什么?华表柱,华表柱在那边,然后太阳照下来,那个影子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画表柱也是一个古代没有钟表之前的计时的东西。所以陆地上你可以这样,水上你就,晚上你怎么办?没有太阳,你怎么计时?所以老祖先还是有智慧的。所以水满的时候那个箭就沉下,慢慢的滴下去一刻跑出来了,再跑出来,跑出来,那个箭就浮下,浮到一定层次嘣它就跳到这边来,然后这边的水又满了嘣又下去,五更大概一个桶二个桶,大概五个桶,你去看古代是怎么弄。我知道科博馆弄的是一个斗,水满了就掉在一个地方,就再转一个地方,它是十二个斗在那边转,科博馆我去过。所以你假如有兴趣去看。好,现在告诉我说书签干嘛?你不是这一页看到那里你不夹上去吗,再下一页看到你不夹上去吗,所以就跟漏箭那个箭人,嘣跳到下一个,不是嘣那一个,知道意思吧?所以那个区隔时段的箭,区隔书本的签你就可以对上了。懂了没有?所以漏箭对书签,你不要说射箭射漏了,没射中,那请问怎么对书签?懂了没有?原来是这样,漏箭对书签。漏箭要注挺麻烦的,如果画图来看,你就比较容易理解。底下我们因缘生老师注的还蛮有意思,“文繁归獭祭”。本来我们讲这个文章太獭祭了,什么意思?我们说那个水獭,牠去抓了一堆鱼以后,牠要吃的时候先把鱼排好,排整整齐齐然后开始吃。我们都常常在笑谁?笑那些跩文字的人,没有内容只是铺排词采,美美的词采一列一列的,笑写骈文的人,你这个文章獭祭,也变成文学批评的一个术语。我们因缘生老师说了,牠同列供品一样如何。他开始讲其实水獭生性残忍,吃鱼都常常吃一二口就抛掉,捕鱼能力非常强,所以每次必吃掉多少。我看得血淋淋,好可怕这样注下去,他不要注那么清楚我都不可怕。因而人称堆积典故、有典实的叫做“獭祭”,取其堆积残余之义。我们因缘生老师往后推,一般来讲我们讲前半段,把那个鱼排列排列排列排比整齐,我们只讲前半段,因缘生老师注得更精彩。无论如何就是,你只会排比词采没有内容,我们就说獭祭。所以人家称你说文章獭祭,好高兴,你看我还好比词采,是没有什么内容。所以他告诉你说文繁归獭祭,繁琐的文章这样就好像铺比词采一样,下面藏的意思是说没有内涵,禁不起看,文繁归獭祭。你不要写metoo,这边不必写。“体艳别香奁”,香奁诗都是写比较艳情的,这也是我们文学上的术语,我们叫做香奁体。晚唐,温庭筠、韩偓。你把它打进去那个韩偓,韩国的韩一个人字边那个偓,我们说三十六体,三个人都排行十六,我们就故意称它三十六体,都是写那些香奁诗,韩偓、温庭筠这些。所以香奁诗都是写得非常香艳。所以以后我们讲的时候,说你这边归的都是注意排比词采不足取,同样道理你如果写那个艳情,体艳别香奁。所以我们说课本上也写了,说是区别出你是一个香奁体。这都是在文学批评上都比较负面的,只是写香艳的内容,只是排比繁缛的词采,没有寄托有益于世教的道理。对我们所谓的以儒家为系统,要你要有内涵,或者说古文运动提倡的,就是要有文以载道的立场来看,它们都是徒有词采没有内容,所以会受到批评。可是这样的做为一个对句而言,注重词采只写艳情是可以对上的,都是负面的一个文章的表现,这个没有问题吧?好,顺著文章来讲,它又对了下一句,对了什么?“昨夜题梅更一字,早春来燕卷重帘”。这个梅花诗,我记得我应该有列整句,在一字师那边。我们先看注释第七,他是说魏庆之《诗人玉屑》。听好,如果你要读宋人笔记,我们常常讲北宋,会建议你读《苕溪渔隐丛话》,因为这里头有比较丰富的故事。如果要再列第二本的话,就会列出沈括《梦溪笔谈》。反而我们在高中课本上选多的是《梦溪笔谈》,因为那里头有好多的譬如说石油。整个中华民族石油这两个字就是沈括,就是害苏东坡害得蛮惨的那个人。后来被神宗皇帝说沈括小人,我讲过吧那个沈括,他的笔记叫《梦溪笔谈》,你要记得如果是北宋,我们一般会介绍是《梦溪笔谈》。板书:北《梦溪笔谈》如果你想看这个笔记的话,他有意思就是他记得非常的宽广。人家说山东这个地方出现了陨石,他就跑去看一下;说甘肃陕西黑黑的点出来他就叫石油,而且他还断定,以后是人类取之不尽的东西。你看沈括那时候是九百多年,现在已经到了两千多年被他说得中。所以沈括你骂他一下你还是,不然你就自己发明,石油不然你就叫一个什么油,你还叫油石,没人跟着你,大家跟着他叫石油。另外一个叫做《苕溪渔隐丛话》,板书:《苕溪渔隐丛话》胡仔的,沈括不必我写吧?隐居的隐,不好意思,这个应该照出来,我应该写得比较工整一点。好了,等一下下半截我写得比较正。板书:胡仔,沈括这个胡仔,这个是沈括,这是北宋,如果你要读笔记的话。南宋你要读笔记的话,这是针对文人素养而言,你要看的一个就是,按照时间先后,一个是《容斋随笔》。板书:南《容斋随笔》它有一笔二笔三笔,洪迈,板书:洪迈也是南宋宰相,被南宋朝廷派去跟金人和谈,谈判的人往往你谈得不利,大家就会骂你,所以他们父子也被骂得蛮惨的。等一下我告诉你,什么人临终之前他身边就是摆这个笔记?另外一个要看的就是《诗人玉屑》,板书:《诗人玉屑》所以我们常常,因为有这本书,魏庆之,课本上有,其实课本上有了。板书:魏庆之你不要看这个笔记,后来也变成一个典故。你现在要称赞人家,说你的诗简直像玉一样,所以我们常常会玉屑玉屑。讲你玉屑玉屑就是指你的精彩的诗篇,诗人玉屑它很多,你现在看,你会看不下去,因为它涉及到文学批评。就这首诗是怎么样我怎么来看它,什么人曾经说过什么话如何这般这样的。但是有一天假如宋代笔记你要看的时候,恐怕最有兴趣的是沈括《梦溪笔谈》,现在排版有时候也排版得蛮漂亮的。胡仔《苕溪鱼隐丛话》,你看苕溪,隐居在江浙这个地方,我就记载一些我所看到的,是文学的、是文学掌故的、是什么诗人的趣谈的、是什么炼字什么等等,他就写在那边。《诗人玉屑》它记载了说,郑谷有一天去拜访一个和尚叫做齐己,他有一首诗〈早梅〉说:“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前村深雪里,下雪深,没想到梅花愈冷愈开花,刺激了梅花数枝,好几朵梅花就开了。这个诗境太繁琐,他说你这个数枝不太好,这表示都开了,表示相当繁盛,不足以说明那个早,因为你讲早梅,早梅一定是一朵先开然后慢慢才开,他说不如把数改为一枝,说“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个诗境就不一样了,所以你改一字,以后他就认为一字师一字师。所以齐己惊讶不已,不由得提起三衣。我们讲因为他是出家人,因为诗僧你要去拜见这个诗人,郑谷帮他改的,那为什么叫做三衣?佛教为什么叫做三衣?僧人衣服有三种,一个叫大衣,一个叫上着衣,一个叫中着衣,三层,大衣、上着衣、中着衣,有这三个所以叫提起三衣。其实就是身上穿的非常恭敬的,我们跟人家行礼,总要提起来跟人家鞠个躬,举手加额。所以三衣就是佛制的僧衣,就是出家人穿的僧衣,因为它有大衣,有上着衣上面穿的,然后有中着衣里头内层穿的,有这三层。大衣、上着衣、中着衣所以叫做三衣,统称就叫做僧人所穿的僧衣。所以以后人家就把,文人就传颂了这个故事,改得真好,说把郑谷看作是齐己的一字师。各位你不要以为这僧人,人家改了他的诗,他也改过别人的诗,请你看一字师,这个我们很快的看过去,在九十三页,齐己也改过,齐己也改过人家的诗。五代时候,你看看,你不要小看你身边左右的人,有时候他对你提醒了一句话,常常嘣一下,你就觉得很好。说李相读《春秋》的时候,有个叔孙,这个字该怎么样?敕略切这个字应该念ㄔㄨㄛˋ,有个叔孙婼的“婼”应该读为“敕略切”。各位知道上取声,下取韵,结果这个李相就误读为“敕晷切”,他念ㄘㄨㄟˊ。结果小吏言之,旁边一个小官就告诉他,因为李相你是大家,说你这个字读错了应该读ㄔㄨㄛˋ,李相非常惭愧,就命小吏北面受拜,这是大学问家的风范。你改了我一个字,虽然你是比我位阶小,我仍然谢谢你。各位我举这个例子,为了“一字师”我找一些给你看,就是别人对你有益,他就是多认识你一个字,他也是你的老师。何况你有那么多都不认识,还要我上面拗下面救,这个是入声那个入声,我是你的千字师何止是一字师,不要不要不要讲,我们要谦卑。改一个字你看看,一个大学问家都可以向他顶礼,很感动,很感动,所以一个人如果有这样的态度,他的学问是时常在进步的。杨诚斋,各位知道,杨诚斋就是我们昨天上过的杨万里,我们说尤杨范陆。你看那么样大的诗家,南宋四大诗家,结果有一次跟一个同舍同辈的人,谈及了于宝,他跟人家讲说于宝。他旁边的左吏就说了,不对,应该是干宝,现在你讲的干宝《搜神记》,大家都知道了,“非于也。”他说你怎么知道?他说我看了韵书里头有。你看不要看那些小吏,有没有看到这些风范?记得,每一天每个人都会到一个层次,不要恼羞成怒欺负年轻人。年轻人明明对了,你要很虚心的谢谢他,你看一字师。有个无名氏叫做方伯的,到浙江去考察,然后看到文牍中有人写了“鳖子亹”三个字,一个吏说奇怪这个“亹”从哪里来的?他说,不对不对,在《大雅》里头,叫《凫鹥》篇旧注这个字要读“门”,方伯恍然大悟,在我旁边那些人他会这个。这个字现在我们讲亹亹信信,就是诚信的意思。他说这个字古音叫做“门”,你看看连读音人家也比你熟。不过“一字师”我是要告诉你。各位再看齐己〈早梅〉诗,我把这整首诗写在这边,“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都冻了,所有树木都冻伤了,只有孤根,当然是梅花,暖独回,开得特别好。“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是全诗,你要背。继续下去,“风递幽香出”,风一吹幽香慢慢的来,梅花。“禽窥素艳来”,禽鸟看怎么那么漂亮?就来亲近你。“明年如应律”,说明年如果是按照天历,历律来走的话,“先发万春台”,一定会早春之前这个花就开给你看,噔噔噔,早梅。整首诗是这样,但是最有名的就变成前两句,就中间这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要记得,我是把整首诗抄给你。好,我们看第五个也是一样,你看换齐己变人家的一字师。所以别人改你的字,你尊敬别人,同样的哪一天someday换你改别人,张迥诗,他说:“蝉鬓凋将尽,虬髯白也无”。我这个地方虬髯现在连白都没有。他说这个“白也”,齐己把它改了“白也”改为“黑在”,黑在,说虬髯黑在无,黑的还在吗?这个意思。迥遂拜作一字师。所以齐己也改别人。请问为什么“黑在”要比“白也”好?他的意思是说“蝉鬓凋将尽”,不是人到了一定的层次,有时候头发,不要看我,凋将尽,你看看我虬髯白也无,我的虬髯一根白发都没有。他说你这样不好,你何妨说虬髯黑在无,请问你们的虬髯黑色的在吗?你讲别人黑色的在不在,就是我黑的在,就不会那么臭美的称赞自己,懂不懂他改诗的意思?知道意思吗?你问别人说,请问你的黑发还在吗?就表示说,你不在,看看我看看我,这样子。诗要委婉,懂不懂?懂不懂它的妙处?知道吗?作诗的委婉。周紫芝说白玉堂中草诏了一些诗,他说改了一个“中”,改为“深”,然后改这个里做为冷,他怎么样讲如何称赞。所以底下还有那个萨天锡,九十四页那个萨天锡,请记得就叫做萨都拉。这个倒是你可以看一下,也是僧人和尚蛮高明的。你记得天锡是字,我为什么叫你记得?台湾诗社很著名的〈满江红〉的调,是他传出来的,我常常用他的调去唱了,我下礼拜会讲这个诗词吟唱。他去改了他的〈满江红〉,我就记得他的怒发冲冠,唱得每个人听得都动容。我们基本上在唱的就六代豪华,春去也,他的满江红起句。那个人是,有人说是回教徒,有些人说是蒙古族的,叫做“萨都拉”,都市的都,拉拔一把的拉,有人把它翻译成喇叭那个喇,都没有关系,萨都拉他叫做天锡。萨都拉在元代非常著名的填词的作者,在《白香词谱》一百首当中,它也被选进去了,做为一个〈满江红〉的代表作,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对于六代的繁华无限感伤,我们看下去这个改得好。他说送浚天渊,他有一句话叫做,“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非常有道教的味道,闻者无不脍炙,脍炙人口,听到的都说好,好。只有一个山东的老叟鄙之,认为真不好,他说你措辞固然好,但闻跟听同一个意思犯重复了。这的确是诗病之一,有没有看到?有没有地湿厌闻天竺雨,这个地方地湿,所以天竺就是印度飘来的雨,不管是法雨或是真的雨,但是我讨厌听到滴滴哒哒的雨声,月明来听,我总希望在月明的晚上,天气晴朗的时候景阳钟声一敲噔,多么清脆。前面是地湿又雨,潮湿,会风湿病我告诉你。前面一个闻,底下一个听,他说你句子重复。那他就问了,你这个山东老叟,你有没有给我改一个好字?他说要“看天竺雨。”说“地湿厌看天竺雨。”人家就问了,你有典故吗?他说唐代诗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意境美了吧?林下老僧站在那个地方好好的看雨,他不是听雨。晚宋有个蒋捷,他有个题目就叫做〈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你去点蒋捷〈虞美人·听雨〉,这个词好生动。蒋捷宋遗民,早年不知道,早年就陶醉在直把杭州作汴州,在听雨歌楼上,每天就饮酒作乐;突然之间国家变动了,断雁叫西风;我在这边中年的时候客舟中,因为自己也飘摇,国家不在个人哪里会存在,所以你就到处飘荡,断雁叫西风,好凄惨的景象;老年世态看尽了,宋代的江山gonewiththewind,随风而飘了没办法挽救了。我也冷冷的锁住我的心,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就让那个雨一滴一滴的滴到天亮吧。我记得曾经写过吧〈听雨〉。各位人生的三个层次,所以他说“林下老僧来看雨”。他非常称赞,改得好。所以这是一个一字师的典故,昨夜题梅更一字,更了一个字一字师。“早春来燕卷重帘”,下面这个当然是李渔跟他对的。昨夜对早春,燕子来的时候似曾相识燕归来,我卷起重帘迎接春天的到来,一个是文字功夫,告诉你春天到了,一个是景象的功夫,卷起帘子告诉你春神来了。不同的迎春方式,一个是作诗迎接春天,一个是卷起帘子,让去年燕子今年又回来了,所以我们说似曾相识燕归来。“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的词句,知道上面一句吗?我上一次说晏殊碰到了那个年轻人,他作了一个对句,他认为说“无可奈何花落去”,板书:无可奈何花落去他一直觉得很好。那个书生就跟他对了,“似曾相识燕归来”。板书:似曾相识燕归来凭良心讲晏殊这个句子莫名其妙,哪有什么好?“无可奈何花落去”,讲得太直,可是下面这一句,“似曾相识燕归来”,王琪跟他对的真是对得好王君玉,还记得吧?我上一次有没有说过晏殊,晏殊跩,天才。他每到一个地方,到一个寺庙,就让他仆人说,你读墙上的诗给我听,这句不好,连张眼睛看都不看,不好、不好,删、删,等到读到王琪的诗肃然起敬,你看他小的时候是一个天才,人家这么样的提拔他,他马上召见。把这个王君玉,那个琪就是一个玉再一个其他的其,是一个大的玉,把这个人找来,就宴请他,晏殊好跩,晏殊要请你到他家里吃饭,是你的荣耀,但是你要心理准备,一定要作诗。每个人吃完饭以后就开始提笔作诗,等到作完以后,你看天才就是天才,换我来,你们都作完了,我老夫也来写。所以到晏殊家里吃饭是很痛苦的,我最好作梦不要梦到他家去吃饭,我整天晚上都在作诗,我告诉你。他要考你文采,然后自己秀文采给你看,我不怕跟你比较。唯独王琪去的时候,他说我老人家有个句子,我这边觉得想了老半年没办法对句,他说哪个句子?“无可奈何花落去”,俗不可耐,不怎么样的句子。各位神来之笔,王琪给他对了,“似曾相识燕归来”。后面这一句就救了整个,还记得我教你作诗吧?前面可以平淡,“白日依山尽”,你也会写我也会写,“黄河入海流”,你也会写我也会写,“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没几个人可以想到这个东西。懂了没有?后面那个很重要,兜得住。头灯投射处,一片雾茫茫,开窗的时候,白头翁对白头人,我没有说都是我的诗句,没有没有,这个诗才会妙,这才要像诗。好不好这个句子?所以早春来燕卷重帘,你们迎接春天是在题诗这样的春天来,我是卷了重帘看春天来了。最后两句,第一句话大家很熟,不必我解释,“诗以史名”,我上一次已经说过,所以李渔有概念,“愁里悲歌怀杜甫”。我说你要称杜甫这个人,你可以称什么?诗圣,非常好。你要称他的诗叫做什么?就叫做诗史,甚至有些人莫名其妙杜甫叫诗史。杜甫怎么人会叫诗史?杜甫的人我们称他这是诗中之圣。他作品所反应的是安史之乱那个年代,历史的故事,历史的场景,所以我们叫做诗史。所以李渔就诗以史名,这是讲得非常准确的,让我愁里悲歌怀杜甫。看他那个愁绪满怀的,忧天下苍生、忧自己、忧家国,所以我们常常讲说杜甫诗的特色是什么?沉郁悲壮,沉郁悲壮。李白我们说他什么?豪放飘逸。李白还处在盛唐转到中唐。李白是先辈,杜甫是晚辈,你可以看看两个高人,在那个时代互相交汇时互放的光芒,没有互相排斥,互相的推崇,你称赞我,我提拔你。好,有那个风度。所以诗以史名,愁里悲歌,我们就想到杜甫。同样道理,什么人“笔经人索”?有人来把我这个笔要回去了,“梦中显晦老江淹”。请看二百八十八,郭璞,晋代非常有才华的一个作家,他还写了蛮多游仙的故事。江淹有一天梦到了郭璞对他说:我的五色彩笔借你这样写,已经很多年了,请你还给我吧。做了这个梦之后,有时候作梦无形中他自己从怀里头,拿笔就还了他。我想他后面的动作不要做,大概就抢不走,我不还你,我就要藏在这边,这样也好,他偏偏梦到就给他了。第二天开始要作诗的时候,怎么作想不出好句子。非常有意思,梦中显晦老江淹。幽暗的事迹没想到突显郭璞,一夜之间把江淹都给催老了,好有趣的两个故事。没问题了吧?请你来看〈百忍歌〉。我很快的说,然后说出来以后你就看看,这几个典故比较麻烦的是那个,我们看九十页这边。百忍歌,歌百忍这是口诀式的,忍是大人之量,你们自己去念。然后他要开始举例,这就写文章的章法,他告诉你说贵不忍你就怎么样,富不忍就怎么样,不忍你就大事变,忍了以为如何,那要不要举例?我要开始举例给你听。第一个,你看你不忍,刘伶败了,只为酒不忍;还记得刘伶〈酒德颂〉,骗了他太太把什么金钗都去当一当,说从此以后不喝酒,马上在祭告历代祖先,我刘伶这辈子没什么就是喜欢喝酒,我希望以后,喝了这个酒后,以后喝到哪里就埋到哪里,醉倒在哪里就埋在那里,他太太气得要死的,骗我一顿说从此要戒酒又不戒酒,你看不忍。陈灵灭了,只为了色不忍;陈灵好麻烦,在《左传》里头有七个地方记载他,我可以用这样说你去找找看,《左传》宣公九年,《左传》宣公十年,《左传》宣公十一年,《左传》成公二年,《左传》成公七年,《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为了这个典故还帮你去查《左传》,都记载了这个人的故事。跟他有关的几个人,我只说一下你大概就知道,有兴趣去查。有位叫做夏姬,夏朝的夏,姬就是歌姬那个姬,女字边那个姬,吴姬那个姬。她本来是郑国的公主,她就嫁给了陈国,耳东陈,灵公就是陈灵公,所以〈百忍歌〉。有没有人知道她的故事?陈灵灭了就是嫁给陈灵公,不是嫁给陈灵公,是陈国一个皇族的分支叫做夏御,当作妻子,所以人家就常常称她叫做夏姬夏姬,因为她嫁给,你看她的先生叫夏御,一定是个掌握军队或是掌握车马的人,就是御马车那个御,驾御那个御。照道理讲妳就应该叫做夏姬夏姬,妳的先生就是叫夏御。可是没想到了陈国宫廷里头去,麻烦了,陈灵公看上了她,另外一个臣子孔宁也看上了她,仪行父也看上了她。没想到这位夏姬跟这三个人都有关系。而且更荒唐的是,君跟臣,常常在喝酒就找这个夏姬喝酒,也不隐蔽遮遮掩掩的。然后就在宫廷里头,有一个非常忠恳的臣子就劝他,说你们不能这样,你们这样的话是鼓乱天下的风气。陈灵公竟然下手把那个人斩了,你看他万万没想到,我为你好竟然死。好,各位,我们看下去,有一天这三个人又开始跟夏姬在喝酒,他儿子出来陪在爸爸身边敬酒。他的儿子叫做征舒,征信的征,舒服的舒。没想到陈灵公会遭殃,所以你不知道这个小孩,究竟是陈灵公的还是孔宁的,还是仪行父的,不知道,因为都跟他们三个人。结果陈灵公自己是不应该讲的这个话,陈灵公就跟仪行父说:你看这个小孩长相真像你。你一个国君,然后你们三个人都跟这个女子有关,你说这个小孩长相真像你。那个臣子说,哎呀,当然我们不能讲皇上他是诸侯,他说灵公这个小孩也像你。这个小孩在旁边听了如何?你们这些大人乱搞。等到了陈灵公去马厩的时候,征舒非常火大,你让我在那么众人前面,就把灵公给宰了。这个宰了以后,如果说他们有血缘关系的话,就是儿子杀了爸爸,你懂我意思吧?这是不祥之兆。然后这两个臣子看到说,连灵公都被宰了,好害怕,因为这个年轻的上来了,两个人就逃到了楚国去,要求楚国能够接纳他。楚国一看机不可失,一个灵公倒下了,这个年轻的小孩要掌这个国家掌不住,两个大臣又跑到我这边来。借要把这两个大臣纳回陈国的名义,把陈国给灭掉了。各位故事还没有完,灭掉之后,这个楚王竟然看到了夏姬的美色,竟然想要纳她为妾。他的臣子有个叫申公巫臣,他旁边一个申公巫臣的人,竟然劝国君说:千万不能,千万不能,这个事你跟她染上了就麻烦了,你看陈灵公就杀身之祸。我告诉你,申公巫臣想娶这个夏姬。你看乱不乱?我劝楚王不要,其实是他自己想娶,娶了没有?娶了。这件事情不得了,楚王非常火大,你劝我不要娶你自己反而霸占这个美女,这个女子说长得很美。我也没看过,《左传》这样记载。他楚国待不下了,赶快跑到,因为他骗了楚王,竟然自己娶了这个人。结果他吓坏了赶快跑到晋国去,楚国跑到晋国。故事还没完,想不想继续听?我告诉你,怪了,偏偏楚国的两个诸侯,一个子反、子重,楚国的两个君臣。你们竟然有那么美女自己独吞,你看他们两个本来也想娶她,我觉得这个美女还真美。然后就跟楚王讲了,借故说他那么对你不忠如何这般,把申公巫臣满门抄斩,所有的土地都霸占了,就让你从此以后没有机会回到楚国。申公巫臣也会想,好,你断了我回去故国的路,我就跟吴国去结盟。所以他就拜托晋国让我出使吴国,吴就在东南沿海,然后就联合了晋国的势力,然后趁着出使吴国的时候,告诉吴国说:我要我们两个国家联合来攻打楚国。结果把楚国的两个地方给占了,今天占这边,明天占这边,害那两个大臣子反、子重,就是把他家产全部没收的这两个,今天跑这边,明天跑那边,跑得这两个大臣都累死了。不但是这样,把夺到楚国的这两块地方,各位知道楚国吗?你如果知道中国的地理,长江南岸这边是楚国,那边就吴国所在。把楚国夺到的两个城池给了吴国,吴国从此变成大国。所以我们讲说战国七雄,有时候这个吴越把这个拿下来,又把吴国摆进去了,秦、齐、楚、燕、韩、赵、魏,也有人把吴国拿上去,就这么乱。所以你可以感觉到好像这个夏姬,一牵扯到的东西,乱了。所以他的最后《左传》有做一个总结说,子灵之妻就是陈灵公之妻,《左传》认为恐怕是灵公,那个小孩跟他生的是应该是灵公的后代,这很难讲。说灵公之妻杀了三夫,杀了一君,也让一子而亡,然后也亡掉一个国家、两个卿相。做了一个总结,一个女孩子那么厉害。所以不好意思,在座的女性,女人祸水就从此传下来了。美难道有错吗?没良心你的名字叫男人。这样搞得那么乱,战国时代我们讲说处境很悲哀的男子范雎。非常乱的一个女子叫做夏姬。有时候在那个被动的时代很可怜,真的很可怜。但是问题跟她在一起,都把罪过给了这个女子。说她三夫,当然你可以想到陈灵公、孔宁、仪行父。我们不晓得这个儿子是谁?第二个一君当然就是陈灵公,被杀,马上被她儿子杀了;一子,因为楚国打进来,就把征舒给杀了,所谓的杀就是因为你,不见得是你杀的,因为你的关系;亡了一国当然陈国灭亡;然后两卿就是申公巫臣跟子反,两个人怒目相向。这是对她整个的陈述。所以〈百忍歌〉就告诉你说,陈灵灭了,只为了色不忍。知道这个典故了吧,看得懂了吗?如果你懂了,原来是这么一回事,陈灵公,然后跟下属的。石崇你知道他的爱,喜欢的人是谁?绿珠。当然绿珠就事论事,绿珠最后为了石崇而坠楼,这个事情她还是守住她的主人对她的恩情。但是你们在的时候极尽豪华,如玉是用玉这样做的如何这般炫耀、炫富,所以只为了财不忍;项羽送了命,气不忍。你在垓下的时候我霸王气,我怎么可以忍,回去向我的父老兄弟如果问说:我的子弟跟你去哪里作战了,怎么没看到他尸首回来?你被人家问一次你大概就没办法,气没办法忍,事后诸葛大家都会说,就气不忍。常常就没办法忍,然后如何只为自己是个霸王,有武力想要争天下,没想到刘邦的一个伎俩,一些技巧。所以这些东西你要知道这个忍字,在这边很难读。另外一个〈百忍歌〉你们就下去读,唐寅的这个诗,我想大家知道,君不见,九十一页最后的几个〈百忍歌〉,辱也忍,寒也忍什么也忍他讲了。他说如来割身痛也忍,孔子绝粮饥也忍;孔子在陈绝粮,你也要忍;韩信胯下的胯,请你改为一个是衤字边,一个改为月字边,就是月亮的月,我写足字边是错了,这两个字可以通念,你们好好通念,这个字如果你念ㄎㄨˋ的时候,这个字可以念ㄎㄨㄚ可以念ㄎㄨㄚˋ,一音,四音都可以,它也念成ㄎㄨˋ,通ㄎㄨˋ的时候是通这个字(绔)。板书:胯ㄎㄨㄚˋ,ㄎㄨˋ=绔胯下跟绔下有不同,这个通肉,如果讲胯下就是你的股下,是讲人的部位。如果讲通这个绔下,就是你穿的裤子。反正你要从这边爬过,不是要他爬过吗?所以我们通常讲胯下之辱,我们比较不取绔下之辱。知道我讲的意思?念ㄎㄨㄚ就是在两股之间,我们叫做胯下。如果你念ㄎㄨˋ就是你穿着,我穿的裤你把我钻过去,这样子,但是我们很少人说是绔下之辱,没有这样讲,都念胯下之辱。所以那个字,自己知道念ㄎㄨㄚ,把它写跨越的跨,我又错了。现在这不是你们指正,你们不是我的一字师,我自己是我的一字师。这里头你不懂的是哪一个?如来割身这是一个比喻,我们在释迦牟尼佛告诉文殊弟子说。你看一个乞丐来,大家都要捐给他,众人之前面你不捐好像不行,要捐你好像是割肉之痛一样如何这般,最后还是认定捐了。所以那个割肉之痛,是这样的状况下讲的,痛也忍。在陈绝粮,那韩信是没有问题。其他的我想你应该懂,那就是你常常去复习我给你的这些。至于清代九十二页〈不气歌〉:“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之为害太可惧,诚恐因气把命废;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比较短我就念给你听,不要生气。所以有时候很多人,有时候说不定就是注定的一个因缘。刚刚那个故事还没讲完,来来来来抱歉,那个胯下之辱还有闵子骞,闵子骞就是闵损,这个故事大家知道,我们百孝会讲到他。还记得吧,继母给他穿的衣服很少,他什么都不说,爸爸驾车看他在那边发抖,鞭他一下子怎么不认真,一看都是芦苇,好火大,但是他还是拜托爸爸不要休掉继母。继母在,三个小孩都安全,继母不在三个都单单,就是闵子骞,我讲这个故事。请问知道唾面自干的故事吗?师德唾面羞也忍。唐代一个大师叫做娄师德,楼房的楼没有木字边,他姓那个娄,老师的师,恩德的德,娄师德的故事。六三零到六九九,请记得高宗武则天的时代,他两兄弟互相勉励。哥哥处在那么样的政局诡谲的地方,娄师德有一天告诉他弟弟,我们做事就是要忍辱。他说,哥哥我知道了,如果有人唾面在我脸上,我一定会把它擦掉。他哥哥说,错了,错了,你连擦都不能擦,有人唾你的面,你要让这个唾液让它自干,不要在他前面做擦拭的动作,你还是会惹恼人家。要忍到这样子,所以有一个成语叫什么?唾面自干。你不要考验我,不要下课来吐我的脸,我绝对让它唾面自干。所以师德唾面羞也忍,你也还是要忍。刘宽污衣怒也忍。这个我就告诉天下的太太,不要随便考验妳先生,知道刘宽为人非常宽厚。是在东汉桓帝的时代,说有一次有人牵错牛了,他也牵牛出去,有人牛遗失了看到刘宽牵的那个牛,说你牵了我的牛,刘宽不动声色,你说我牵了你的牛,你就牵去吧,等到那个牵牛的发现说,错了,我的牛在那边,一直跟刘宽道歉,他说没事没事没事,我们人一定会有误判的,牛的长相都一样,差不多都那样,说没事没事。你看一个人宽厚到这个样子,他太太气死了。有一次太太就告诉婢女说,哪一天你进贡肉羹的时候,刻意在主人公前面给他喷一下,我要看看他忍不忍?这个奴婢还真听他太太的话,果真肉羹端上去,等一下晚上吃饭的,跟我吃饭的学生,你饭把它泼在我的衣服上看看,看看我要不要擦?我绝对不擦。真的那个婢女泼下去,而且是肉羹,热腾腾。刘宽说没事没事,妳的手有没有烫伤?他太太想说我先生还真值得尊敬。我真希望我太太哪一天也这样来试验我,刘宽,你知道吗?刘宽污衣怒也忍。要生气,不能生气,这是他太太考验先生,天下太太不要这样子,我们先生都是好的,天下也有好男人,抬头看黑板,妳如果找不到来极乐寺看。不要这样子,对不对?你看她先生还是从容不迫,刘宽污衣怒也忍。我讲这个典故就是希望你马上就记得,我可以把它讲得非常的平常。不疑诬金欺也忍。《汉书》里头有一个人叫做直不疑,我觉得这个名字也特别奇怪,就正直的直,他姓直叫做不疑,还有这回事,《汉书》卷四十六,我都帮你去查好。直不疑有一次被人家诬赖,说是偷了金子。他根本没金子,我又没金子还你,这个直不疑就问他,你的金子长相是怎么样?大概圆圆扁扁的像元宝这样,稍等一下,他到了金铺去,你有没有圆圆扁扁像金宝这样的,人家怎么讲什么,他就买了这个,对不起,对不起。我觉得还有这种人天底下,他根本没偷,他根本家里也没办法有金子,你当然说我偷我就买一个还给你。还有人就特别的他不跟人家辩,还有人说他嫂嫂非常的美,说这个直不疑跟他嫂嫂有染如何这般。这不就像曹植吗?也被他哥哥怀疑说,是不是你跟嫂嫂如何,曹植不是看到甄妃非常的美,美美的就写了几篇文章称颂一下子,曹丕受不了如何这般,所以文人有时候死要命的。曹植的太太千不该万不该就是不知分寸,曹操是非常严厉的,他怕人家说曹操要称帝,说我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我曹操称,所以曹操一辈子没有称帝。是他儿子曹丕称帝之后,才封曹操叫做魏武帝。所以东汉的名教是很谨的。结果没想到曹植的太太,竟然是穿了像皇后的衣服,曹操认为说,妳不成体统,把她给废掉。对曹植打击非常大,所以他每一次看到了嫂嫂对他那么关心,他就写了赞美的话。这不得了了,他妈妈每一次都不相信,站在曹植的,不会有这个事如何。可是各位,曾参的妈妈,知道?知道三人成虎这个事吧?说多了以后,连妈妈好像也挡不住了,最后下令把曹植的那些篇章,在当时就烧毁如何这般。可是曹植的文集仍然流传了,每天就装着醉,让哥哥不要怀疑他,好可怜,曹植。所以这个直不疑怎么会这样子,直不疑我是觉得会不会是塑造的人物,可是《汉书》卷四十六。更有意思的是人家指责,说他跟他嫂嫂如何这般,好笑话,这个谣言不攻自破,因为直不疑根本没有哥哥,哪里来嫂嫂?Ridiculous,所以不疑诬金欺也忍,张公九世百般忍。张公是谁?张公艺,所有的典故我都给你破解。要不要接受它,你就多看,然后我就告诉你不要生气,很多事情也不要烦恼,人生事不要烦恼如何,你多念一念就好了。不但是要你不要烦恼,我告诉你人生还要乐志。我们还要世人各人有志,我听其自然。我一不思量为王为霸,我不思量成仙成佛;我也不思量黄金百两谷仓满,我四不思量家舍田园阡陌连如何。我但愿草铺一觉眠,但愿布衣常护体,但愿茅屋不穿天。偶尔是喝几杯薄酒,经常读好书几篇;散步在明月下,常常高歌花前。随时都是谷旦,什么叫谷旦?良辰吉日,谷就是良的意思。人莫不谷我独何何,为什么只有我爸爸妈妈不在,所以谷就是良,良辰吉日就叫做谷旦。我们常常有时候建筑物上面,都会写某某年谷旦建筑的。到处是桃源;你如果这样的话,无荣无辱快活是神仙,如何如何这般。不好意思,耽误大家,下课。学生:同学们请起立,感恩老师慈悲教导。教授:同学们明天见,谢谢你们。学生:谢谢老师。《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1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3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4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5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6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7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8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9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10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11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1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13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14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15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16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17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18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19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0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1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3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4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5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6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7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8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9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30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31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3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33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34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35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36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37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38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39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40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41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4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43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44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45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46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47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48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49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50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51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5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53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54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55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56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57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58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59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60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61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6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63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64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65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66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67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68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69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70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71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7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73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74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75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76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77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78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79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80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81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8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83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84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85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86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87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88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89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90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91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9集

《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93集

《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94集

《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95集

《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96集

《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97集

《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98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99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10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11集《笠翁对韵》

王伟勇教授主讲-第集图文来源于慈光文化,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看此文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semeia.com/wmxj/70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