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兴绿园林秉承“诚信守正、精诚团结、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经营宗旨,先后完成的多个园林精品项目,成为弘扬泸州地域文化、提升泸州环境品质的杰出代表。
再现泸州地域风情
——园博会展园设计
武汉园博会“泸州园”
武汉园博会“泸州园”以生态为基调、酒文化为特色,在建筑、雕塑、小品等方面充分融入泸州的酒文化地域特征,打造出一个“两江四岸尽生态,醉美醉绿在泸州”的生态特色小园林。园内建设的龙脑桥、龙泉亭、龙泉井、魁星阁、分水油纸伞等很好地展现了泸州的地域文化特色,从侧面展示泸州人民微醺的幸福生活。该工程揽获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室外展园综合金奖、室外展园单项建筑小品优秀奖,受到游园市民和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
郑州园博会“泸州园”郑州园博会“泸州园”在设计理念上充分展现泸州“江环古郡流诗韵”的独特山水景观,传承“水为酒之血,酒为泸州魂”的地方酒文化。作品融入了泸州的江河文化,溪流、竹林、梯田、酒肆、诗酒文化墙、雕塑等元素充分展现“三山锁两江”(三山,即忠山、老鹰山、学士山;两江,即长江、沱江)的豪迈和“风过泸州带酒香”的诗意。该工程揽获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室外展园综合金奖,以及植物配置优秀奖、建筑小品优秀奖,完美展现出泸州高超的园林技艺水平。
自然与城市和谐共生
——道路景观优化提升
望天龙立交景观绿化提升
望天龙立交附属景观工程荣获年度四川省优秀风景园林工程金奖,总投资万元,绿化总面积22.2万㎡,重点对四个匝道附属绿化带进行打造。作品充分利用现场的丘陵地形地貌特点,整个布局以草坪为基地配以旱溪景观,展现简洁流畅的地理线条;植物品种选择上采用本地精品树形的蓝花楹、小叶榕、象牙红等孤植,与红色丹霞石旱溪呼应,提升视觉空间层次,弱化了立交桥体生硬的视觉感;此外,桥体新增悬挂三角梅、五色梅等开花色叶植物立体花箱,将城市符号巧妙地与自然景观和谐交融。
酒业园区酒谷大道景观提升泸州酒业园区酒谷大道景观绿化工程以“显山露水”的造园理念,结合新型滴管技术,共同营造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仙境,凸显特色酒文化。该项目采用新型透水露骨料进行路面铺装,道路中央绿化带栽种绚丽海棠、八仙花、长寿花等色彩鲜亮的开花植物,两侧绿化带以果桃、观赏桃、龙柱碧桃等10余种桃树搭配杏梅、朱砂梅、樱花等花色接近的花树,并以疏林草地为主,将道路两旁绿化带的山林、湖泊等进行延伸打造,因地制宜,与自然景观效果有机结合。项目已纳入四川省“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预备名单库,入选四川省风景园林优秀设计项目库,荣获年度四川省优秀风景园林工程金奖、优秀设计金奖。
体验城市慢行空间——滨水绿道设计泸州市中心城区漫游系统
泸州市中心城区漫游系统(绿道)项目入选四川省风景园林优秀设计项目库,荣获年度四川省风景园林优秀设计金奖。项目自沱二桥,途经百子图、酒城乐园至沱三桥,总投资万元,总长约4.9km,包括新建段和改造段。改造段主要是在原3米宽的截污干管便道基础上提升改造,美化路面及栏杆,提升栏杆安全防护功能。新建段在有条件的区域按一级绿道标准,设计5米宽的综合绿道。项目建设遵循海绵城市及生态、节约型园林建设理念,尽量不破坏沿线植被,通过架空平台、真石漆修复工艺、因地制宜增设“风雨廊”等特色景观小品和休憩平台,实现环境保护与生态空间的巧妙利用,拓展了城市便捷亲水空间,为市民提供了城市滨水出行便捷之道,让市民可以尽享“慢生活”乐趣。
再现红色历史风貌
——纪念碑附属环境提升
泸顺起义纪念碑附属环境
泸顺起义纪念碑附属环境改造工程荣获年度四川省风景园林优秀设计银奖,总投资万元,建设规模约1.1万㎡,包括对原有古建进行修复、新增休闲平台等环境配套设施、改良水电安装系统和增加门禁安保设施等。该项目为泸州市城市重点工程项目,为建好此重点红色旅游景观,设计团队多次专题研究分析工程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最大限度还原历史风貌,打造符合党史和文物保护要求的精品工程。项目与毗邻纪念碑的泸顺起义纪念馆几乎同时完工并全面开放,为“泸顺起义”90周年纪念活动献上了一份贺礼。
结语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作为绿化品牌的泸州兴绿园林,积极运用海绵城市生态修复等技术,不断致力于改善城市生态空间、提高人居环境品质,为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宜居城市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泸州兴绿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