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临幸上海,这个周末赞了。正应了陆游的那句“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正规的校外机构也停运,估计家长们都在家,与娃不出门吧。正好推迟一年的奥运开幕,一叶先生也在家一边撸撸铁,打磨一下六块腹肌,一边看看电视也挺不错。
今年东京奥运的中国首金是来自北京清华三年级的杨同学。说真的,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感触,为什么人家既可以学习好,也可以运动好?另外第三金的孙小姐姐,还曾是一名演员。他们为什么一边努力学习,另外一边还能为国取得荣誉?家中犬子不才,在进五道口之后,也考出了二级运动员。作为过来人的经验,我很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说到底,三个原因:
1.时间安排得好。
2.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和基础。
3.运动能获得更好的心态,能有更好的窗台去学习。
虽然大家都是一天24小时,但持续力和效率将决定对时间的把控程度。我们每个人对长时间的学习或工作都会产生一定的厌倦感。而运动的好处在于释放压力,只要不是过度疲劳的运动,都对身体有好处。在青春期,无论男孩还是女孩,运动能让荷尔蒙得到释放,脑子里自然也不会或减少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运动除了能让工作和学习达到一个高度有效的状态,给孩子带来身心的愉悦之外,还能给孩子培养出坚韧的毅力。这种坚持和毅力,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都会比学历更重要。
正是因为如此,国家教育改革中才特别强调,校内每天必须提供孩子一个小时的运动量,文化课不得占用体育课时间。同时在中考环节也提高了体育的分值。这些举措其实都很明朗地说明了一个现实:
不能只势利地盯着分数和成绩,孩子也需要运动,也需要有个强健的体魄为基础。
而在这次国家发文的强化教育改革和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文件来看,打压的是学科类和外语类的校外培训,但对于文化艺术类和体育类的非但没有打压,甚至利用此消彼长的政策来利好他们。
一叶先生一直都认为,从长远来看,素质教育远胜于学科类教育。而素质教育中,体育类教育远胜于其他类。
有一些奥数铁粉家长一直说,都去锻炼了,都去学古文了,都去拉琴跳舞了,谁来为祖国开发高科技?说这种话的家长你们有没有脑子?上峰没说奥数不可以学,泱泱大国,也需要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建树。只是没必要去全民奥数和全民英语。
再回来看看,IMO年年拿冠军,但为什么近30年中国没有过再出陈景润和华罗庚那样的数学家?因为拿奥数金牌只需要有个聪明脑袋加上勤苦刷题。你把题库都翻熟了。外国人怎么拼得过你?但参加IMO的只有5个人,即使加上替补也是10个,真的有必要几千万人都去学吗?如果有全民足球为基础,中国足球队早就冲出亚洲,也不会成为大家调侃的对象。
再说奥数拿冠军了,在信息技术方面中国就会有超越美国的人才吗?如果这个可以画上等号,那中国早就在高科技方面超越美国了。又也许中国人的确做到了,只是他们成为了国家的叛徒,入了外籍。大家说,对于这种吃力扒外,还不是因为文化道德的缺失?这也体现了文科为主的必要性。
因为一叶团队为上峰的教育改革点赞。我也奉劝所有家长们,在孩子小时候尽量让他们多锻炼,多运动。但是运动不一定要报班,不一定要付钱。只要你们不是让孩子走专业路线,只是为了应付中考,那像我这样在家玩,一样可以玩出六块腹肌和漂亮的胸肌和三头肌。一样可以精力充沛。很多家长一直诧异为什么我可以半夜发帖,甚至三四点回帖,白天也可以混群,写文章,那还不是因为强大的身体基础。
如果家长能在家陪伴孩子一起锻炼,孩子也会有热情,你们的亲子关系也会变好。至少犬子和我就是那样,似乎他从来没有过青春期。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吧。
但是我也没有否认中考和高考的文化科目的重要性。在锻炼之余,学习成绩依旧是要的。只是家长有必要在学习和锻炼以及爱好中做好权衡,选择最合理的组合搭配。
至于自己怎么玩?买什么器械?那还是随便给大家挑选几款比较安全,也不容易受伤的儿童款或成人款,大家可以根据自身家庭条件情况予以参考。(所有推荐均来自京东,有不少是我买过的,保证品质)
玩哑铃又叫撸铁,用于肌力训练,肌肉复合动作训练。因运动麻痹、疼痛、长期不活动等导致肌力低下的患者,手持哑铃,可利用哑铃的重量进行抗阻力主动运动,训练肌力。
大人看看这款,58元,性价比极高。
俯卧撑,仰卧起坐或瑜伽,还是需要一垫子。在家没有乒乓球桌子,用这个锻炼,练习反应还可以有助于视力。
引体向上,试试这款。家里只要有空位,就可以用。
握力器,这个我在用,手劲真的很大。
练胸肌的神器。握力棒和俯卧撑支架。前一个便宜的,是全网最便宜的。但肯定也有缺陷。后面那俯卧撑支架,高端货,其实也就是半节篮球课的价格。但在家可以用十几年了。
练腹肌的神器,六块腹肌就是这个和哑铃结合练出来的。孩子从小练,以后有做“海王”的身体基础,但不一定要做,哈哈,开个玩笑。
运动从小开始,日积月累,必有收获。如果有一天学习成绩不好,去搬砖了,也许靠身体还能养活自己。这个当然是一叶先生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