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货精品云集东京middot香港

精彩内容每天如期与您分享

欢迎   印:古筆

H:25.7cm

HKD:3,,-5,,

RMB:2,,-4,,

JPY:47,,-74,,

來歷:①水戶德川光圀舊藏②萬野美術館递藏

出版:①《世界陶瓷全集12宋》後藤茂樹編輯,小學館發昭和52年9月,第頁,號。

   ②《琳派と茶道具》萬野美術館,サントリー美術館編輯發行,平成十三年七月一日,第59頁,47號。

   ③《萬野コレクション撰集》財團法人萬野紀念文化財團編輯發行,昭和六十三年五月十二日,第頁,第號。

出展:サントリー美術館開館四十週年紀念特別企劃展-萬野コレクションの名品一挙公開

琳派と茶道具展,サントリー美術館,1年4月17日-6月3日。

元磁州窯龍鳳紋大罐

H:27.5cm

HKD:3,-5,

RMB:3,-4,

JPY:51,-68,

來源:日本書道家上田桑鳩同一收藏

注 :此拍品與香港書畫《近世墨痕─日本某書道會創始會長同一收藏》專場為同一藏家

此壺圓口凸唇,短頸斜直,豐肩鼓腹,腹上部內收,平底挖淺圈足,形制頗大。器以白色化妝土為地,上以褐彩畫龍鳳紋,再罩以透明高溫釉,所繪龍鳳騰雲駕霧,用筆粗犷,線條隨性流暢,豪爽奔放,時代風格明顯,當屬元代磁州窯大罐之精細之作。此器為日本著名書法家,日本書道會創始會長上田先生舊藏,外配桐木盒,盒蓋有上田先生親筆題寫品名款識,品相良好,頗為珍貴,可寶可藏!

元張成造剔紅牡丹紋香盤

底款:張成造

箱款:堆朱香盆張成造寬文四歷甲辰季春下院

H:3cm;D:17.3cm

HKD:,-,

RMB:,-,

JPY:3,,-5,,

此盤以紅漆為地,盤之正面雕牡丹花卉紋圖案,背面雕卷葉紋一周,器底做淺圈足,圈足與器底滿修黑漆,器底一側有針刻“張成”二字。盤內以寫實手法雕刻牡丹花卉,兩朵牡丹怒放與枝葉之間,間有數個含苞欲放的花蕾,枝葉舒卷自如,交替層疊,肥腴圓潤,佈滿其上。其後所刻卷葉紋,線條柔和,彎轉有度,極具美感。整體修漆極為厚重,加之其漆色紅艷純正,使得紋飾立體生動,堪為剔紅器物之珍品。

元末明初漆器名家輩出,其中“張成”“楊茂”二人最為當時世人所推崇。張成,元代末年嘉興西塘楊彙的名漆工,以剔紅博名。其作品通常髹漆較厚,故葉厚花肥,極富質感,有獨特的魅力。存世作品稀少,又多有流失海外者,故極其珍貴。國內代表作還有:剔犀雲紋盤、剔犀雲紋盒等。北京故宮舊藏有一件元張成造剔紅牡丹紋盤,本器之工藝風格及款識與之極為相似,以茲類比。

明嘉靖紅彩龍紋罐

“大明嘉靖年製”款

H13.5cm

HKD:,-,

RMB:,-,

JPY:2,,-3,,

來源:九州福岡某知名古董商舊藏

參閱:《室町三井家茶道具名品抄三井文庫別館藏品圖錄茶道具Ⅳ》財團法人三井文庫編輯出版,年,9月1日,第54頁,45號。

此罐直口,豐肩,足部收斂,淺圈足,足底有青花楷書“大明嘉靖年製”六子雙圈款。器身主題紋飾爲紅彩趕珠雙龍駕騰于綠彩海水之上,胫部繪紅綠相間的變形蓮瓣紋。花飾繁缛豐富,筆意潇灑恣肆,雲龍古拙可愛,雖無永樂、宣德盛世威武剛猛之氣,卻獨具诙詭古趣,爲嘉靖時期特有之風格。嘉靖五彩冠絕一時,其彩畫之詭奇,繪事之偉麗,稱勝于明、清及當現代。加之諸彩相配得宜,紅綠爲主,黃紫相輔,顯現嘉靖窯五彩紅妍綠翠的藝術特色,一如前人贊譽:“龍鳳花草各肖形容,五彩玲珑極盡華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明嘉靖五彩唐草龍紋壺其釉色及紋飾繪畫風格與本器極為相似,茲可類比。另有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明嘉靖赤繪龍紋壺,其繪畫及釉色特征與本器相似,亦可參考類比。

清乾隆青花纏枝花卉紋鋪首環耳尊

“大清乾隆年製”款

H:25cm

HKD:,-,

RMB:,-,

JPY:6,,-10,,

此青花樽,口微撇,束頸,肩下鼓腹,腹下漸收,高圈足微撇。整器以弦紋為界將紋飾由上而下分為六層。口沿外側翻滾海水紋飾一周,自然靈動。肩飾亦長亦短蕉葉紋,排列有序。腹部主飾為兩層纏枝花卉紋,紋飾柔細繁密,繁而不亂。腹下浪湧海水紋,氣勢非凡。近足處變形蓮瓣紋,底部青花書“大清乾隆年製”篆書款。

鋪首銜環源于商代,為制服牛穿鼻馴之,後演變成虎頭牛首等怪獸都可穿鼻制之,鼻子便是後來環的來源,加之商代饕餮紋飾,逐漸形成了漢代的鋪首銜環。漢代鋪首主要以虎、螭、龜、蛇等面部形象;明、清鋪耳表現為“椒圖”獸面,椒圖是傳說龍的第九個兒子,性好閉口,人們就將它的頭部形象鑲在門上,取其緊閉,以求安全之意。此樽器型仿青銅器式樣,兩肩下所飾鋪首也趨於漢代獸面形象,古雅端莊、神秘威嚴。

青花瓷器起源於唐朝,發展於元代,成熟於明、清,是我國古陶瓷器中優秀品種之一,沿用至今。清代是中國青花瓷器發展黃金時代,當時的景德鎮更形成了“工匠來八方,器成天下走”的繁榮局面。《古銅器考》中更稱其為“有陶以來,未有今日之美備”。乾隆時期的青花有濃淡相間、豔而不俗的藝術效果。此樽青花釉面瑩潤,發色鮮豔典雅,繪畫流暢細膩,紋飾層次分明,筆法有用青料重筆點染之技法。造型端莊,紋飾增至幾分立體感,青花濃豔又不失遺韻,頗為珍貴。

清乾隆瓷胎洋彩黄地纏枝蓮托八寶紋花觚一對

H:37.5cm×2

HKD:4,,-7,,

RMB:3,,-6,,

JPY:61,,-,,

來歷:①平野古陶軒舊藏②伊勢彥信递藏

出版:《イセコレクション世界を魅了した中國陶磁》出川哲朗,ソフィ マカリウ(法國國立吉美東洋美術館館長)監修,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編輯,イセ文化財團出版,年9月,第頁82號。

出展:[イセコレクション世界を魅了した中國陶磁]國際巡迴企劃展,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年6月-12月。

此觚敞口、長頸、球形腹,覆鍾式承座,呈對出現,為傳統五供之二。整體以黃彩為地,上以各色琺瑯彩繪纏枝番蓮紋,其上托法輪、法螺、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雙魚、盤腸結,上、下相排列互相呼應,紋樣繁複,色彩絢爛,並以描金技法自上而下的將紋樣區分界限,使整體紋樣更富于恭致而嚴謹的內廷樣式,並在兩段主體紋樣之間,于口、頸、腹、足等處分別繪如意雲頭紋、蕉葉紋、仰蓮紋及回紋等圖案,主次分明有序,色彩華美绮麗。腹部外側金彩邊框內以礬紅書寫“大清乾隆年製”六字橫款,篆法規整,結構嚴謹。整體造型纖長秀雅,胎制細潔缜密。外壁以洋彩爲飾,在器物的之上施以多層次紋樣,並將多種裝飾手法融彙于一體,其彩釉之豐富,品類之繁複,技藝之高超,堪為乾隆禦製洋彩器物之典範。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semeia.com/wmjz/58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