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为华语乐坛埋下的彩蛋,我们现在

年夏天,辛西娅挺失望的。

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同居了,这意味着她与列侬的婚姻也到了崩溃的边缘。

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

她想了好久,还是决定带上5岁的儿子朱利安离开。

搬家那天,保罗·麦卡特尼注意到小朱利安站在门口很是悲伤。

他担心小朋友会受到父母离异的影响,便写了首歌鼓励他勇敢面对现实。

这首歌正是红了52年,只要前奏响起便引得万人合唱的披头士乐队经典作品《HeyJude》。

同年,约翰列侬与小野洋子发行了共同创作的唱片《TwoVirgins》,封面照就是那张大名鼎鼎的两人正面裸照。

在大洋彼岸,10岁的迈克尔·杰克逊跟哥哥们组成的“杰克逊五兄弟”组合参加了摩城唱片的海选,签约后发了第一张专辑《BigBoy》。

杰克逊五兄弟

年轻人的热血反叛因子激发了摇滚乐的诞生,倡导爱与和平的“嬉皮士文化”让那个短暂而灿烂的夏天充满了自由的气息。

,似乎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这让人眼花缭乱的乐坛里,有几个孩子出生了。

可当时谁也没想到,他们长大后竟然会对华语乐坛有如此大的影响。

他是音乐圈最引人注目的“民谣”

年想要了解资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买张电影票。

那时候,每次放电影之前都会播放最新几期的《新闻简报》,将一些重大事件传达给老百姓。

看看当时留下的珍贵影像,一下就有内味了。

那年冬天在北京西城的一个筒子楼里,王阳诞生了。

王阳家里条件不错,母亲是中央广播交响乐团团长,父亲是中国航空航天总工程师,兴许就是最早买到电视机的那一拨人。

他小时候特喜欢读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所以身上总有一股浓郁的文青气质。

要想知道这个“王阳”后来是怎么成了“老狼”的,还得从七八十年代的乐坛背景讲起。

年6月6日,台北中山堂的“现代民谣创作演唱会”上,台湾大学生杨弦将余光中的诗作创作成曲,拉开了“现代民歌运动”的序幕。

两年后,齐豫拿下第一届校园民谣赛冠军,首支单曲《乡间小路》收录于《民谣风(第一辑)》中,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喜爱。

年,罗大佑为张艾嘉制作专辑《童年》传唱至今,成了最重要的校园歌曲之一。

然后,罗大佑发表自己的首张创作专辑《之乎者也》,利用摇滚乐的形式对当年的“校园民歌”进行了一次革命。

《恋曲》《光阴的故事》均被收录其中,与同时段侯德健的《龙的传人》,叶佳修的《外婆的澎湖湾》等作品一起,让校园民谣逐渐成型并达到顶峰。

年,齐秦退伍后发行首张创作专辑《狼的专辑》。

这里面有一首歌叫《狼》,跟着“民谣之风”一起刮到了大陆。

此时已经读大学的王阳特喜欢齐秦,老是抱着个吉他翻唱他的《狼》,同学们干脆就给他取了个绰号叫“老狼”。

后来,这个老狼经人介绍认识了高晓松。

那会儿“青铜器乐队”正在找主唱,老狼随便唱了首马兆骏的《我要的不多》,立马就入伙了。

他们接了好些地下摇滚音乐节的活儿,说是与崔健、唐朝乐队、黑豹乐队同台演出,可在这些大前辈面前,他们顶多就是暖个场。

等到了毕业季,乐队也就跟着散了。

然后,老狼就一直在中关村的一家工业自动化设计公司做工程师,直到年大地唱片准备发行合辑《校园民谣I》。

在堆成山的小样作品中,黄小茂一下就选中了《同桌的你》。

他们找到创作者高晓松,他只开了一个条件,那就是他的歌必须要让老狼来唱。

专辑就这样成了,还收录了老狼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沈庆的《青春》、郁东的《离开》等经典作品。

黄小茂最开始只是希望能“送给年轻或曾经年轻的你一份青春的纪念”,没想到专辑一炮而红,并促成了内地的民谣之风。

老狼也跟着火得一塌糊涂。

他凭借《同桌的你》参加了年的春晚,并获得“观众评选最喜爱节目金奖”。

年春晚老狼唱《同桌的你》

然后,老狼推出个人专辑《恋恋风尘》以及合作专辑《青春无悔》,参与了“校园民谣”最后的辉煌,也看着它逐渐被“城市民谣”盖过光芒。

专辑《恋恋风尘》

千禧年后,老狼签约华纳也未能在音乐上有更多的改变。

曾经的“校园民谣”大旗有一半被朴树、许巍和水木年华接下,另一半基本上停在了岁月里,不再有声响。

只是每每想起,都狠狠戳中人心。

今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音乐创作越来越“平民化”,“民谣”与“流行音乐”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

但毫无疑问,在马頔、陈粒、程璧等一批新生代民谣音乐人的努力下,“民谣”的受众在不断扩大,“民谣”的创作者在不断增加,“民谣”的影响力更是不容小觑。

只是无论前路多么绚烂,总还是会不经意间想起老狼和那些年的“校园民谣”。

有些人啊,就是无法被取代的。

他是中国摇滚躲不开的“话题”

当年的华语乐坛真的是“神仙打架”。

年,《校园民谣I》打出了名气,“摇滚”那边也没闲着,跟老狼同龄的张楚在香港红磡开了场演唱会。

张楚红磡演唱会现场《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彼时摇滚乐坛刚刚失去了黄家驹,急需新鲜的血液。

同场演出的还有“魔岩三杰”的窦唯、何勇,以及中国第一支重金属乐队,唐朝乐队。

那年的12月17日跟盛夏一样燥。

据说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演唱会中,红馆的椅子被砸掉了三分之一。

隔天香港的各大媒体头版头条都是这场名为“摇滚乐势力”的演唱会,它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摇滚黄金时代的旗帜。

其实张楚在这之前就挺火的。

年他就组了个“毒刺乐队”,带着那首著名的《姐姐》,加入了由“魔岩文化”打造的中国第一张摇滚乐合辑《中国火I》。

专辑《中国火I》

策划人张培仁见这股摇滚的风吹得挺强劲,便决定签下张楚、窦唯与何勇三位创作型歌手,准备跟着崔健走上中国摇滚的“新长征路”。

在那之前,张楚就是一个被李宗盛勾了魂的北漂理工男,为了谋生在歌厅做DJ兼歌手。

他从没想过自己也能成为一代旗帜性人物。

红磡演唱会张楚是带了两张专辑《一颗不肯媚俗的心》和《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去的,后者显然更有名气,成了他的代表作。

专辑《一颗不肯媚俗的心》

孤独的人

他们想象鲜花一样美丽

一朵骄傲的心

风中飞舞跌落人们脚下

可耻的人

他们反对生命反对无聊

为了美丽

在风中在人们眼中变得枯萎

他玩儿世人眼中另类的摇滚,却也是摇滚中的另类。

与崔健的强势、黑豹的肆意和唐朝的长发飘飘不同,张楚就剪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坐在高脚凳上安静地唱他的现代诗。

难得的是,他到今天也还是一个模样。

据说那场红磡演唱会之后,有某奢侈品牌想请张楚代言,他担心自己被时尚广告的金钱所吞噬而远离大众,便直接拒绝了。

次年,唐朝乐队的贝斯手张炬在骑摩托车的时候不幸车祸身亡,让整个摇滚圈都陷入悲伤之中。

没有了“粘合剂”的唐朝乐队很快陷入瘫痪,窦唯跟王菲谈上恋爱,何勇在96年颁奖礼上说错话被骂得不轻。

与此同时,魔岩唱片面临版税经营危机,滚石退出内地市场。

祸从来都不单行。

年,张楚推出专辑《造飞机的工厂》,音乐比之前更有实验性,吉他和鼓的音色既新潮又富有画面感,颇有“超现实主义的荒诞感”。

专辑《造飞机的工厂》

在当时的大背景下,专辑反响不大也算是意料中的事,毕竟巅峰后难免会趋于平静。

跟着“中国火”品牌又发了两张摇滚合辑之后,张楚有些心灰意冷。

他感觉自己在发展越来越快、地铁越来越挤的大城市格格不入。

又或许,是大城市跟他格格不入。

总之在千禧年后,张楚毅然离开北京,返回老家西安,租住在旅游局的职工宿舍里,将自己淡出了歌坛。

看来在新时代,不论是“校园民谣”还是“摇滚”,都不好混。

就在张楚暂别北京的时间里,第一届迷笛音乐节悄悄开始,连续赔了7年钱才终于成了现代音乐最响亮的品牌之一,被称为“中国的伍德斯托克”。

流行音乐走进新的高光时刻,陶喆、周杰伦、林俊杰、蔡依林、王力宏等人吸引了大批粉丝。

再加上韩国那边的H.O.T.、神话,日本那边的w-inds、EXILE,摇滚似乎只能暂时沉寂。

然后人们再看到张楚,就是在年宁夏的贺兰山音乐节上。

张楚在年宁夏的贺兰山音乐节现场

那天他状态不佳,但话说得很明白。

“我就希望大家以后举的不是旗帜,而是钓鱼竿。旗帜作为一个精神共鸣的仪式,终究得解开。你得去面对现实问题,找到更从容活着的方法。”

他想了几年是想通了,“人总得从那口气里出去”,逼自己跟日子较劲没啥意思。

可是同台的何勇却说:“我们是魔岩三病人,张楚死了,我疯了,窦唯成仙了。”

俩人用不一样的态度生活着。

何勇又是服药又是住精神病院,前几年还因为半夜捅人被警方逮捕关在看守所。

何勇

张楚对世界的接纳程度却肉眼可见地提高着。

他会看最新的乐队综艺,会参加《十三邀》跟媒体交流想法,还会在现身迷笛音乐节20年的庆典上,再唱《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张楚迷笛音乐节现场

有空的时候,张楚甚至会跑到印度、尼泊尔拍照片回来开个摄影展,或者花一段时间跟着纪录片剧组,重走一边东晋高僧法显的求法之路,藏在恒河水里感受岁月光阴。

有人问他,会怀念90年代吗?

张楚碎碎念了将近三百字,却始终没直面回答这个问题。

怀念不怀念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今的摇滚挺好的,老友也挺好的,“孤独的人”和“可耻的人”更是都在这个网络世界找到了自己的圈子。

其实日子怎么过,是自己选的就好。

反正谁也回不去了。

他是仗剑走天涯的“隐士”

跟同龄人老狼、张楚比,许巍就坎坷得多了。

他生在年的盛夏,16岁就开始学习吉他,22岁便放弃了报送第四军医大的机会,非要玩儿摇滚。

这个决定估计和那年崔健到西安巡演,唱了《一无所有》有很大关系。

年,许巍把西安最优秀的乐手都喊来,组了个“飞乐队”,他自己担任主唱和节奏吉他,并且负责词曲的创作。

几个少年没工作也没什么钱,租了个房子纯靠棉被隔音,夏天被闷得汗流浃背,冬天冻得手抖裂。

饿得不行才跑到面馆,要一碗面、五碗汤,整个“水饱”已经很不错了。

年,就在老狼录《同桌的你》,张楚在香港红磡“炸场子”的时候,许巍跟他的乐队实在飞不动,不得不解散。

许巍挺难过的,他知道追梦不会太顺利,可还是没想到自己真的会败给现实。

但这不怪他。

虽然他是毛姆笔下的查尔斯,“满地都是六便士,却抬头看见了月亮”,但大部分人还是只想捡起那六便士回家吃完热汤面就满足了。

这回他只有自己拼了。

乐队解散的同年,许巍带着两首歌的小样,直奔北京。

那会儿的音乐圈不大,大伙儿都听说来了个特牛的歌手,便纷纷挤到红星生产社的录音棚外头听。

这两首歌都相当优秀。

一首《执着》卖给了田震,大火;一首《两天》跟崔健一起被文学专家选入了《中国当代诗歌文选》,着实精彩。

我只有两天

我从没有把握

一天用来出生

一天用来死亡

许巍一开口,把窦唯他们吓了一跳,他们都听出来这哥们儿是真的厉害。

红星的老板陈健添也挺看好许巍的,赶紧签了他,给他一间6平米的宿舍,却拖了三年才发第一张专辑《在别处》。

专辑《在别处》

这张专辑很牛,制作人是张亚东,录音师是金少刚,李延亮弹吉他、赵牧阳打鼓,简直就是现在想都不敢想的“全明星阵容”,可并没激起什么水花。

那年许巍29岁了。

眼看而立之年就在前头,自己却还是没钱没名,最惨的时候竟然要卖掉吉他付房租,搁谁谁都得郁闷。

千禧年,许巍在红星生产社做了最后一次尝试,发了专辑《那一年》,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卖了15万。

专辑《那一年》

虽然它被认为是“中国摇滚史上至今最好听的一张唱片”,但总得来说还只是摇滚圈的“圈地自萌”,在外面反响平平。

那之后,许巍便告别了红星,头也不回地返回西安。

他每天也不见人,就自己待着,或者目光呆滞地坐在马路边不知道想什么,安眠药更是走到哪儿带到哪儿,甚至跟父母交代过自己的后事。

是开始读了佛经后,他才调整了作息,每天坚持锻炼,抽空还去会与朝圣者一起爬爬山。

那年冬天,许巍去爬峨眉山的时候遇到大雪,逆风而行脸被吹得生疼,但到了山顶竟然云开日出、豁然开朗。

同行的人冲他微笑。

他当时就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回到家,他便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蓝莲花》,被收录在百代帮他发的第三张专辑《时光·漫步》中,里面《礼物》《时光》《完美生活》等也都成了经典。

后来专辑《每一刻都是崭新的》问世,出了首任谁听了都会动容的《曾经的你》。

专辑《每一刻都是崭新的》

许巍火得一塌糊涂。

他被评为“最佳摇滚歌手”,北京音乐台甚至将8月5日命名为“许巍音乐日”。

在新时代的“流行音乐”浪潮里,许巍不仅没被市场淹没,反而终于站稳了脚跟。

然而看着聚光灯下突然扑过来的名与利,许巍却摆摆手叫他们不要太夸张:

“好多人把我抬得太高了,把我神话了。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罢了。”

年,许巍剪掉长发,淡出了大众视野,却出现在了花儿乐队的告别演唱会上。

台上大张伟、王文博和郭阳穿得花里胡哨地唱着《什么都不必说》,哭成小傻子一般。

台下的许巍坐在李健旁边,温柔地看着三个男孩,满眼都是鼓励。

花儿乐队告别演唱会《什么都不必说》现场

在“花儿”因抄袭被整个音乐圈“排挤”的那几年,是许巍曾在公开场合为他们发声,希望人们对“花儿”宽容一点。

“抄袭固然不对,但花儿还小,对他们应该宽容些,毕竟谁都难免犯错误。好孩子应该是鼓励出来的。”

如幻大千惊鸿一瞥

一曲终了悲欣交集

夕阳之间天外之天

梅花清幽独立春寒

有人说许巍变了。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的少年,却不再“呐喊”、也不再“争执”,丢了摇滚精神,说要“行尽天涯、静默山水间”了。

这些评价,许巍根本没放在心上。

他只是低调地将刻有“许巍xuwei”的砖头,镶在了被称为“世界摇滚乐迷朝圣地”的利物浦洞窟酒吧的名人墙上。

在这个披头士乐队的成名之地,再唱《曾经的你》。

他是不是“曾经的他”早就不重要了。

就像张楚是不是“死了”,老狼是不是在大时代里“独善其身”也没什么好纠结的。

音乐原本就是不需要注脚的存在。

Andanytimeyoufeelthepain,

heyJude,refrain,

Dontcarrytheworlduponyourshoulders.

命运最爱巧合。

这首歌就好像是披头士早早准备好的“出生礼物”。

告诉着他们,没关系,总有一天你会找到与世界和解的办法的。

原来,年为华语乐坛埋下的彩蛋,我们到现在才懂。

我爱你中国我爱中国我爱共产党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当师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始终。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晏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译文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弟”通“悌”,尊敬友爱。人生急当首务者,莫大于孝悌,故人事亲事长,必要尽其孝悌。孝悌乃一件大事。其次一等,多见天下之事,以广其所知,多闻古今之理,以广其所学。知十百千万之数为某数,识古今圣贤之事为某文也。中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春、夏、秋、冬叫做四季。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东、南、西、北,做“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太阳行走的轨迹叫做黄道,大地所在的平面位于中间,这个平面叫做赤道。根据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不知道地球是球体,所说的赤道应该就指的是所生活的平面。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气温逐渐变低。中国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中国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作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葆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粱,这些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高兴叫做喜,生气叫做怒,伤心叫做哀,害怕叫做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做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五行中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在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辨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中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黏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中国古代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自己本身,自己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曾孙和玄孙。从高祖父到玄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今社会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中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假如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有关孔子言论的一部书。《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值得去朗诵。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辨。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这些是解释《春秋》的书。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称颂。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汤朝征讨夏朝,定国号为商,过了六百多年,直到纣的灭亡。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战国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渐强大,把其他诸侯国都灭掉了,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汉高祖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汉朝的帝位传了两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时,就被王莽篡夺了。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天下大乱,刘秀推翻更始帝,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东汉延续四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后来魏灭了蜀国和吴国,但被司马炎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晋朝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继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国都建在金陵。北朝则指的是元魏。元魏后来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篡了位,建立了北周;东魏被高洋篡了位,建立了北齐。杨坚重新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朝,历史上称为隋文帝。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无道,隋朝很快就灭亡了。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最后隋朝灭亡,他战胜了各路的反隋义军,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唐朝的统治近三百年,总共传了二十位皇帝。到唐昭宣帝被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从此灭亡。为和南北朝时期的梁相区别,历史上称为后梁。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时期,历史上称作五代,这五个朝代的更替都有着一定的原因。赵匡胤接受了后周“禅让”的帝位,建立宋朝。宋朝相传了十八个皇帝之后,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结果又成了南北混战的局面。北方的辽人、金人和蒙古人都建立了国家,自称皇帝,最后蒙古人灭了金朝和宋朝,建立了元朝,重又统一了中国。元朝的疆域很广大,所统治的领土,超过了以前的每一个朝代。然而它只维持了短短九十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义,最后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建立大明,年号洪武,定都在金陵。到明成祖即位后,把国都由金陵迁到北方的燕京。明朝共传了十六个皇帝,直到崇祯皇帝为止,明朝就灭亡了。明朝末年,宦官专权,天下大乱,老百姓纷纷起义,以闯王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攻破北京,迫使崇祯皇帝自杀,明朝最后灭亡。清军入关后,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局面,使得老百姓可以重新安定地生活。顺治皇帝以后,分别是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四位皇帝,在此期间,天下太平,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国家也比较强盛。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发生了变乱,英军挑起鸦片战争。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法国神父被杀为由组成联军,直攻北京。同治、光绪皇帝以后,清朝的国势已经破败不堪,当传到第九代宣统皇帝时,就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废除了帝制,建立了宪法,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以上所叙述的是从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国的古今历史,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了解各朝各代的治乱兴衰,领悟到许多有益的东西。中国的历史书虽然纷繁、复杂,但在读的时候应该有次序:先读《史记》,然后读《汉书》。第三读《后汉书》,第四读《三国志》,读的同时,还要参照经书,参考《资治通鉴》,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治乱兴衰了。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像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的圣贤,尚不忘勤学。宋朝时赵中令——赵普,他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东汉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家境贫苦,却能在艰苦条件下继续求学。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老泉,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像苏老泉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宋朝有个梁灏,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梁灏这么大年纪,尚能获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惊异,钦佩他的好学不倦。而我们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立定志向,努力用功就一定前途无量。北齐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吟诗,后来当了秘书监著作郎。另外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时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他们两个人的聪明和才智,在当时很受人们的赞赏和称奇,我们正值求学的开始,应该效法他们,努力用功读书。在古代有许多出色的女能人。象东汉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辨琴声好坏,晋朝的才女谢道韫则能出口成诗。像这样的两个女孩子,一个懂音乐,一个会做诗,天资如此聪慧;身为一个男子汉,更要时时警惕,充实自己才对。唐玄宗时,有一个名叫刘晏的小孩子,才只有七岁,就被推举为神童,并且做了负责刊正文字的官。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刘晏虽然年纪这么小,但却已经做官来,担当国家给他的重任,要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只要勤奋好学,也可以和刘晏一样名扬后世。狗在夜间会替人看守家门,鸡在每天早晨天亮时报晓,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迷迷糊糊过日子,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蚕吐丝以供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要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上替国家效力,下为人民谋福利。如果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就会得到赞扬,自己的父母也可以得到荣耀,给祖先增添了光彩,也给下代留下了好的榜样。有的人遗留给子孙后代的是金银钱财,但应该教孩子精于读书学习,长大后做个有所作为的人。反复讲了许多道理,只是告诉孩子们,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更多文章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semeia.com/wmxj/5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