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华书局的日常指擿若干条21

怎么治疗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三月六日条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中华书局附图对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之解或未臻善,我在此处稍作补充。

火树,红花开满之树木,多指灯火。晋傅玄《庭燎诗》:「枝灯若火树,庭燎继天光。」晋傅玄《元日朝会赋》:「前三朝之夜中,庭燎晃以舒光,华灯若乎火树,炽百枝之煌煌。」梁萧子云《玄圃园讲赋》:「于是清宫广癖,宿设宵张,华灯熠曜,火树散芒,敛闪六尺,笼丛九光。」

银花,释语,谓双树之花,佛之光华。梁简文帝《弥陁佛像铭》:「玉莲水开,银花树落。惟圣降神,拯彼沈漠。」隋王劭《舍利感应记别录》:「魏州表云:所送舍利,数度放光,复有诸病人,或患眼盲或患五内,发顾礼拜,病皆得愈。至四月八日,欲下舍利,午时天忽有一片五色云,香馥非常,须臾之间,即降金花。至九日旦,复下银花,遍满城池。其花大者如榆荚,小者似火精,人人皆得,函盛奉献。」合,汇聚也。火树银花合,盖指灯华放射,奇光缭绕之状,是写神光下照之祥瑞。语出释人之赞语。星桥,唐洛阳星津桥。正西神都苑,苑东洛河北岸有上阳宫。桥正北太微城、紫微城。明月逐人来铁锁,天津桥原有铁索连结。星桥铁锁开,此处当指大桥各处开放行人,使得洛阳南北游人走动各处,应合下句金吾弛禁之说,或禁内亦开苑出游。

暗尘,风尘。此处指皇帝微行出游。《旧唐书》中宗本纪第七:「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因幸中书令萧至忠之第。是夜,放宫女数千人看灯,因此多有亡逸者。丁卯夜,又微行看灯。」

随马,由着马行走。《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暗尘随马去,指代轻车熟路,信步而去。明月逐人来,明月跟随人潮而动。化用梁萧纲《九日赋韵诗》:「檐芝逐月启,帷风依夜清。」游伎:街中乐伎。秾李,华美李花。《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游伎皆秾李,指街中乐者若桃李一样美艳。行歌,一路行一路歌。晋嵇康《代秋胡歌诗其五》:「被发行歌,和气四塞。」晋陶潜《桃花源记并诗》:「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落梅,汉乐府《梅花落》。行歌尽落梅,是指乐者一路走一路歌,唱的是古人之调。金吾,唐金吾卫,护卫禁内外戒备。金吾不禁夜,唐韦述《西都杂记》:「西都京城街衢,有执金吾晓夜传呼,以禁止夜行,惟正月十五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谓夕夜放。」玉漏,古代计时器具。玉漏莫相催,指期望时间推迟一些。苏味道这首诗,写的是正月十五日夜,洛阳观灯盛场。其中写皇帝微服出游,以及今内开放天津桥,使得洛阳南北游人如织,写出了皇帝与民同乐之情。这首诗的诗干,要理解唐代禁内出游也属寻常,武后神龙后,曾放宫女出宫赏灯,可知十五之夜,洛阳观灯,乃是内外皆属欢乐,中宗曾微服出宫外观灯,便是一例。是以,这首诗写的就是与民同乐,下照祥瑞之意。注意,这首诗历史以来没有人对火树银花作充分的解释,我如今解作释语祥瑞,正合武则天此时供佛之愿。

三月七日条

张祜《上元怀古》:「倚云宫阙已平芜,东望连天到海隅。文物六朝兴废地,江山万里帝王都。只闻丞相夷三族,不见扁舟泛五湖。遥想永嘉南过日,洛阳风景尽归吴。」

中华书局附图对张祜《上元怀古》之解失当,编辑肯定是以为张祜这首诗是上元节所作,所以在今年正月十五翌日发出这首诗,实际这是错误的理解。张祜《上元怀古》写的并不是上元节怀古,而是于上元怀古,上元是唐代地名。出现如此错误,更是让人怀疑编辑的能力。

上元,在汉为秣陵,在吴称建业,有隋为江宁县,唐上元二年改名为上元,属润州。《旧唐书》志二十地理三「上元」:「楚金陵邑,秦为秣陵。吴名建业,宋为建康。晋分秣陵置临江县,晋武改为江宁,武德三年,于县置扬州,仍置东南道行台,改江宁为归化。……上元二年,复为上元县,还润州。」倚云,旁倚云雾,形容极高处。楚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汉刘歆《甘泉宫赋》:「冠高山而为居,乘昆仑而为宫。案轩辕之旧处,居北辰之闳中。背共工之幽都,向炎帝之祝融。封峦为之东序,缘石阙之天梯。」《汉武帝故事》曰:「上起明光宫,发燕赵美女二千人充之,建章未央长乐三宫,皆辇道相属,悬栋飞阁,不由径路。」梁简文帝《新城安乐宫诗》:「遥看云雾中,刻桷映丹虹。珠帘通晓日,金花拂夜风。欲知弦管处,来过安乐宫。」宫阙,天子所居宫殿。《穆天子传》曰:「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帝之宫。」《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还见宫阙壮甚,怒。」《释名》曰:阙,阙也,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也。平芜,长满杂草之地。梁江淹《四时赋》:「平芜际海,千里飞鸟。」倚云宫阙已平芜,是说从前的宫殿如今长满杂草。东望连天到海隅,眼望东天极远之地。梁江淹《四时赋》:「至于冬阴北边,永夜不晓。平芜际海,千里飞鸟。」文物,礼乐典章。《左传·桓公二年》:「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齐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文物共葳蕤,声明且葱茜。」六朝,三国吴、东晋和南北朝宋、齐、梁、陈,建都于建康,史称六朝。兴废,兴盛和衰废。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表微盛衰,殷鉴兴废。」文物六朝兴废地,朝代更替变化,兴盛与衰落都在此处。江山万里,国土疆域极广。《三国志·卷六五·吴书·王蕃传》:「割据江山,拓土万里。」帝王都,帝王之都城。这里指建康。江山万里帝王都,说这里曾是疆域辽阔的都城。

丞相夷三族,《史记·李斯列传》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李斯为秦丞相。秦始皇死后,与赵高立胡亥为帝,后被赵高诬陷谋反,李斯被腰斩于咸阳,且夷三族。只闻丞相夷三族,是指只是听闻治国的丞相没有好的结局。

扁舟泛五湖,指范蠡归隐五湖。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乃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不见扁舟泛五湖,是指却不曾知道有哪一个人能够功成身退,纵游五湖。永嘉南过,指永嘉五年,刘曜陷洛阳,中原衣冠南渡江南,避乱江左。遥想永嘉南过日,是指遥想永嘉五年,中原衣冠之族弃洛阳而入江南。归吴,晋愍帝建兴五年,元帝司马睿于金陵即位,改元建武,为东晋之始。洛阳风景尽归吴,是指洛阳的富庶繁华,以及大量的才能之士,均归了建康。张祜《上元怀古》,是一首建康怀古诗,并非是上元节怀古,中华书局附图之解可见有误,这是解题的重点。张祜以建康城的旧事,比兴古往今来之才能之士,在国家变革之时,起到的一些重要作用。体现出王朝兴衰,人才皆受其影响,有的人得以从中平天下,有的人则是受到权力之害。可以说是说尽了兴盛与衰落之间的忧虑,也说明了这种心情的由来,大概是怀才不遇,又受到别人之诋毁、排挤,更是无处排忧,才有此言。兴废之事,大抵是说怀才渴望仕进,又无处可得。

三月九日条

辛弃疾《贺新郎·听琵琶》:「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撚,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中华书局附图对辛弃疾《贺新郎·听琵琶》词之解或未臻善,我在此稍作补充。

凤尾,逻逤檀木制琵琶尾槽作双凤之形。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妃子琵琶逻逤檀,寺人白季贞使蜀还献。其木温润如玉,光耀可鉴,有金缕红纹,蹙成双凤。」

龙香拨,龙香柏木制琵琶拨片。唐郑嵎《津阳门诗》:「玉奴琵琶龙香拨,倚歌促酒声娇悲。」《唐诗纪事》卷六十二引唐郑嵎《津阳门诗》注:「上皇善吹笛,常宝一紫玉管。贵妃妙弹琵琶,其乐器闻于人间者,有逻逤檀为槽,龙香柏为拨者。」宋苏轼《宋叔达家听琵琶诗》:「数絃已品龙香拨,半面犹遮凤尾槽。」注:「杨贵妃琵琶以逻逤檀为槽,龙香板为拨。郑愚〈津阳门诗〉:『玉奴琵琶龙香拨』」又注:「白乐天〈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杨妃传〉:『寺人白季登使还,进木润如玉,光耀可鉴,有金缕红纹,蹙成双凤。』」

自开元、霓裳曲罢,白居易《新乐府·法曲歌》注:「霓裳羽衣曲,起于开元,盛于天宝也。」《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宋乐史《杨太真外传》:「〈霓裳羽衣曲〉者,是玄宗登三乡驿,望女儿山所作也。故刘禹锡有诗云:「伏睹玄宗皇帝〈望女儿山诗〉,小臣斐然有感:开元天子万事足,惟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驿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几番风月,自是说唐玄宗与杨太真诸事,事见宋乐史《杨太真外传》。浔阳江头客,白居易《琵琶行》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诗云:「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画舸亭亭,宋张耒《绝句》:「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待行人酒半酣。」一说唐郑仲贤作。

记出塞、黄云堆雪。谓王昭君出塞事。晋石崇《王明君辞序》:「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宋欧阳修《明妃曲和王介甫作》:「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昭阳,汉昭阳宫。孤鸿,晋成公绥《啸赋》:「奏胡马之长思,向寒风乎北朔,又似鸿雁之将雏,群鸣号乎沙漠。」唐杜牧《秋梦》:「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絃解语,唐段安节《乐府杂录》琵琶:「贞元中有王芬、曹保保,其子善才、其孙曹纲,皆袭所艺。次有裴兴奴,与纲同时。曹纲善运拨若风雨,而不事扣弦。兴奴长于拢撚。不拨稍软。时人谓:『曹纲有右手,兴奴有左手。』武宗初,朱崖李太尉有乐吏廉郊者,师于曹纲,尽纲之能。纲尝谓侪流曰:『教授人亦多矣,未曾有此性灵弟子也。郊尝宿平泉别墅,值风清月朗,携琵琶于池上弹蕤宾调,忽闻芰荷间有物跳跃之声,必谓是鱼。及弹别调,即无所闻。复弹旧调,依旧有声。遂加意朗弹,忽有一物锵然跃出池岸之上,视之,乃一片方响,盖蕤宾铁也。以指拨精妙,律吕相应也。』」辽阳驿使,事未详,疑指宋辽之盟、宋金之会。月隐按,安禄山唐营州柳城人,唐灭时营州属辽,或谓此也。天宝三年,安禄山代裴宽任范阳节度使,范阳,宋时幽州,亦辽也。故辽阳,或范阳也。邓广铭笺云:「辽阳驿使不详」。音尘绝,唐李白《忆秦娥》:「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琐窗,有连琐图案之窗棂。宋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诗:「蛾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窗。」轻拢慢撚,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泪珠盈睫,唐戎昱《苦哉行五首其三》:「登楼望天衢,目极泪盈睫。」推手、却手,琵琶指法。《释名》:「琵琶本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却曰琶,故以为名。」欧阳修《明妃曲》:「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梁州哀彻,梁州,梁州曲也。唐元稹《连昌宫词》:「逡巡大遍梁州彻,色色龟兹轟陆续。」贺老定场,唐琵琶乐师贺怀智。唐段安节《乐府杂录》琵琶:「开元中有贺怀智,其乐器以石为槽,鹍鸡筋作弦,用铁拨弹之。」唐元稹《连昌宫词》:「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

沉香亭,唐玄宗时,禁中观赏亭。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开元天宝〉〈花木记〉云:禁中呼木芍药为牡丹也。得数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白,妃以步辇从。诏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之。」辛弃疾此词,借赋琵琶,怀家国之事。以安禄山之叛,代说宋辽之盟,宋金之会,直指忧虑之边事,昔日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不能解释关于「辽阳驿使」之意,我今考之,应指安禄山范阳兵叛唐之事,乃安史之乱之祸。故此,可见此词,写的是忧国,并不是写琵琶事,词中化用了白居易、元稹、欧阳修、苏轼等诗文,深见辞笔,可知尽在委曲之中。此词又属辛词中属事之词,如今可尽解也。

余下指擿见下一篇。

月隐寒霜

谢谢您的赞助与支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semeia.com/wmxj/70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